涎,然后服清
热化痰开郁之药,古方苍芩丸、苍栀丸、苍连丸、苍芍丸选用。积病最能发热,多夜分腹肚
热甚,柴陈汤加山楂、麦芽、干葛;久者,保和丸,枳术丸,间服清骨散。阴虚发热,
黄白丸。劳热
食积痰者,上下甲丸。因酒发热者,宜青黛、栝蒌仁,入姜汁,每日服数匙,最效。凡发热
人,极忌饮酒。
恶寒阳虚不自任,
寻常外感,恶寒头痛,微汗即止。内伤表分卫虚恶寒者,黄 建中汤,或调中益
气汤加黄 、桂枝;内伤阳虚自汗,全不任风寒者,四君子汤减茯苓,倍加黄 、桂枝,或
附子。如昼夜恶寒盛者,单用参、 、桂、附,峻补其阳;如久病阳气郁陷恶寒者,升麻葛
根汤去芍,加参、附、白芷、草豆蔻、苍术,葱煎服。
洒淅阴虚痰火盛。
阴虚微恶寒而发热者,二陈四物汤,加知母、黄柏、地骨皮。挟痰湿恶寒者,宜苦参、赤小
豆各一钱为末,韭汁调服,探吐。吐后以川芎、南星、苍术、黄芩糊丸,白汤下。冬月去芩
,加姜汁为丸调之。素病虚热,忽觉恶寒,须臾战栗,如丧神守,乃火炎痰郁,抑遏清道

不能固密腠理,四物汤加黄 、黄连、黄柏,或合二陈汤。如火克肺,洒淅恶寒者,甘桔汤
,加酒芩、山栀、麦门冬、五味子;恶寒粪燥者,四物汤加大黄下之。久病过服热药恶寒者
,先探吐痰,后以通圣散加生地、当归,或四物汤去芎,倍地黄,加白术、黄柏、参、 、
甘草,通一炒熟煎服。如酒热内郁恶寒者,黄 一两、葛根五钱煎服,大汗而愈。抑考《内
经》论阴虚,因劳倦气衰,则火熏胸中而生内热。阳虚则不足卫护皮肤而外寒,阴盛则血脉
不通而中寒,阳盛则腠理闭塞而外热。仲景谓∶阳虚阴盛,宜汗散其阴邪;阴虚
阳盛,宜下泻其阳邪。东垣谓∶昼热阳气旺于阳分,夜热阳气下陷阴中。皆名热入血室。重
阳者,昼夜俱热。夜寒,阴血旺于阴分;昼寒,阴气上溢阳中。重阴者,昼夜俱寒。丹溪谓
∶恶热非热,明是虚证,恶寒非寒,明是火证。王冰谓∶热之不热,是无火也,当治其心;
寒之不寒,是无水也,当治其肾。噫!寒热阴阳虚实,医家大分,幸四公发明经旨,善学人
,必合而玩之始得。

自汗侵侵属气虚,
汗者,元阳真液。因饮食惊恐,房劳行动出汗者,曰多汗。不问昏醒朝夕,侵侵
出汗者,曰自汗,乃阳气不足卫护。发热者,补中益气汤加麻黄根、浮小麦,但升、柴俱宜
蜜水炒过,以杀其升发之性,又欲其引参、 至肌表,故不可缺也。发厥者,古 附汤、顺
元散。间有气血俱虚者,黄 建中汤。
亦有痰湿外邪初;
痰证自汗,头眩呕逆,宜川芎、白术、陈皮、甘草水煎服。多汗身软者,湿也。
心主热,脾主湿,湿热相搏,如地之湿,蒸气为云,雾为雨,各脏皆令有汗,独心与脾胃为
湿热主耳,宜调卫汤、玉屏风散;火炎上蒸,胃湿作汗者,凉膈散。胃热者,二甘汤。是知
自汗亦有实者,故外感初证,亦多自汗。风证,桂枝汤加附子;寒证,古桂附汤;暑证,五
苓散;风湿相搏,防己黄 汤。凡自汗久用参、 、附子不效,宜养心血。或汗干仍热者,
必外感风,宜参苏饮,病止住服。是反治也。
盗汗全是阴分弱,肾火脾湿心劳劬。
睡着出汗,醒则渐收,盖睡则胃气行于里而表虚,醒则气散于表而汗止。心火炎
盛,以致肺失卫护者,当归六黄汤;阴虚火动者,四物汤加知、柏,兼气虚者,加参、 、
白术;肾火动甚者,正气汤;脾湿者,四制白术散;肝热者,用防风、龙胆草等分为末,米
饮调服;心虚者,用人参、当归各二钱半,先用猪心血煮汤澄清,以汁煎药服;思虑过度,
以致心孔独有汗出者,用艾汤调下茯苓末一钱,或青桑第二番叶带露采,阴干,火焙为末
,米饮调服,或古芷莎散。通用黄 六一汤加浮小麦、牡蛎、麻黄根。外用五倍子、白矾为
末,津液调,封脐中,一宿即止。或用牡蛎、麦面、麻黄根、 本、糯米、防风、白芷等分
为末,周身扑之。

诸痿不痛火克肺,
经曰∶诸痿皆生于肺热。肺热叶焦脾弱,着足痿 ,色
白毛枯,曰
皮痿。五脏受之发为诸痿,悲哀失志,上发喘而下溲血,乃心热下虚也,曰脉痿,则膝胫筋

纵缓,而不能任用于地。思色无穷,或入房太甚,口苦,白淫,乃肝热胆津渗也,曰筋痿,
则筋脉干急蜷挛。居处卑湿,肉蠕动而口渴,乃脾热胃燥也,曰肉痿,则肌肉麻痹不仁。有
所劳行,大热而渴,则阳气内伐,热舍于肾,水不胜火,骨髓空虚,色黑齿槁,名曰骨痿,
则腰膝与脊不举。骨痿不能起于床者,死。
肺伤木旺肢体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