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未详其姓。晋平公疾,医和视之,知其近女室,内热蛊疾,不可为也。
\x文挚\x 战国时宋之良医也。洞明医道,亦兼异术,观人之背,而能知人之心窍也。
\x华佗\x 字符化,汉末沛国樵人。举辟不就。通五经,养性术,精方脉,善导引。尝体中不快,起作五禽戏,
微汗而愈。年百岁有壮容,人以为仙。其疗病合汤,不过数种,心解分剂,不复称量,煮熟便饮,语其节度,
舍去辄愈。若当灸不过一两处,每处七八壮,病亦应除。若当针亦不过一两处,下针言当引某许,若至语人,
病者言已到,即便拔针,病亦行瘥。若病结积在内,针药所不能,当须刳割者,便饮其麻沸散,须臾便如醉死,
无所知,因破取。病若在肠中,便破肠洗浣,缝腹摩膏,四五日瘥,不
痛,人亦不自寤,一月间即平复矣。《魏志》曰∶甘陵夫人有孕六个月,腹痛不安,召公诊。曰∶胎
已死矣。使人手摸所在,在右则女,在左则男。其人曰∶在左。于是为汤下之,果男形而愈。又治一郡守笃病,
以为盛怒则瘥,乃多受其货,无何弃去,留书骂之,郡守 恚,吐黑血数升而愈。治一人腹中攻痛十有余年,
鬓发皆堕。公诊曰∶是脾之半腐,可刳腹治之。使病者服药稳卧,以刀破腹,不觉痛,既视脾果半腐,以刀割
去恶肉,然后以膏敷之,更以药缝之,数日即愈。魏太祖闻而异之,召公常在左右。太祖一日苦头风,每发作
心乱目眩,针其膈,其疾应针而愈。后召不至,竟为所害。汉魏以来,名医益众,张机、华佗辈,始因古学,
附以新说,编药品三百六十五种,谓之《神农本经》、《华佗内照》。门人吴普撰《寒温五味本草》一卷,李
当之修《神农本经》。
\x纪朋\x 观人颜色谈笑,知病浅深,不待诊脉。玄宗闻之,召于掖庭中看一宫人,每日昃则笑歌啼号,若狂
疾而足不能履地。朋视之曰∶此必因食饱而大促力顿仆于地而然。乃饮以云母汤,令熟寐,觉而失所苦。问之
乃言∶因太华公主载筵宫中,大陈歌吹,某乃主讴,惧其声不能清且长,吃 蹄羹,饱而当筵歌大曲,曲罢觉
胸中甚热,戏于砌台上,高而坠下,久而方苏,病在足不能步也。
\x范九思\x 业医善针。昔人母患喉生蛾,只肯服药不许针,无可奈何。九思云∶我有一药,但用新笔点之,
暗藏铍针在笔头内刺之,蛾破血出即愈。医者贵乎有机也,学人知之。
\x于法开\x 善医。治产难,令食羊肉十余脔而针之,须臾儿从羊 裹下。
\x任度\x 不知何许人,老医也。有患者尝饥,吞食则下,至胸便即吐出。医作噎疾膈气,治之无验。任视之
曰∶非此疾,盖因食蛇肉不消而致斯病,但揣心腹上有蛇形也。病者曰∶素有大风,尝求蛇肉食,风稍愈,复
患此疾矣。遂用硝、黄合而治之,微下利则愈。医皆记其验而知蛇瘕也。
\x莫君锡\x 大业中为医丞。炀帝好色,服丹发躁,进剂治之。又置冰盘于前,俾朝夕观望,亦治烦躁之一术
也。
\x张苗\x 不知何郡人。雅好医术,烧地铺叶出汗其法也。
\x唐慎微\x 字审元,蜀之华阳人。貌陋言讷,中极明敏,治病百不失一。着《备用本草》及《经史证类》。
\x王叔和\x 西晋高平人,为太医令。性度沉静,博通经史,精研医道,洞识修养,纂岐伯、华佗等书为《脉
经》、《脉诀》,次仲景《伤寒方论》,遂使其本书不行于世,后人不免有遗议焉。
\x马嗣明\x 南齐河内野王人。善诊脉知一年前死生。针灸孔穴与明堂不同,艺术精妙,一时名医皆为所轻。治
背痈肿,炼石涂之便瘥。其法以粗黄色石如鹅鸭卵者,猛火烧令赤,入醇醋中,自有石屑落醋里,频烧至石尽,
取石屑晒干为末,醋调涂肿上,无不愈。
\x姚僧垣\x 字法卫,后周吴兴武康人。仕梁为太医政,历魏、周、隋进爵北绛郡公,年八十五乃卒,赠本官
加荆湖三州刺史。先生医术高妙,诸蕃外域,咸请托之。着《集验方》十二卷,撰《行记》三卷。其长子察,《
南史》有传。
\x姚最\x 字士会,僧垣次子。博通经史,官学士。天子敕习家业,十余年中,略尽其妙,效验尤多。
\x李修\x 字思祖,本阳平馆陶人。得沙门姚僧垣针灸术,撰《药方》百卷。官太医令,赠青州刺史。
\x巢元方\x 隋人,大业中为太医令。撰《病源》五十卷,不为无见。但言风寒二气而不及湿热之文,后人不免
遗议。治风逆坐起不得,用半年羔羊,杀而取腔,以和药末,药未尽而病愈。
\x韦讯\x 号慈藏,唐人。医中之圣,人皆仰之,今医家多图其像以祀之。
\x元珠先生\x 王冰之师,洞明《素问》。
\x王冰\x 号启玄子,唐宝应中为太仆令。注《素问》,作《玄珠密语》,其大要皆论五运六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