绞痛如刺,两胁支满不可忍。
高良姜(五钱) 浓朴(姜制) 当归(炒) 桂心(各二钱)
上 咀,以水一升,煮取四合,分二服。若一服痛止便停,不须更服。若强人分二服,劣人分三服,增损
之。
〔《本》〕治心脾痛神效。荔枝核为末,每服一钱,热醋汤调下。
〔仲〕四逆汤 真武汤 附子汤(以上三方并见伤寒。)
腹中寒气,雷鸣切痛,胸膈逆满,呕吐,\x附子粳米汤\x主之。
附子(一个,炮) 半夏(五分) 甘草(半两) 大枣(十个) 粳米(半升)
上五味,以水八升,煮米熟用汤,或去渣温服一升,日三服。
〔罗〕\x益智散\x 治伤寒阴盛,心腹痞满,呕逆泻利,手足厥逆,及一切冷气攻心,胁脐腹胀满绞痛。
川乌(炮,去皮脐,四两) 益智(去皮) 干姜(炮) 青皮(去白。各一两)
上为细末。每服三钱,水二盏,生姜三片,枣二枚劈破,同煎至八分,去渣温服,食前。
〔《本》〕又方 治胸满气噫,下部冷,脐腹 痛。
半夏(二两,制) 生姜(六两) 陈皮(四两,去白) 桂(一两) 吴茱萸(五十粒,汤洗泡)
上 咀,用水十升,煮取四升,分五服,冷再服,空心食前服。予少年时,曾患脐 腹痛,初不疑其虚,
遍服诸家药无效,遂自诊之,觉是虚症,合此药一剂,服未至半剂,顿愈。
〔海〕正阳散 回阳丹 当归四逆汤(以上三方方见伤寒。)
〔罗〕葱熨治验《内经》云∶寒气客于小肠膜原之间,络血之中,血泣而不得注于大经,血气稽留不得
行,故宿昔而成积矣。又寒气客于肠胃,厥逆上出,故痛而呕也。诸寒作痛,得炅则痛立止。真定一秀士,年
三十一,肌体本弱,左胁下有积气,不敢食冷物,觉寒则痛,或呕吐清水,眩运欲倒,目不敢开,恶人烦冗。
静卧一二日及服辛热之药则病退。延至至元甲戌秋初,因劳役及食冷物,其病大作,腹痛不止,冷汗自出,四
肢厥冷,口鼻气亦冷,面色青黄不泽,全不得卧,扶几而坐,咳嗽,咽膈不利。予与药服之,见药则吐,药不
得入,无如之何,遂以熟艾约半斤,用白纸一张铺于腹上,纸上摊艾令匀,又以憨葱数枝批作两半片,铺于熟
艾上,再用白纸一张覆之,以慢火熨斗熨之,冷则易之,觉腹中热,腹皮暖不禁,以帛三搭,多缝带系之,待
冷方解。初熨时,得暖则痛减,大暖则痛止,至夜得睡。翌日,再与对证药服之,良愈。故立此熨法,以救将
来之痛也。
〔海〕夏腹痛,肌热,恶热,脉洪疾,手太阴、足阳明主之。芍药黄芩汤治腹痛,脉洪数。(方见下滞下。)
〔丹〕妇人肚坠痛,不泄,脉不数。
陈皮 地黄 芍药(二钱) 黄芩 木通 归尾(一钱) 甘草(炙些) 桃仁(二十四个)
〔《经》〕卒患腹痛。水研山豆根汁半盏服之。
\x五灵脂汤\x 治中暑,肚腹疼不已。
五灵脂 香附(各等分)
上为末,白汤调服。
腹痛,或大便利,或用手重按痛处,不痛者为虚,治法并于寒条选用之。或无寒者,如下方。
\x芍药甘草汤\x 芍药、甘草治腹痛,稼穑作甘,甘者己也,曲直作酸,酸者甲也,甲己化土,此仲景妙方也。
芍药(二两) 甘草(一两)
上 咀。每服五钱,水煎服。海藏云∶白收而赤散也,酸以收之,甘以锾之。
〔海〕肚腹痛者,芍药甘草汤主之。
脉弦 伤气 加芍药
脉洪 伤金 加黄芩 加枣
脉缓 伤水 加桂枝 生姜
脉涩 伤血 加当归
脉迟 伤火 加干姜
〔丹〕妇人痢后,血少腹痛。
白芍药(二钱) 归身尾(一钱半) 陈皮(二钱) 川芎(五分)
调服六一散。
〔仲〕痛而秘者,\x浓朴三物汤\x主之。
浓朴(一两) 大黄(四两) 枳实(五个)
上三味,以水一斗二升,先煮二味,取五升,内大黄,煮取二升,温服一升,以利为度。
〔丹〕一男子,年十八岁,自小面带微黄,五月间腹大痛,医者与小建中汤加丁香两帖,不效。加呕吐清
汁,又与十八味丁沉透膈汤两帖,食全不进,痛无休止,卧不能起。如此五六日,又与阿魏丸百余粒,至夜发
躁不得睡,口却不渴。予脉之,左三部沉弦而数,关部尤甚;右三部沉滑而数实,痛处不可按。遂与大柴胡汤
四帖,加甘草下之,痛呕虽减,食犹未进;遂与小柴胡汤去黄芩、人参,加芍药、陈皮、黄连、生甘草二十帖
而愈。
白云许先生,始因饮食作痰成脾疼,后累因触冒风雪,腿骨作疼,众皆以脾疼、骨疼为寒,杂进黄牙 丹
等药杂治。十余年间,艾灸数万计,或似有效,及至病再作,反觉加重。至五十一岁时,又冒雪乘船而病愈加,
至坐则不能起,扶起亦不能行,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