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脉洪大,宜后方四物合解毒汤调治。(解毒汤方见发热。)
〔《本》〕治肠风泻血。
牵牛(五两) 牙皂(三两,不蛀者,捶碎)
上二味水浸三日后,除皂角不用,将酒一升煮,令干焙为末,炼蜜丸如桐子大。每服七丸,
温酒送下,空心日午夜卧各一服。或转下黄物,不妨。病可后,每日常服五丸,饭饮送下。
〔洁〕\x黄连汤\x治大便后下血,腹中不痛者,谓之湿毒下血。
黄连 当归(各五钱) 甘草(炙,二钱半)
上 咀,每服五钱,水煎。
\x芍药黄连汤\x治大便下血,腹中痛者,谓热毒下血。
芍药 黄连 当归(各半两) 大黄(一钱) 淡桂(五分) 甘草(炙,二钱)
上 咀,每服五钱,水煎。如痛甚者,调木香、槟榔末一钱服之。
〔垣〕夫肠 者,为水谷与血,另作一 ,如HT 桶涌出也。夏湿热太甚,正当客气盛,而
主气弱,故肠 之病甚也,以\x凉血地黄汤\x主之。
黄柏(去皮) 知母(炒。各一钱) 青皮(炒) 槐子(炒) 当归 熟地(各五分)
上 咀,俱作一服,水一盏,煎七分温服。如小便涩,脐下闷,或大便前后重,调木香、
槟榔细末各半钱,稍热于食前空心服。如里急后重,又不去者,当下之。如腹中动摇有水声,而
小便不调者,停饮也,诊是何脏,以去水饮药泻之。假令脉洪大,用泻火利小便之类是也。
如胃虚不能食,而大渴不止,不可用淡渗之药止之,乃胃中元气少故也,与七味白术散补之。
(方见消渴。)如发热恶热烦躁,大渴不止,肌热不欲近衣,其脉洪大,按之无力,或无目
痛鼻干者,非白虎汤症也,此血虚发躁,当以黄 一两,当归二钱, 咀。水煎服。如大便秘
塞,或里急后重,数至圊而不能便,或少有白脓,或少有血,慎勿利之,利之则必致病重,
反郁结不通,以升阳除湿防风汤升其阳,则阴气自降矣。
\x升阳除湿防风汤\x
苍术(酒浸,炒,去皮,净,四钱) 白术(一钱) 白茯苓 白芍药(各一钱) 防风(二钱)
上 咀,除苍术另作片,水一碗半,煮至二大盏,纳诸药同煎至一大盏,去渣,稍热空心食前
服。如飧泄不禁,以此药导其湿。如飧泄及泄不止,以风药升阳,苍术益胃去湿。脉实,腹胀
闭塞不通,宜从权,以苦多甘少药泄之。如得通,复以升阳汤助其阳。或不便,以升阳汤中加
泄药通之。
\x当归和血散\x治肠 下血,或湿毒下血。
槐花 青皮 荆芥 熟地 白术(各六分) 当归 升麻(各一钱) 川芎(四分)
上为末,每服二三钱,清水饮汤调,食前下。
〔《本》〕治肠风脏毒,\x槐花散\x。
槐花(炒) 柏叶(捣烂,焙) 荆芥 枳壳
上等分为末,每服二钱,米饮调,空心食前服。(《经验》治下血,槐花、荆芥等分为末,
酒调下一钱。)
〔《玄》〕大便下血者,肺与大肠受热,宜四物同解毒药,入艾煎,下三黄丸调治之。
〔丹〕治便血久久伤血,并麻风症,癣疮见面者用。
龟板(二两) 升麻 香附(各半两) 白芍药(一两半) 侧柏叶(一两) 椿皮(七钱半)
上为末粥丸,先用四物加白术、黄连、廿草、陈皮等药,作汤送下。
积热便血。苍术 陈皮(各二钱半) 黄柏 黄芩(各七钱半) 连翘(半钱) 生地膏(六两)
上为末,以地黄膏搜为丸。
脉缓大,口渴便血,月经紫色,劳挟湿热。
白术(五钱) 地黄 黄柏(炒) 白芍药(各三钱) 地榆(二钱) 黄芩(一钱) 香附(二钱)
上为末,炊饼为丸。
孙用和治肠风泻血。黄 、黄连等分为末,酒糊丸如绿豆大。每服三十丸,米饮下。
〔罗〕\x结阴丹\x治肠风下血,脏毒下血,诸大便血疾。
枳壳(麸炒) 威灵仙 黄 陈皮(去白) 椿根白皮 何首乌 荆芥穗(各半两)
上为末,酒糊丸如桐子大。每服五七十丸,陈米饮入醋少许煎过,放温送下。
〔《本》〕\x椿皮丸\x
臭椿皮(刮去粗皮焙,十四两) 苍术 枳壳(各二两)
上为末,醋糊丸如桐子大。空心食前,米饮下三四十丸。
治肠风泻血,久不止,\x玉屑丸\x。
槐根白皮(去粗皮) 苦楝根(去皮,各三两) 椿根白皮(四两,三味于九月后二月前取,
软者晒干) 天南星 半夏(各半两,并生用) 威灵仙(一
两) 寒食面(三两)
上为末,滴水丸如桐子大。每服三十丸,以水一盏,煎沸下丸子,煮令浮,以匙抄起,温
温送下不嚼,空心食前服。
顷年有人下血,几盈盆,顿尔疲萎,诸药不效。予曰∶此正肠风,令服玉屑丸,三服而愈。
〔《经》〕治脏毒下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