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加温针,发热甚,数下之
则淋甚。( 即暑也。)
太阳中热者, 是也。其人汗出,身热而 。白虎加人参汤主之。(《活人书》谓∶
自汗,恶寒,身热而渴,面垢,手足冷,脉微弱无力者,中 也。宜人参白虎汤。)
太阳中 者,身热疼重而脉微弱。此亦夏月伤冷水,水行皮中所致也。一物瓜蒂散
主之。



<目录>卷之十六\暑证门

<篇名>治法

属性:丹溪云∶夏火大热,损伤肺金,壮火食气,病暑者,多是不足之证。所以用清暑益
气汤、人参白虎汤、孙真人生脉散之类。足可以审前圣立方之旨矣。



<目录>卷之十六\暑证门

<篇名>治法

属性:丹溪有夏月伏阴在内之论。谓人与天地同一橐龠,天地之气升亦升,降亦降,浮亦
浮,沉亦沉。子月一阳生,寅月三阳生,此气之升也,人之气亦生也。巳月六阳生,阳尽
出于地上矣,此气之浮也。人之腹属地气,于此时亦浮于肌表,散于皮毛,腹中之阳亦虚
矣。故夏至后,六阳外泄,伏阴在内,此阴字有虚之义。若作虚冷者,其误甚矣。前人
治暑用大顺散、桂苓丸等剂,盖因凉亭、水阁、水泉、瓜果之伤,故不曰病热而曰病暑,
不用辛热,病何由安?非为伏阴在内而用之也,火令之时,流金烁石,何阴冷之有?世人
不察,妄谓伏阴,而
用温热,为世通弊。若谓夏月伏阴在内,宜服温热剂,则冬月阳在内,宜服寒凉。然则孟子
冬日饮汤、夏日饮水,亦不足信欤?



<目录>卷之十六\暑证门

<篇名>药方

属性:(东垣)\x清暑益气汤\x 治夏月暑热蒸人,人感之四肢倦怠,胸满气促,肢节疼,或气高
而喘,身热而顿,心下痞胀,小便黄数,大便溏泻;或痢或渴,不思饮食,自汗体重。
人参 黄 升麻 苍术(一钱) 白术 神曲(各五分) 陈皮 炙甘草 黄柏
麦门冬 当归 干葛 五味子 泽泻 青皮(各二分)
上水煎服。(《内经》)阳气者,卫外而为固也,炅则气泄。今暑邪伤卫,故身热自汗,
以黄 ,人参,甘草补中益气,为君∶陈皮,归身甘辛微温,养胃气,和血脉,为臣;苍术,
白术、泽泻渗利除湿;升麻、葛根苦平,善解肌热,又以风胜湿也。湿盛,则食不消而作痞满,故炒
曲甘辛,青皮辛温,消食快气;肾恶燥,急食辛以润之,故以黄柏苦辛寒偕甘味泻热补水。
虚者,资其化源,以五味子,麦门冬酸甘微寒救天暑之伤,庚金为佐也。此病皆因饮食失
节,劳倦所伤,损其脾胃,乘暑天而作也。汗大泄者,津脱也。加五味子十粒、炒柏五分,
知母三分。湿热乘肝肾则痿弱无力,加酒 知母,大泻秘涩血中伏火也。加当归身、生地
黄、桃仁、麻仁各一钱以润之。)
(《 方》)\x十味香薷饮\x 治伏暑。身体倦怠,神昏头重,吐利。
香薷(二钱) 人参 黄 白术 茯苓 白扁豆(炒去壳) 陈皮 浓朴(姜炒。
各一钱) 木瓜 炙甘草(各五分)
上水二盏煎八分,不拘时温服。
(《局方》)\x人参白虎汤\x 治脉虚暑热,发渴。
人参(钱半) 知母(二钱) 石膏(五钱) 甘草(一钱)
上水二盏,粳米一合,同煎。
(《东垣》)\x人参益气汤\x 治暑热伤气,四肢倦怠,嗜卧,手指麻木。
人参(一钱二分) 黄 (二钱) 白芍药(七分) 甘草(一钱) 五味子(三十粒)
柴胡(六分) 升麻(五分)
上水煎服。
\x生脉散\x 治暑脉微而渴汗。
人参 麦门冬 五味子(各等分)
上水煎服。
\x竹叶石膏汤\x 治暑热烦躁。
石膏(一两) 半夏(二钱) 人参 麦门冬(各二钱) 甘草(二钱) 竹叶(二
十个,揉碎)
上姜三片,水煎服。



<目录>卷之十六\暑证门

<篇名>药方

属性:(《局方》)\x香薷饮\x 治一切暑热腹痛,或霍乱吐利,烦心等证。
香薷(一斤) 浓朴(制) 白扁豆(炒。各半斤)
每服五钱,水盏半煎八分,不拘时温服。
\x黄连香薷饮\x
黄连(四两) 香薷(一斤) 浓朴(半斤)
每服四钱,如前服。
\x香连丸\x(方见痢疾门)治暑热泄泻,腹痛后重。
\x白虎汤\x 治暑渴。
石膏(五钱) 知母(二钱) 甘草(二钱) 粳米(二钱)
上作一服,水煎。加人参,名人参白虎汤。
\x五物香薷饮\x驱暑和中。
香薷(二钱) 浓朴(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