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见血丝血点,此乃热伤肺络。肺少血,虽少亦出,恐致肺枯难治。又肺病久及肾,
肾与冲脉并经出入,血从肾冲咳出者,其血必多,(肾虽血少,合冲则多,须知。)其来喉必痒,
或有声响,或有硬气自下冲上。咯唾血者,或随气逆火炎而唾,(不用力。)或随痰而咯,
(用力,痰中有血散漫者是。)此肺肾之血也。上焦血浮,中焦血不沉不浮,下焦血沉,
以水试之可见。衄血,详血门。太阳经血,有从鼻 出者,其经从背上脑注鼻,
不衄则 出也。肠风血鲜,脏毒血黯。溲血,痛为血淋,不痛为尿血,皆与尿同出。
若不与尿同出者,乃从精窍出也。漱水不咽,小便利,大便黑,多是蓄血。蓄于上,
善忘,时鼻血。蓄于中下,心腹肿痛,如狂,谵语发黄。好酒者,阳明多蓄血。



<目录>卷之五・四诊\问证

<篇名>问昼夜轻重

属性:阳虚则畏寒而恶阴,故旦安而暮乱;(至夜则寒也。)阴虚则畏热而恶阳,故夜宁而朝
争,(昼则热也。)此正虚之候也。阳邪实者,遇阳而愈旺,故朝热而暮轻;阴邪实者,
逢阴而更强,故夜寒而昼减,此邪实之候也。阳虚而阴邪乘于阳分,则气行阳二十
五度而病发,故日寒而夜息。阴虚而阳邪陷于阴分,(此证颇多。)则气行阴二十五度而
病发,故夜热而昼凉,(观疟疾或日发或夜发可见矣。)此正虚挟邪之候也。其有昼夜俱热甚者,
为重阳无阴;昼夜俱寒甚者,为重阴无阳,昼寒夜热者,乃阴阳交错也。其有久病
虚弱,无分昼夜,作止不时者,以正气不能主持,而阴阳相乘,胜复无常也。若壮
实人初病见此,又为邪正相攻,不时扰动之故。观伤寒少阳证,往来寒热,初
无定期,可见矣。



<目录>卷之五・四诊\问证

<篇名>问证见先后

属性:先泻后痢,为脾传肾,先痢后泻,为肾传脾之类。



<目录>卷之五・四诊\问证

<篇名>问七情

属性:肝气虚则恐,实则怒,怒伤肝,以悲胜之。肝火乘心,则动而惊。心气虚则悲,
实则喜笑不休,喜伤心,以恐胜之。脾为思,思伤脾,以怒胜之。肺为忧,忧伤肺,
以喜胜之。肾为恐,恐伤肾,以思胜之。怒则气上,(又云气逆。)喜则气缓,悲则
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



<目录>卷之五・四诊\切脉

<篇名>脉之部位

属性:脉者,血气经隧合而成名者也。非血则不充,非气则不行,非经隧则散漫而不
就轨。以经隧乃脉之道路,犹水之有渠。人身无处非血,无处非气,如地无处非水,
而必注于江河,乃有其流动可见,故诊脉必于经隧也。人身血脉流行之路,大者为
经,小者为络,经如正河,络如支河,但有其外见之处,即皆可诊。
《内经》分三部九候。(出《素问・三部九候论》。)
上部天,两额之动脉,(当颔厌之分,足少阳胆经脉气所行。)以候头角之气。
上部人,耳前之动脉,(即和 之分,手少阳三焦经脉所行。)以候耳目之气。
上部地,两颊之动脉,(即地仓、大迎之分,足阳明胃经脉气所行。)以候口齿之气。
中部天,手太阴也,(即寸口,肺经脉气所行。)以候肺。
中部人,手少阴也,(即神门,心经脉气所行。)以候心。
中部地,手阳明也,(即合谷,大肠经脉气所行。)以候胸中之气。
下部天,足厥阴也,(气冲下三寸,五里之动脉,肝经脉气所行。卧而取之,女子取大冲,
在足大指本
节后二寸陷中。)以候肝。
下部人,足太阴也,(鱼腹上越筋间,箕门之动脉,沉取乃得之,脾经脉气所行也。若
候胃气者,当取
足跗上之冲阳。)以候脾胃之气。
下部地,足少阴也,(即太溪,肾经脉气所行。)以候肾。
按上部以候头,则下部以候足可知。以本脏之经脉候本脏,则亦以本腑之经脉
候本腑可知。古人多以互文见意,当善会之。再按脏腑经脉共十二,以止九候,故
遗手太阳小肠,手厥阴心包,足太阳膀胱三经,不知当诊何处。又胃经之人迎与寸
口并诊,而不列九候之中,皆不可晓,此后人之所弃而不讲也。



<目录>卷之五・四诊\切脉

<篇名>《内经》诊寸口

属性:(寸口即气口,内分寸、关、尺三部,解见下文。)
《素问・脉要精微论》曰∶尺内(即尺部)两旁,则季胁也。(季胁,小肋也。尺部所主脏腑,
其于身之两旁,则当季胁。盖肝候于关而主胁,则肾候于尺,当主季胁也。)尺外以候肾,(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