痰热之证。惟根本既亏。而五志乘之。劳役乘之。痰热乘之。而
卒然仆倒。遂莫之支尔。斯时也。逐其痰。痰愈炽。降其气。气愈逆。惟牙关紧
闭者。暂用稀涎散开之。究无当于实际。立斋用三生饮投人参一两。驱驾
其邪而补助真气。真斩关夺门之将也。河间立地黄饮子。治舌喑不言。足
痿不行。专固其本。已顶门下一针矣。余每临斯症。细求其故。未有不从心
肾不交而得。盖心不下交于肾。则用归脾汤养育心神为主。而以八味丸
为佐。肾不上交于心。则用地黄饮子补益真阴为主。而以独参汤为佐。又
必令病患却七情。绝帏幕。轻者可复。重者可延。继以岁月。鲜不安痊。若以
风药痰药间之。舍本求末。安望其能生哉。
按中风肥人多见之。而瘦者间有。然肥人多气虚。气虚则生痰。苟根本
不实。犹树之扶疏而中空。则易于倒仆矣。治之须大进参术。佐以痰药。
后补其肾可也。瘦人多血虚。血虚则有火。苟忧愁太过。犹树之枝枯而
叶萎。则无以滋养矣。治之须培益真阴。佐以开郁。后补其气可也。盖脾
肺肾肝。既有阴阳气血之殊。自应分酌而治。矧心为神机开发之本。胃
是谷气充大之标。苟心思不遂。则饮食少用。而无以益其血脉。胃气不
充。则五脏少资。而无以灌其百骸。则是心与胃。又所宜讲求者也。噫。中
风一症。大率膏粱者多出于逸乐。则宜固其肾肝。盖肾主闭藏而肝主
疏泄也。藜藿者每见于萦愁。则宜助其心脾。盖心主忧而脾主思虑也。
此孰非医者之权衡。所当潜心而体会哉。不然一遇此症。不求其因。识
浅技穷。辄进牛黄丸。几曾见有用之而得生者。不大可悟也夫
一中风五绝之症。如口开眼合。手撒遗尿。声如 睡者不治。治之无益。
一中风 僻瘫痪。分左右之道路。而大补气血。佐以舒筋豁痰。十补勿一泻之。
一中风痱痿不用。宜八味十补还少等丹丸选用。佐以补中六君归脾等
汤调之。慎勿误治。以夭人命。
一中气中寒中暑中食。分别以治。不可误认作中风一例而看。
稀涎散
江子仁(六粒每粒分作两半) 牙皂(三钱细切) 明矾(一两)
先将矾熔开。入二味搅匀。待矾枯为末。每用三分。
三生饮
生南星(一两) 生川乌(半两去皮) 生附子(半两去皮) 木香(二钱)
每用共一两。加人参一两。水煎。
地黄饮子
怀熟地 巴戟(去心) 山茱萸(去核) 肉苁蓉(酒净) 附子(制) 石菖蒲
五味子(杵) 茯苓 麦门冬(去心) 远志肉(去心甘草汤净) 石斛(盐水焙) 紫肉桂
各等分。每服五钱。入薄荷少许。姜枣水煎。



<目录>卷之二\杂症

<篇名>虚损论

属性:虚损之症。越人言之详矣。然有骤而损者。有渐而损者。骤而损者。如大劳
大病脱气脱血之诊。其势疾暴可畏。然苟察阴阳偏胜而调之。往往易于
见功。此无他。形体虽坏。而脏真未竭也。渐而损者。如劳役所伤阴虚火动
之候。其始若不经意。其继犹或强持。日积月累。渐至于深入而不可救。此
无他。脏真先亏。而形体徐坏也。夫然。则虚损之要。莫有过于阴阳。而治之
者。有五失焉。方其始也。阳虚则恶寒。阴虚则发热。医者见其寒。辄思解之。
见其热。辄思清之一失也。其继也。阳虚宜补阳。而反滋阴。阴虚宜滋阴。而
反补阳。则阴阳愈乖。二失也。且阳虚有火。则甘温之中。不宜燥热。阳虚无
火。则甘温之中。不宜凉润。阴虚有火。则壮水之中。勿杂燥味。阴虚无火。则
益火之中。切禁苦寒。治者不守大法。三失也。又有阳先病。而温之大过。阴
后病者。阴先病而凉之太过。阳后病者。治者不知变计。四失也。况阳虚则
阴无所统。病在阴而仍宜治其阳。阴虚则阳无所附。病在阳。而仍宜治其
阴。治者不窥原本。五失也。此其间缓急进退之法。非可执一。宜深思而熟
计之。不致变生而易辙。斯善尔。故治损之法。惟越人为最精。其曰损其肺
者益其气。即劳役所伤。而用补中益气之类也。损其心者。调其荣卫。即思
虑过度。而用济生归脾之类也。损其脾者。调其饮食。适其寒温。即饮食失
节。而用四君六君人参理中之类也。损其肝者。缓其中。即七情怫郁。而用
加味逍遥之类也。损其肾者益其精。即真阴失守。而用六味八味之类也。
矧肾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五脏盛。乃能泻脾运水谷之精而日生之。
以灌于脏腑可见先天之精。早已易竭。后天之精。生之实难而不知节者
又妄用而不恤。于是精不能生气。气不能生神。而骨痿色悴。劳瘵之形成
矣。虽有扁仓。能不却走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