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危,亦轻没后,治宜详审。若下药得喷嚏,肺气得解而通也。将出未出之时,必先外感,
而今得通故也,其毒虽重可救。正出而得此症,其毒尽解,又何后患?又有衄血者,因
内热狂盛,邪血沸腾,血从火化,是以从肺而上溢于鼻,名曰衄血。将出未出之时,而
忽有衄,是毒从衄解,不必服药。至于久衄不可,若出透与没后有此症者,宜于清肺药
中佐以凉血之味,使火退而衄止。如并口中有血者,服凉剂不止,惟用发散,使毒得出,
而衄自止矣。又有名为鼻扇者,是肺气将绝也。喘满喉鸣,多属于痰,因火毒内结而亢
甚,若喉中无痰喘,精神如故,还可挽救,急用润肺消痰清热为主,否则难治。



<目录>

<篇名>论发搐

属性:疹之发搐,不比寻常。若喉中发痰,非真搐也,当分先后。若见于发热初出之候不
妨,治宜疏托,引加清凉。若见于正出已没之时难治。总要清上焦之热,兼利小便而已。



<目录>

<篇名>总附咳嗽诸方论

属性:凡疹回后,有咳嗽者,是火气旺燥,肺金受克故也。治宜清金降火汤,用黄芩、黄
连、山栀、石膏、花粉、贝母、陈皮、桑皮、杏仁、苏子、甘草、麦冬、栝蒌仁。如不应,
外加葶苈、枳壳。若声不出,以清金降火汤作主,再加葶苈。倘有烦躁腹胀,泻痢不止,
声哑唇青紫黑者,宜用黄连解毒汤,药用黄芩、黄连、枳壳、归尾、红花、赤芍、生甘
草、大黄。或用甘桔汤,甘草、桔梗、力子、玄参、连翘、知母、杏仁、干姜。若痰中带
血,喘促闷乱,用凉膈散,黄芩、山栀、薄
荷、连翘、生甘草、大黄。



<目录>

<篇名>总附渴症诸方论

属性:凡疹渴有二者,虚实是也。看其舌苔起,唇红色,有如丹,二便闭,此内热所致,内
外皆实,治宜清凉疏理之药,生地、黄芩、花粉、牛蒡、连翘、荆芥、葛根、桔梗、石膏、
黄连,加灯草。若唇口淡红,舌上无苔,二便清调,此是内虚,宜清金益肺汤,沙参、麦
冬、生地、丹参,绿豆汤或芝麻茶炒米汤。如气喘腹胀,是为败症,切不可饮冷水,致生蓄水之患。



<目录>

<篇名>总附鼻涕鼻衄诸方论

属性:凡疹无涕者,此因火旺铄金,治宜清金肺润汤,药用知母、黄芩、生地、花粉、连
翘、蒌仁。一疹有鼻衄者,皆肺金郁热火冲之故,当以葛根、生地、山栀、薄荷、丹皮、
茅根、犀角、羚羊角、黄芩。出齐之后而有此症,当用犀角地黄汤,加茵陈、木通,使
火下行而愈。犀角地黄汤,生地、犀角、丹皮、白芍加茵陈、木通。



<目录>

<篇名>发水泡论

属性:疹有发水泡者,此因火毒太甚,迫于肌肤而不能透表,故发水泡,此症多于见点之
时,亦有于未见点之时,皆为不治,故不立法。



<目录>

<篇名>论气促

属性:疹之有气促者,由肺不清而致,当分先后。若见于正出未出之时,宜疏托。若见于
已出正没之时,宜降火清痰之药。



<目录>

<篇名>眼闭论(总附白珠赤珠)

属性:疹有眼闭者,常于没后见之,皆因脾火旺盛,致目肿而闭,但宜清上焦之药,兼以
利水,使热退而眼自开矣。又有白珠者,又有赤红者,俱属肺气,宜清肺火,兼以风药佐之。



<目录>

<篇名>啮牙论

属性:疹有啮牙者,是阳陷于阴,热火相搏,故啮牙耳。其口必多渴,手足俱热,喜食冷物,
治宜滋阴降火,不可食辛辣之物。若误食之,后必下血,痰响而死。



<目录>

<篇名>论吐沫

属性:吐沫之症,亦由胃火亢盛而致,宜清胃降火为主治。



<目录>

<篇名>论蛔

属性:疹前吐蛔者,毒火上冲,胃难安养,蛔从上出。若初出发热之时不妨,待热退身凉,
自然不吐,亦宜清胃,用生地、当归、丹皮、连翘、石膏、升麻,庶无他症。如已出回时
而有此症,用使君子、黄芩、川连、花粉、胡连、川椒为主。如蛔死者,毒火猖獗,胃气
将绝,死期立至。有泻蛔者,不必过治,清解自愈。如泻死蛔者亦重。



<目录>

<篇名>论呕吐

属性:疹有呕吐者,毒火冲胃,未经发泄,不必过治。若出齐回后有此症,宜用清凉解毒之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