胡(五分) 母姜 杏仁(各一钱) 石膏(二钱)
水煎服。
\x生姜泻肠汤\x 治大肠实热,腹胀不通,口舌生疮。
生姜 橘皮 竹茹(各五分) 生地黄(钱半) 白术 茯苓 黄芩 栀子(各一钱)
朴硝(二钱) 桂心(五分)
水二盏,枣一枚,煎八分服。
\x泻黄散\x 治脾火。
山栀(一两) 藿香(七钱) 石膏(五钱) 防风(四钱) 甘草(三钱)
上为末,蜜酒拌,略炒服。
\x泻热汤\x 治脾火,面黄目赤,季胁痛满。
半夏 母姜(各一钱) 白术 枳实(炒) 茯苓 栀子(各七分) 杏仁 细辛 芒硝
生地黄 淡竹叶(各八分)
水煎加姜服。
\x石膏丸\x 泻胃火并食积痰火。
石膏( )
上为细末,醋糊丸,绿豆大,清米饮送下。
(东垣)\x滋肾丸\x 降肾火
黄柏(二两、酒拌,阴干) 知母(同上) 肉桂(一钱,去粗皮)
上二味,气味俱阴,故能补肾以泻下焦之火。桂与火邪同体,故以寒因热用。
凡诸病在下焦,皆不渴也。
上为细末,熟水为丸,百沸汤温下。
\x大补丸\x 治阴火,补肾水。
黄柏(盐酒炒褐色)
为细末,粥丸。血虚,四物汤送下;气虚,四君子汤下。
\x补阴丸\x 治消渴,骨热,补肾水,真阴不足。
\x六味地黄丸\x 治肾虚,憔悴盗汗,发热,五脏齐损瘦弱,虚烦,骨蒸,下血。(二方并见
虚损门。)
(河间)\x凉膈散\x 泻三焦、六经诸火。加黄连名清心汤。
大黄 朴硝 甘草(各一钱) 连翘(钱半) 栀子 黄芩 薄荷(各五分)
上水盏半,煎入蜜一匙,和匀服。
\x三补丸\x 泻三焦火,加大黄,去黄连,名三黄丸。
黄芩 黄柏 黄连
为末,滴水丸服。
(东垣)\x升阳散火汤\x 治男妇四肢、筋骨、肌表俱热如火,扪之烙手。此因血虚或胃虚,
食冷物,郁遏阳气于脾土之中,火郁即发之。
升麻 葛根 独活 羌活 芍药 人参(各六分) 炙甘草(一分) 柴胡(三分) 防风(三分)
生甘草(二分)
水盏半,姜三片,煎热服。忌生冷。
\x泻阴火升阳汤\x 治肌肤烦热,面赤,食少,喘咳痰盛,上关脉缓弱,或弦,或浮而数。
羌活 炙甘草 黄 苍术(各一分) 升麻(八分) 柴胡(钱半) 人参 黄芩(各七分)
黄连(酒炒五分) 石膏(五分)
上水煎服。
\x黄连解毒汤\x 治一切火热毒,狂躁烦心,口燥舌干,热势之甚者,及吐下后,热不解,
而脉洪,喘急,郑声,目赤,睛痛。
黄连 黄柏 黄芩 栀子(各等分)
上咀,每服五钱,水二盏煎八分,温服。
\x栀子仁汤\x 治发热,潮热,狂躁,面赤,咽痛。
栀子 赤芍药 大青 知母(各一钱) 升麻 柴胡 黄芩 石膏 杏仁 甘草(各二钱)
豆豉(百粒)
上水煎温服。
(《宣明》)\x防风通圣散\x 治表里俱热,壅滞躁闷。(方见风门)
\x防风当归饮子\x 治烦渴发热,虚烦,火证。
柴胡 人参 黄芩 甘草(各一两) 滑石(三两) 大黄 当归 芍药 防风(各五钱)
上咀,每服一两,水二盏,姜三片,煎一盏,通口服。如有痰嗽,加半夏;若泻,减大黄。
\x滋阴降火汤\x 养血降火之圣药也。
当归 地黄(凉血用生,补血用热) 天门冬(去心) 白芍药(薄荷汤炒) 白术(各一钱)
麦门冬(去心) 炙甘草(各三钱) 知母 黄柏(蜜炙) 远志(去心) 陈皮(洗)
川芎(各六分)
上咀,姜三片,水煎服。气血虚加人参、黄 ;嗽加五味、阿胶;痰加栝蒌、贝母;
吐血加丹皮、藕节;骨蒸热加地骨皮。
(《直指》)\x黄芩汤\x 治心肺蕴热,口疮咽痛,膈闷,小便淋浊不利。
泽泻 栀子仁 黄芩 麦门冬(去心) 木通 生地黄 黄连 甘草(各等分)
上每服一两,水二盏,姜三片,煎一盏,食前温服。
\x桂苓甘露饮\x(方见霍乱门) 治胃受湿热,头痛,身热,烦渴,吐泻,口干。
\x紫雪\x 治内外烦热不解,口中生疮,狂易叫走,解诸热毒、药毒、邪热,小儿惊痫百病。
黄金(百两) 寒水石 磁石 石膏 滑石(各三斤) 以上五味,用水一石,煮至四斗,
去渣,入下项药∶
炙甘草(半分) 羚羊角(屑) 犀角(屑) 青木香 沉香(各五钱) 丁香(一两)
升麻 玄参(并锉细末,各一斤) 以上再煮至一斗五升,入下项药∶
硝石(四升,芒硝亦得,每升得七两七钱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