蕉扇(去筋,烧灰存性,五分) 千金子(去油,壳,一分五厘) 滑石(二分)
共为细末。以腐皮包,滚水送下,一服痊愈。
\x黄牛粪散\x
治臌胀。
用四五月时黄牛粪阴干,微炒黄香,为末,每服一两。煎半时,滤清服之,不过三服即愈。
\x葫芦糯米酒散\x
治中满臌胀。
陈葫芦(一个,要三四年者佳) 糯米(一斗)
作酒待熟,用葫芦瓢于炭上炙热,入酒浸之,如此五六次。将瓢烧灰存性,为细末,每服三钱酒下。
\x猪肚大蒜汤\x
治臌胀。
雄猪肚子(一个) 大蒜(四两) 槟榔(研末) 砂仁(研末,各三钱) 木香(二钱)
砂锅内用河水煮熟,空心服猪肚,立效。
\x橘叶青盐汤\x
治肝气胀。
乌梅(三个) 鲜橘叶(三钱) 青盐(三分) 川椒(二钱)
水煎,空心服。
\x蛤蟆砂仁散\x
治气臌。
将大蛤蟆一只破开,用大砂仁填满腹中,黄泥封固,炭上 红,冷定去泥研末。陈皮汤调服,放屁即愈。
\x萝卜砂仁散\x
治气臌气胀。
萝卜子二两捣研,以水滤汁。用砂仁一两,浸一夜,炒干。又浸又晒,凡七次,为末。
每米汤送下一钱。
\x田螺解胀敷脐方\x(俱见《种福堂》)
治一切臌胀,肚饱发虚。
大田螺(一个) 雄黄(一钱) 甘遂末(一钱) 麝香(一分)
先将药末用田螺捣如泥,以麝置脐,放药脐上,以物覆之,束好。待小便大通,去之
。重者用此相兼,小便大通,病即解矣。



<目录>卷六

<篇名>消渴

属性:伤寒太阳症消渴,小便不利,宜五苓散;厥阴症消渴,宜大承气汤之类。与杂病之消渴
,名同而病异。宜分别之。
《经》云∶心移热于肺,传为鬲消。昔医名为上消,以白虎汤加人参治之。又云∶大肠移热
于胃,善食而瘦,昔医谓为中消,以调胃承气汤下之;下消者,烦躁引饮,耳叶焦干,小便
如膏,或饮一升尿一升,饮一斗尿一斗,以肾气丸主之。
赵氏曰∶治消之法,无分上中下,先治肾为急。惟六味、八味及加减八味丸,随症而服
。降其心火,滋其肾水,则渴自止矣。白虎、承气,皆非所治也。或曰,人有服地黄汤而渴
仍不止者,何也?曰∶此方士不能废其绳墨,而更其道也。盖心肺位近,宜制小其服;肝肾
位远,宜制大其服。如上消中消,可以前丸缓而治之;若下消已极,大渴大燥,须加减大八
味丸料一斤、纳肉桂一两,水煎六七碗,恣意冰冷冻饮料之,睡熟而渴如失矣。处方之制,存乎
人之变通耳。
或问下消无水,用六味丸以滋少阴肾水矣,又加附子、肉桂者何?
盖因命门火衰,不能蒸腐水谷,水谷之气,不能熏蒸上润乎肺,如釜底无薪,锅盖干燥,
故渴。至于肺亦无所禀,不能四布水精,并行五经,其所饮之水,未经火化,直入膀胱,正谓
饮一升尿一升,饮一斗尿一斗,观其尿味甘而不咸可知矣。故用桂、附之辛热,壮其少阴之
火。灶底加薪,枯笼蒸溽,槁苗得雨,生意维新,惟明者知之,昧者鲜不以为迂也。
张隐庵(讳志聪,本朝人,着《本草崇原》并《侣山堂类辨》)曰∶有脾不能为胃行其
津液,肺不能通调水道,而为消渴者,人但知以清凉药治消,而不知脾喜燥而肺恶寒。诚观
泄泻者必渴,此因水津不能上输而惟下泄,故而以燥脾之药治之,水液上升,即不渴矣。
故以凉润治渴,人皆知之;以燥热治渴,人所不知也。



<目录>卷六\消渴

<篇名>附案

属性:辛亥岁,到义溪,有一妇人,产后一年,口渴不止。服药不效,予用四君子汤,加麦冬
、乌梅、生干姜。蜜丸弹子大。令其噙化,三日知,十日痊愈。方中妙在白术之苦燥,干姜
之辛热,所以鼓胃气而升其水液也。
\x玉泉散\x
治消渴
白甘葛 天花粉 麦冬 生地 五味子 甘草
各等分,水煎服。
\x还津丸\x
止渴生津。
酸梅 乌梅(各二十五枚,枚俱去核) 薄荷末(一两) 冰片(一分五厘) 硼砂(一钱五分)
共研极细末,为丸,每含一丸。
\x消渴润燥方\x
白蜜 人乳酥(各一斤)
上溶化一处,每日不拘时服。
\x缫丝汤\x
治消渴。
用缫丝汤饮之。
\x麻仁丸\x(方见《伤寒》)
\x肾气丸\x(方见《金匮》)
\x六味丸\x(方见《时方》)
\x炙甘草汤\x(方见《伤寒》) 三方俱见虚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