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目眩。前小后大,即胸满短气。一呼四至,一吸四至,病欲甚。脉洪大者,苦烦满;
沉细者,腹中痛;滑者,伤热;涩者,中雾露。一呼五至,一吸五至,其人当困。沉细夜
加,浮大昼加,不大不小,虽困可治,其有大小者,为难治。一呼六至,一吸六至,为死脉
也。沉细夜死,浮大昼死,一呼一至,一吸一至,名曰损。人虽能行,犹当着床,所以然者
,血气皆不足故也。再呼一至,再吸一至,名曰无魂,无魂者,当死也。人虽能行,名曰行
尸。上部有脉,下部无脉,其人当吐,不吐者,死。上部无脉,下部有脉,虽困无能为害也
。所以然者,譬如人之有尺,树之有根,枝叶虽枯槁,根本将自生。脉有根本,人有元气,
故知不死。(以上《十四难》)
〔仲〕寸口诸微亡阳,诸濡亡血。脉来缓时一止复来者,名曰结。脉来数时一止复来者,
名曰促。脉阳盛则促,阴盛则结,此皆病脉。
挟喉两旁人迎脉大为阳盛,两手寸口脉大为阴盛。详见针灸门刺虚实法。(《内经
》以挟喉两旁动脉为人迎,《脉经》以关前为人迎,当以《内经》为正)
〔《素》〕∶阴不胜其阳,则脉流薄疾,并乃狂。阳不胜其阴,则五脏气争,九窍不通。(
《生气通天论》)
洁∶气虚气弱者,陈皮、黄 、人参;气实气结者,青皮、浓朴、木香、沉香。血虚者
,生地黄、当归身;血实恶血积聚者,当归梢、苏木、红花。
〔海〕气血弱者,勿与枳壳,以其损气也;气血盛者,勿与丁香,以其益气也。脉弦而虚
者,勿损气,脉大而实者,勿益气;脉中有少力,浮则似止,胸中真气不及也。
人参 五味子 麦门冬 沉香 川芎 益智 白豆蔻 丁香
气虚,则生脉散;血虚,则三才丸。
\x四君子汤\x 治真气虚弱及短气脉弱。
白术 人参 黄 茯苓(等分)
上为粗末。每服五钱,水一盏,煎至七分,食远温服。
〔《千金》〕\x生脉散\x
人参 五味 麦门冬
〔(洁)〕益气丸 治语言多,损气懒语。补上益气。
麦门冬(去心) 人参(各三钱) 橘皮(去白) 桔梗 炙甘草(各半两) 五味子(二十一粒)
上为极细末。水浸油饼为丸,如鸡头大。每服一丸,细嚼,津唾咽下(油饼,和油烧饼也)。
虚损。人参黄 汤。
人参(二钱) 黄 白术 陈皮(去白,各一钱) 甘草(半钱,炙) 当归 茯苓(各一钱)
上 咀。水煎,空心热服。胃热不能食者,加姜、枣汤煎。
〔垣〕补中益气汤 治饮食劳倦所伤。(方见《虚热门》)
\x调中益气汤\x 治脉弦洪缓而沉,按之中之下,时得一涩,其证心腹满闭,肢节烦疼,难
以屈伸,身体沉重,烦心不安,忽肥忽瘦,四肢懒倦,口失滋味,腹难舒伸,大小便溺清利
而数。或上饮下泄。或大便涩滞不行,一二日一见,夏月飧泄,米谷不化。或便后见血及白
脓,胸满短气,膈咽不通。或痰嗽稠粘,口中沃沫,食入反出,耳鸣耳聋,两目焰火,视物
昏花, 肉红丝,热壅头目,不得安卧,嗜卧无力,不思饮食。
黄氏(一钱) 甘草(五分) 人参(半钱,去芦,嗽者去之) 柴胡(二分,为上气不足,胃气与脾
气下陷,能补上气,从水引火) 橘皮(二分,如腹中气不得运转者,更加一分) 升麻(二分)
苍术(五分) 木香(一分)
上锉如麻豆大。都作一服,水二盏,煎至一盏,去渣,带热服。宿食消尽服之,宁心绝
思,药必神效。盖病在四肢,血脉空虚,宜在旦服。如时显热燥,是下元阴火蒸蒸发也,加
真生地黄(二分)、黄柏(三分);如大便虚坐不得,或大便了而不了,腹常逼迫,血虚血涩也,加
当归身(三分);如身体沉重,虽小便数多,亦加茯苓(二分)、苍术(一钱)、泽泻(五分)、黄柏(三分,
时令从权祛湿也,不可常用。兼足太阴已病,其脉络于心中,故显湿热相合而生烦乱也)。
如胃气不和,加汤洗半夏(半钱),生姜三片,以制半夏之毒。有嗽者去之,缘痰厥头痛,非半
夏不能除。此足太阴脾经之邪所作也。如无以上证,只服∶
黄 (一钱) 人参(二钱) 甘草(五分) 橘皮(二分) 柴胡(二分) 升麻(二分) 苍术(五分) 黄柏(
酒洗,一分)
上件锉如麻豆大。根据前煎服。
中气不足随时加减用药法∶如食少不饥,加炒曲;如食已心下痞,别服橘皮枳术丸;如
脉弦四肢满闷,便难而心下痞,加甘草、黄连、柴胡;如腹中气上逆者,是冲脉逆也,加黄
柏(三分)、黄连(一钱五分)以泄之;如大便秘燥,心下痞,加黄连、桃仁,少加大黄、当归身;
如心下痞夯闷者,加白芍药、黄连;如心下痞腹胀,加五味子、白芍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