则以苦梗发之。
初下痢腹痛者,用温药姜、桂之属,切不可骤用参、术。纵气虚胃虚,皆不可用。
后重者,积与气坠下之故,兼升兼消,尤当和气,木香槟榔丸、保和丸之类。
身热挟外感者,不恶寒,用小柴胡去人参;发热恶寒,身首俱痛,此为表证,宜微汗和解,加苍术、川芎、陈皮、
芍药、甘草、生姜,煎服。(愚每以上二方并治痢之挟外感者,亦多获奇效也。)
发热不止者属阴虚,用寒凉药必兼温药、升药。
大孔痛(肛门痛也),因热流于下也,木香、槟榔、芩、连,加炒干姜。
仲景法治,大孔痛,一曰温之,一曰清之。若久病身冷自汗脉沉小,宜温之。暴病身热脉洪大,宜清之。
下血者宜凉血活血,当归、黄芩、桃仁之类,或用朴硝。有风邪下陷,宜升提之,盖风伤肝、肝主血故也。有湿伤
血,宜行湿清热。
湿热下痢,小便涩少,烦渴能食,脉洪大而缓,腹痛后重,桂苓甘露饮送下保和丸二、三十粒。
湿多热少,脾胃不和,食少,腹痛后重,夜多利下,胃苓汤送下保和丸二、三十粒。
气虚,面色痿黄或枯白色,人疲倦,痢频并痛,后重不食,脉细弱,或微汗时出,黄 建中汤送下保和丸二、三十
粒。
湿热为痢,不渴者,建中汤加苍术、茯苓,下保和丸。
脾胃不和,食少,腹胀痛后重,脉弦紧,宜平胃散加芍药、官桂、葛根、白术、茯苓,下保和丸。
下痢,血气大虚,腹痛频并后重不食,或产后得此证,用四君子汤加当归、陈皮,下保和丸二、三十粒。
下痢白积者,用芍药汤加白术、陈皮、甘草、滑石、桃仁。
下痢赤积,身热,益元散加木通、炒芍药、炒陈皮、白术,煎汤送下保和丸加黄芩丸。
久下痢,已数日不能起床,不食,疲弱之甚者,用∶
人参(五分) 白术(一钱) 黄 (五分) 当归(七分) 芍药(一钱) 甘草(炙,三分) 御米壳(醋炒,
三分) 地榆(五分) 木香(三分) 缩砂(五分) 陈皮(一钱) 升麻(三分) 白豆蔻仁(三分) 泽泻(五
分)
上细切,作一服,水一盏半,煎至一盏,去渣温服。
如下坠异常,积中有紫黑血而又痛甚者,此为死血证,用桃仁细研及滑石行之。
血痢久不愈者,属阴虚,四物为主。
下痢如豆汁者,湿也。盖脾胃为水谷之海,无物不受,常兼四脏,故有如五色之相染。当先通利,此迎而夺之之义。
如虚,宜审之。
古方用浓朴,专为行凝滞之气,滞气稍行则去之。枳壳虽少缓,亦不宜久服。只以陈皮和药可也。
古方多用粟壳治嗽与痢,但要先出病根,乃收功后药也。
如力倦气少恶食,此为挟虚证,宜用白术、当归身尾,甚者加人参、陈皮补之,虚回而痢自止。
如久痢,体虚气弱,滑泄不止,亦当以涩药止之,诃子肉、豆蔻、白矾、半夏、牡蛎之类,择而用之。然须以陈皮
为佐,恐太涩亦能作疼。又,甚者须灸天枢、气海(取穴法,见前霍乱门。)
如痢已减十之七、八,秽积已尽,糟粕未实,用炒芍药、炒白术、炙甘草、陈皮、茯苓煎汤,下固肠丸二、三十粒。
此丸性多燥涩,有去湿实肠之功。若滞气未尽除者,不可遽用。
如痢后糟粕未实,或食粥稍多,或饥甚方食,腹中作疼,以白术、陈皮二味煎汤,和之自安。
如气行血和积少,但虚坐努责,此为无血证,倍用归身尾、芍药、生地黄,而以桃仁泥佐之,陈皮和之,血生自安。
如痢后脚弱,渐细小,用苍术二两,白芍药、龟板各二两半,黄柏五两,粥糊丸,以四物汤加陈皮、甘草,煎汤送
下。
噤口痢,胃口热甚故也,用黄连、人参煎汤,终日呷之。如吐,则再强饮,但得一呷下咽,便好。又用田螺捣,
脐中,以引下其热。胃中热结,当开以降之。人不知此,多用温药甘味,以火济火,以滞益滞也。亦有误服热毒之药犯
胃者,当推明而祛其毒,用粪蛆焙干为末,清米饮调下一钱匕,其效。
多有时疫作痢,传染相似,宜推明运气之胜复以治之。
小儿痢疾,用黄连、黄芩、大黄、甘草煎服。赤痢加桃仁、红花,白痢加滑石末,同煎。
一小儿八岁,下痢纯血,作食积治,苍术、白术、黄芩、白芍药、滑石、茯苓、甘草、陈皮、神曲煎汤,下保和丸。
凡下痢纯血者,如尘腐色者,如屋漏水者,大孔开如竹筒者,唇如朱红者,俱死。如鱼脑髓者,身热脉大者,俱半
死半生。经所谓身凉脉细者生,身热脉大者死,亦大概言之耳,不可一途而论也。
一方,治热痢血痢,用大黄、黄连、黄芩、黄柏、枳壳、白芍药、川归、滑石、甘草、桃仁、白术等分,神曲糊丸,
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六十丸,白汤下。
\x清六丸\x 治血痢神效。
\x温六丸\x 治痢及水泻皆效。(以上二方,并见泄泻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