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曰。不用此药。则无救矣。
急延吾友唐子松声验之何如。比至诊之。谓余曰。此八味汤加五味子
候也。其言若合符节。遂取而进服之。果舌有微津。连剂焦枯顿释。又加
人参。调理而安。后不守禁。半载后。犯房戒。用他药以殒。
一徽商年二十八。病后不谨发热。彼家以过啖浓味故复。医者投小柴胡
汤三剂。体倦。腰胯痛。不能转侧。余诊之。脉微弱。曰此女劳复也。以七味
汤加五味杜仲。连进二剂。即能转侧。又数剂。兼人参而痊。
六味地黄汤
怀熟地(三钱) 山茱萸(一钱五分去核) 茯苓(一钱) 淮山药(一钱五分炒)
牡丹皮(一钱) 泽泻(一钱)
水煎。
八味地黄汤(即前方) 加熟附肉桂(各五分) 去附子名七味汤



<目录>卷之一\伤寒

<篇名>内伤论

属性:内伤一门。东垣先生辨之详矣。或劳役无节。或饥饱失时。或思虑过度。皆
足伤其中气而发热焉。此与伤寒亦绝不相干。而治之者辄借口而妄治。
真大可叹矣。诊其脉。不辨其气口弦大无力也。察其症。头疼。不辨其时作
时止也。恶寒不辨其得就温暖即解也。发热。不辨其四肢乏力无气以动
也。不食。不辨其口淡无味也。恶风。不辨其惟恶些小贼风也。喘急。不辨其
气耗而乏也。不寐。不辨其心血不足也。神昏。不辨其神气浮越也。及用药。
又乌信东垣补中益气汤。可止头疼。可除寒热。可进饮食。可定喘促。乌信
济生归脾汤。可益心神。可调荣血。身虽大热。而投之辄应。其神妙有如是
乎。彼犹且扬扬骄人曰。此太阳症也。此阳明少阳症也。汗之不愈。表未解
也。下之不愈。里未清也。直至败坏。而医者病者。终不觉悟。尚忍言哉。尚忍
言哉。但东垣补中益气汤。其加减法最详。独兼外感者。则慎用黄 兼停
滞者。则渐进参术。惟在用之得宜耳。
按内伤症。必自汗。必体倦。必唇口淡白。必饮食无味。必脉大无力。纵使
发热。即与补中。倘兼风食。则先与解散。而后补之。若骤补。则邪反炽而
难为疗矣。此又不可不慎也。
补中益气汤
人参 黄 (蜜炙) 白术(土炒各一钱五分) 甘草(炙五分) 当归(一钱)
陈皮(五分) 柴胡 升麻(各三分)
加姜枣水煎。空心午前服。
归脾汤
人参 白术(土炒) 白茯神 黄 (蜜炙) 枣仁(炒研各二钱)
远志肉(甘草汤泡净焙) 当归(各一钱) 木香 甘草(炙各五分) 龙眼肉(二钱)
加姜枣水煎服



<目录>卷之一\伤寒

<篇名>表症论

属性:伤寒之用表药。固其常也。而余独鳃鳃慎之。何欤。盖药性有刚柔。人质有
浓薄。喜用之则昌。不喜用之则危。匪细故也。即以麻黄论。味轻而浮。长于
驱寒者也。而失之太热。羌活独活。利关节为最胜也。而失之过燥。如太阴
之苍术。阳明之白芷。厥阴之川芎吴茱萸。少阴之细辛。太阳之 本。气味
辛烈。亦复如是。故仲景立麻黄汤。润以杏仁。和以甘草。果足敌麻黄桂枝
之辛热乎。易老九味羌活汤。汇诸燥味。以黄芩生地监之。寡不胜众。又岂
制方之善者乎。余独不然。漫立一方以平易易之。紫苏味之辛温者也。足
以去寒。防风荆芥。味之辛散者也。足以去风。柴胡性升。能除表热。葛根性
润。长于解肌。广皮辛苦。能散能降。甘桔味甘。合以生姜。辛甘发散。如是而
寒有不除。风有不解者乎。如是而有耗其津液。损其真阴。亡其元阳者乎。
若果脉紧无汗。则加麻黄羌活。脉细湿胜。则用苍术独活。如吴茱细辛白
芷本之属。倘或对症。暂投则可。否则感冒轻者。禀质薄者。及病后。劳后。
产后。酒色后。即恶寒发热。岂可一概不审。而漫执古方以恣浪投者邪。即
予所定之方。亦未必中肯綮也。
紫苏饮
紫苏(一钱五分) 防风 荆芥 柴胡 葛根 广皮 桔梗(各一钱) 甘草(炙三分) 山楂(一钱五分)
加生姜三片水煎。头痛。加川芎五分。夹食。加浓朴一钱姜制。枳壳一钱麸炒。如咳嗽。去柴胡。加前胡一钱。
按此方虽平易。虚者犹不能当。慎勿泛用多用。得汗即止。



<目录>卷之一\伤寒

<篇名>里症论

属性:伤寒传里。发热口干。胸满。烦躁。甚则谵语揭衣。皆里实也。攻之无疑。又何
慎焉。不知攻里之法。宜缓不宜速。宜平不宜峻。宜专不宜杂。宜升不宜降。
宜润不宜燥。何以言之。饮食入胃。消之者脾。腐之者中焦易易者。唯一为
所阻。而藉药以化之。则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