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性, 皆得留连于味也. 得二
味为佐, 庶大寒之品无伤损脾胃之虑也. 煮汤入胃, 输脾归肺, 水精
四布, 大烦大渴可除矣. 白虎为西方金神, 取以名汤, 秋金得令, 而
炎暑自解矣. 更加人参以补中益气而生津, 协和甘草, 粳米之补, 承
制石膏, 知母之寒, 泻火而土不伤, 乃操万全之术者.



<目录>卷三\桂枝人参葛根黄芩黄连二汤合论

<篇名>白虎加人参汤

属性: 治太阳中热, 汗出恶寒, 身热而渴者, ⑹且.
石膏一斤 知母六两 甘草二两 粳米六合 人参三两, 右五味, 以
水如前煮服法.
【集注】赵良曰: 汗出恶寒, 身热而不渴者, 中风也. 汗出恶寒, 身
热而渴者, 中⒁. 其证相似, 独以渴不渴为辨. 然伤寒, 中风, 皆
有背微恶寒, 与时时恶风而渴者, 亦以白虎人参汤治之. 盖为火烁肺
金,肺主气者也; 肺伤则卫气虚, 卫虚则表不足, 由是汗出身热恶寒
.『内经』曰: 心移热于肺, 传为膈消. 膈消则渴, 皆相火伤肺所致
,可知其要在救肺也. 石膏能治三焦火热, 功多于清肺, 退肺中之火
,故用为君. 知母亦就肺中泻心火, 滋水之源, 人参生津益所伤之气
而为臣. 粳米, 甘草补土以资金为佐也.



<目录>卷三\桂枝人参葛根黄芩黄连二汤合论

<篇名>猪苓汤

属性: 治阳明病, 脉浮发热, 渴欲饮水; 少阴病下痢六, 七
日,咳而呕渴, 心烦不得眠者.
猪苓 ( 去皮 )  茯苓 阿胶 滑石 泽泻各一两, 右五味, 以水四
升,先煮四味, 取二升, 去滓; 纳下阿胶, 烊消, 温服七合, 日三服
.
【集注】赵羽皇曰: 仲景制猪苓一汤, 以行阳明, 少阴二经水热. 然
其旨全在益阴, 不专利水. 盖伤寒表虚最忌亡阳, 而里热又患亡阴.
亡阴者, 亡肾中之阴与胃家之津液也. 故阴虚之人, 不但大便不可轻
动,即小水亦忌下通. 盖阴虚过于渗利, 则津液反致耗竭. 方中阿胶
质膏养阴而滋燥, 滑石性滑去热而利水, 佐以二苓之渗泻, 既疏浊热
而不留其瘀壅, 亦润真阴而不苦其枯燥, 是利水而不伤阴之善剂也.
故太阳利水用五苓者, 以太阳职司寒水, 故加桂以温之, 是暖肾以行
水也. 阳明, 少阴之用猪苓, 以二经两关津液, 特用阿胶, 滑石以润
之,是滋养无形以行有形也. 利水虽同, 寒温迥别, 惟明者知之.



<目录>卷三\桂枝人参葛根黄芩黄连二汤合论

<篇名>五苓散附茵陈五苓散

属性: 治脉浮小便不利, 热微消渴者. 发汗已,
脉浮数烦渴者. 中风发热, 六, 七日不解, 而烦, 有表里证, 渴欲饮
水,水入则吐者.
茯苓十八铢 猪苓十八铢 白术十八铢 泽泻一两 桂半两, 右五味
为散, 以白饮和服方寸匕, 日三服, 多服暖水, 汗出愈.
【注】是方也, 及太阳邪热入腑, 水气不化, 膀胱表里药也. 治水逆
,水入则吐; 一治消渴, 水入则消. 夫膀胱者, 津液之腑, 气化则能
出矣. 邪热入之, 若水盛则水壅不化而水蓄于上, 膀胱之气化不行,
致不便不利也. 若热盛则水为热耗, 而水消于上, 膀胱之津液告竭,
致小便不利也. 水入吐者, 是水盛于热也; 水入消者, 是热盛于水也
.二证皆小便不利, 故均得而主之. 然小便利者不可用, 恐重伤津液
也. 由此可知五苓散非治水热之专剂, 乃治水热小便不利之主方也.
君泽泻之咸寒, 咸走水腑, 寒胜热邪. 佐二苓之淡渗, 通调水道, 下
输膀胱, 并泻水热也. 用白术之燥湿, 健脾助土, 为之堤防以制水也
.用桂之辛温, 宣通阳气, 蒸化三焦以行水也. 泽泻得二苓下降, 利
水之功倍, 小便利而水不蓄矣. 白术须桂上升, 通阳之效捷, 气腾津
化渴自止也. 若发热表不解, 以桂易桂枝, 服后多服暖水, 令汗出愈
.是此方不止治停水小便不利之里, 而犹解停水发热之表也. 加人参
名春泽汤, 其意专在助气化以生津. 加茵陈名茵陈五苓散, 治湿热发
黄,表里不实, 小便不利者, 无不克也.



<目录>卷三\桂枝人参葛根黄芩黄连二汤合论

<篇名>桂枝汤去芍药加茯苓白术汤

属性: 治服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