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痞。白术健脾强胃,枳实善消心下痞,逐停水,散滞气。
程林曰:此证如盘而不如杯,是水饮散漫之状也。以散漫于心下如盘,不必辛热之剂
以发之,但用枳术以散之,得腹中X而水自消矣。
沈明宗曰:见心下坚大如盘,当审虚实寒热,脉之浮沉、迟数、大小为异,得执方
而误用也。
尤怡曰:言水饮所作者,所以别于气分也。气无形以辛甘散之,水有形以苦泄之。



<目录>卷三\水气病脉证并治第十五

<篇名>枳实白术汤方

属性:枳实七枚 白术二两
右二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分温三服,腹中X即当散也。
【集解】
李□曰:枳实消胀,苦以泄之也;白术去湿,苦以燥之也。后张元素治痞用枳术丸,
亦从此汤化出。但此乃水饮所作,则用汤以荡涤之;彼属食积所伤,则用丸以消磨之
。一汤一丸,各有深意,非漫无主张也。
@@@
趺阳脉当伏,今反紧,本自有寒,疝瘕,腹中痛,医反下之,下之则胸满短气。趺阳
脉当伏,今反数,本自有热,消谷,小便数,今反不利,此欲作水。
【注】
此明里有水兼寒兼热,误下之义也。里水脉伏,非谓三部脉皆当伏,乃谓趺阳胃脉当
伏也。若脉不伏反紧,其人必本自有寒也。水寒同病,则疝瘕腹中痛,医误以为里水
而下之,水去寒留,更虚其中,故胸满短气也。若脉不伏反数,其人必本自有热也。
水热同病,当消谷而小便数,不病水也,今小便反不利,此欲作水之病也。
【集注】
赵良曰:趺阳当伏者,非趺阳胃气之本脉也,为水畜于下,其气伏,故脉亦伏,脉法
曰:伏者为水。
魏荔彤曰:趺阳有水邪,则当伏,以胃阳为衣,湿阴寒所固闭,故阳明之脉不出也。
今反紧,不惟水盛于里,而且寒盛于中矣。盖其人不止有水气之邪,而更兼平日有积
寒疝瘕,腹中常常作痛,水邪中又兼寒邪也。医者不识其为阴寒,乃以为水邪可下,
虽水下沉,而寒邪上逆,故胸满短气矣。此病趺阳脉当伏,今反数,为本自有热。然
本自有热,则当消谷,小便数,大便坚,如伤寒胃实之证也。今小便反不利,则知为
欲作水,与湿热之邪无疑也。
@@@
肝水者,其腹大,不能自转侧,□下腹痛,时时津液微生,小便续通。
【注】
以上发明表里上下之水,以下发明五藏气血之水也。肝主筋,腹□是其部也,水邪干
之,外则筋缓不能自转侧,内则腹大、□痛,淋溲也。
【集注】
魏荔彤曰:肝水者,水附肝,则肝水也。肝经有水,必存两□,故腹大而□下痛。少
阳阴阳往来之道路,有邪窒碍,故不能自转侧。肝有水邪,必上冲胸咽,故时时津液
微生,及上升而下降,小便不利者又续通,此水邪随肝木往来升降之气上下为患也。
见此知肝经有水,当于肝脏治之也。
尤怡曰:肝之府在□,而气连少腹,肝之水不行,则腹大不能转侧,□下腹痛也。时
时津液微生,小便续通者,肝喜冲逆而主□泄,水液随之而上下也。
@@@
心水者,其身重而少气,不得卧,烦而躁,其人阴肿。
【按】
「其人阴肿」四字,当在肾水条内,错简在此。
【注】
心主脉,膻中是其部也。水邪干之,外则周身之脉不行,其身重也;内则少气心烦,
不得卧而躁也。
【集注】
程林曰:『内经』云:心主身之血脉。『上经』曰:水在心,心下坚筑短气,是以身
重少气也。『内经』曰:诸有水病者,不得卧。夫心属火,水在心是以不得卧而烦躁
也。
魏荔彤曰:夫水邪,亦积聚之类也。切近于其处,则伏留于是脏,即可以脏而名证。
水附于心,则心水也,心经有水,四肢百骸,皆可灌注,故身重;气为水邪所阻,故
少气,水邪逼处,神魂不安,故不得卧;神明扰乱,故躁而烦。见此知心经有水,当
于心经治之也。
@@@
脾水者,其腹大,四肢苦重,津液不生,但苦少气,则小便难。
【注】
脾主腹,四肢是其部也,水邪干之,外则四肢苦重,内则腹大少气,小便难也。
【集注】魏荔彤曰:脾水者,水附于脾,则脾水也。脾专主腹,故腹大。脾主旋运,
又主四肢,旋运不利,故四肢苦重。津液不生,气不流行,上下则阻碍不通,故上则
苦少气,下则小便难。见此知有水在脾,当于脾脏治水也。
尤怡曰:脾主腹,而气行四肢,脾受水气则腹大,四肢重。津气生于谷,谷气运于脾
,脾湿不运,则津液不生而少气,小便难者,湿不行也。
@@@
肺水者,其身肿,小便难,时时鸭溏。
【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