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往
百不失一者,何哉?其大要则以胃气为本。盖人之所以生,本乎饮食。《灵枢》云∶谷于胃
,乃传之肺,五脏六腑皆以受气。寸口属肺经,为百脉之所会,故其来也,有生气以行乎其
间,融和调畅,得中土之精英,此为有胃气。得者生,失者死,其大概也。其次,则推天运
之顺逆。人气与天气相应,如春气属木,脉宜弦;夏气属火,脉宜洪之类。反是则与天气不
应。又其次,则审脏气之生克,如脾病畏弦,木克土也;肺病畏洪,火克金也。反是则与脏
气无害。又其次,则辨病脉之从违。病之与脉各有宜与不宜。如脱血之后,脉宜静细,而反
洪大,则气亦外脱矣;寒热之证,脉宜洪数,而反细弱,则真元将陷矣。至于真脏之脉,乃
因胃气已绝,不营五脏。所以何脏有病,则何脏之脉独现。凡此皆《内经》、《难经》等书
言之明白详尽,学人苟潜心观玩,洞然易晓,此其可决者也。至云∶诊脉即可以知何病。又
云∶人之死生,无不能先知,则又非也。盖脉之变迁无定,或有卒中之邪,未即通于经络,
而脉一时未变者;或病轻而不能现于脉者。或有沉痼之疾,久而与气血相并,一时难辨其轻
重者;或有根据经传变,流动无常,不可执一时之脉,而定其是非者。况病之名有万,而脉之
象不过数十种,且一病而数十种之脉,无不可见,何能诊脉而即知其何病?此皆推测偶中,
以此欺人也。若夫真脏之脉,临死而终不现者,则何以决之?是必以望闻问三者合而参观之
,亦百不失一矣。故以脉为可凭,而脉亦有时不足凭。以脉为不可凭,而又凿凿乎其可凭。
总在医者熟通经学,更深思自得,则无所不验矣!若世俗无稽之说,皆不足听也。



<目录>卷上\脉

<篇名>症脉轻重论

属性:人之患病,不外七情六淫,其轻重死生之别,医者何由知之?皆必问其症,切其脉,而
后知
之。然症脉各有不同,有现症极明,而脉中不见者;有脉中甚明,而症中不见者。其中有宜
从症者,有宜从脉者,必有一定之故。审之既真,则病情不能逃,否则不为症所误,必为脉
所误矣。故宜从症者,虽脉极顺而症危,亦断其必死;宜从脉者,虽症极险而脉和,亦决其
必生。如脱血之人,形如死状,危在顷刻,而六脉有根,则不死。此宜从脉不从症也。如痰
厥之人,六脉或促或绝,痰降则愈,此宜从症不从脉也。阴虚咳嗽,饮食起居如常,而六脉
细数,久则必死。此宜从脉不宜从症也。噎膈反胃,脉如常人,久则胃绝而脉骤变,百无一
生。此又宜从症不从脉也。如此之类甚多,不可枚举。总之脉与症分观之,则吉凶两不可凭
。合观之,则某症忌某脉,某脉忌某症,其吉凶乃可定矣。又如肺病忌脉数,肺属金,数为
火,火刑金也。余可类推,皆不外五行生克之理。今人不按其症,而徒讲乎脉,则讲之愈密
,失之愈远。若脉之全体,则《内经》诸书详言之矣。



<目录>卷上\脉

<篇名>脉症与病相反论

属性:症者,病之发现者也。病热则症热,病寒则症寒,此一定之理。然症竟有与病相反者,
最易
误治,此不可不知者也。如冒寒之病,反身热而恶热;伤暑之病,反身寒而恶寒;本伤食也
,而反易饥能食本伤饮也,而反大渴口干。此等之病,尤当细考,一或有误,而从症用药,
即死生判矣。此其中盖有故焉。或一时病势未定,如伤寒本当发热,其归尚未发热,将来必
至于发热,此先后之不同也。或内外异情,如外虽寒而内仍热是也。或有名无实,如欲食好
饮,及至少进即止,饮食之后,又不易化是也。或有别症相杂,误认此症为彼症是也。或此
人旧有他病,新病方发,旧病亦现是也。至于脉之相反,亦各不同。或其人本体之脉,与常
人不同。或轻病未现于脉。或痰气阻塞,营气不利,脉象乖其所之。或一时为邪所闭,脉似
危险,气通即复。或其人本有他症,仍其旧症之脉。凡此之类,非一端所能尽,总宜潜心体
认,审其真实,然后不为脉症所惑。否则徒执一端之见,用药愈真而愈误矣。然苟非辨症极
精,脉理素明,鲜有不惑者也!



<目录>卷上\病

<篇名>中风论

属性:今之患中风偏痹等病者,百无一愈,十死其九。非其症俱不治,皆医者误之也。凡古圣
定病
之名,必指其实。各曰中风,则其病属风可知。既为风病,则主病之方,必以治风为本。故
仲景侯氏黑散、风引汤、防己地黄汤,及唐人大小续命等方,皆多用风药,而因症增减。盖
以风入经络,则内风与外风相煽,以致痰火一时壅塞,惟宜先驱其风,继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