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名>衄血

属性:应汗不汗。内有瘀血。故鼻衄。治用活人书犀角地黄汤主之。
芍药(三钱) 生地黄(半两) 犀角(一两。如无。以升麻代之)
牡丹皮(一两)
上锉。每服五钱。水一盏半。煎至八分。有热狂。加黄芩二两。



<目录>补遗\下利或下脓血

<篇名>吐蛔

属性:藏寒蛔上入膈。吐蛔。此胃寒乃胃虚寒。非实寒也。治用仲景理中丸。
人参 干姜 甘草(炙) 白术(各三两)
上四味细末。蜜丸。每服一两作四丸。以沸汤研一丸温服。日三四服。夜二服。
\x【仲景乌梅丸】\x
乌梅(三百个) 细辛 附子(炮) 官桂
人参 黄柏(各六两) 当归 蜀椒(各四两。炒出汗)
干姜(十两) 黄连(十六两)
上用苦酒浸乌梅一宿。去核。蒸捣成泥。余药为细末。和匀。入熟蜜。杵二千下。丸如桐子大
。米汤送下十丸。日三服。稍加至二十丸。



<目录>补遗\下利或下脓血

<篇名>烦满囊缩

属性:此厥阴经证。其筋脉循阴器。络舌本。厥阴经受病。其筋脉劲急。故舌卷囊缩者难治。治用当
归四逆汤。(方见前。与吴茱萸生姜汤同为一方)吴茱萸生姜汤。(可加当归四逆。名曰当归四
逆。加吴茱萸生姜汤)
吴茱萸(二两) 生姜(半斤切) 人参
上用水煎。不拘时服。
\x【代灸涂脐膏】\x
附子 马兰子 蛇床子 木香
肉桂 吴茱萸(各等分)
上六味细末。用面一匙。药一匙。或各半匙。生姜汁和煨成膏。摊纸上。圆三寸许。贴脐下关
元、气海。自晓至晚。其火力可代灸百壮。脐痛亦可贴之。



<目录>补遗\下利或下脓血

<篇名>头大

属性:(此邪热客心肺。上攻头目为肿盛。俗云大头天行病)
头面肿盛。目不能关。上喘。咽喉不利。舌干口燥。治用试效方普济消毒饮子。
黄芩 黄连(各半两) 人参(三钱) 橘红
玄参 生甘草 柴胡 桔梗(各二钱)
黍粘子 马勃 板蓝根(各一钱) 僵蚕(炒)
升麻(各五分) 连翘(一钱)
上十四味细末。半以汤调。时时服之。半用蜜丸。口噙化之。或加防风、薄荷、川芎、当归身
。咀。或大便硬。加酒煨大黄一钱或二钱以利之。如肿势盛大。宜针刺之。



<目录>补遗\下利或下脓血

<篇名>瘥后劳复

属性:(此是病瘥已好。或因饮食或因动作而再病者。曰劳复)
瘥后又头重目眩。治用小柴胡汤。(方见前)
瘥后又自热无汗。神气不清爽。治用小柴胡汤。(方见前)
瘥后又身热无汗。心下大烦。骨节疼痛。目眩。恶寒。食则呕。用三因橘皮汤。
橘皮(一两半) 甘草(炙。半两) 人参(二钱半) 竹茹(半两)
上锉。每服五钱。水一盏半。生姜三片。枣子一枚。煎七分。食前服。
瘥后面肿。或腰以下肿。治用索矩三和汤。
橘皮 浓朴 槟榔 白术(各三两)
甘草(炙) 紫苏(各二两。去粗梗) 木通 海金沙(各一两)
上锉。每服五钱。水一盏。生姜三片。煎至八分。温服。
如鼻上有汗出。必气血和而自愈。
大病瘥后。虚烦不得眠。此胆寒也。治用三因温胆汤。
半夏 枳实 竹茹(各二两) 橘皮(三两)
甘草(一两) 白茯苓(一两)
上六味锉。每服酌量多少。水一盏半。生姜五片。枣一枚。煎七分。去渣。食前。温服。



<目录>补遗\下利或下脓血

<篇名>阴阳易

属性:(伤寒新愈。因行房得病。男如此曰阳易。女如此曰阴易。如阴阳易病。见舌吐出者必
死)
男子阳易病。头重不欲举。眼中生花。腰踝内连腹痛。身重少气。阴肿入里。腹内绞痛。治用
烧散。通脉四逆汤、当归四逆汤。
\x【仲景烧 散】\x
取其妇人 裆近隐处者。烧灰细研。服方寸匕。日三服小便即利。阴头微肿则愈。如妇人病。
则烧男子 裆。
\x【仲景通脉四逆汤】\x
甘草(炙。二两) 干姜(三两。炮) 附子(大者一枚。炮。去皮。破八片)
上锉。每服酌量多少。水煎。去渣。调服烧 散。
\x【仲景当归四逆汤】\x
当归 桂枝 芍药 细辛(各三两)
甘草(炙) 通草(各二两) 枣子(二十五枚)
上锉。每服酌量多少。水煮。去渣。调服烧 散。
妇人阴易病。热气上冲胸。手足拘急。搐搦如中风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