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十六七,忽身起红晕,有若热 者,由背渐及胸,饮食少进,识者云
∶此蛇缠也,至心坎不可救矣。偶检《回生集》有一方,用粪杓(俗呼料子)上断箍,(取其
年久用多,不必定欲断者),新瓦上 存性,香油调抹令试之,不数日痂脱,健饭如常。
治喉风神效方,用青梅浸食盐出水,取大蜒蚰入其中,不拘多少。甲午秋闱闻捷,日设馔以
待扳子,内一人忽喉痛如鲠,势甚危,取所制蜒蚰梅令咽一枚,平复如常,晚间已能啖饭矣
。端午日午时收取晚蚕蛾(俗名头二蚕),不拘多少,置竹筒中,用纸密缄,挂当风处,须雨
淋日晒,不到四十九日,后遇人有竹木刺入肉不能出者,用此研末,抖津唾涂患处,刺立出
。同里蔡晴江家一媪,手被竹刺,疼痛不能洗衣,以此涂之即痊。
一新婚者患疾,诸医以虚治之,补剂杂进,体日殆,名医沈耿文(桐乡县人,后居珠村)视之
,见卧室中妆奁甚多,皆新漆饰成,曰∶此乃为漆气所伤,(俗名漆咬),非病也。令于木工
家取杉木屑煎汤洗之,复投解漆毒之药,不日霍然。按∶《坤元是保》云∶尝有新婚人漆咬
,认作发风毒症,不知乃新漆嫁事所触也,以明矾煎浓拭之,三四次即效。沈之见正与相同
休宁汪生作云∶年甫成童,忽患肠红,晨起必大下一次,血多粪少,阅两月余,日渐消
瘦,有人传方,白术耳水煮淡食,日食一钱,未及一两全愈。药苟对症,何必以多为贵哉?
误食头发成 ,胸喉间如有虫上下去来,古方以入土旧木梳菌煎汤饮之,此物不可得,
一方用雄黄五钱水调服。辨是症者,更以好饮油为凭,每饮四五升方快意,盖发入胃中,血裹化
为虫也。
先友钱石林上舍 ,性至孝,母徐孺人,素患风湿,频发不愈,石林百计医治,觅得海
风藤
花,配红枣,以陈酒煮饮服之,获效,遂常服焉,病不复发,寿至八十余。海宁蒋寅肪光
,偶患火丹,两臂红肿而疼,诸药不效,后得一方,用百合研细末,白糖共捣烂敷之即痊,
此方医者罕见,价廉而效速,可传也。
方书言肝胃气痛,用玫瑰花阴干冲汤代茶服。汤芷卿入龙眼肉成膏,愈吴洛生大令之母
脘痛,一则入脾和血,一则入肝行血,补泄均宜,所以获效。
《保寿堂经验方》三卷,明・刘天和撰,方皆精当。其治泄泻少进饮食方,尤为简妙。
米一升,水浸一宿,沥干燥,漫火炒令极热,磨细罗过如飞面,将怀庆山药一两,碾末入米
粉内,每日清晨用半盏,再入沙糖一茶匙,胡椒末少许,将极滚汤调食,其味极佳,且不厌人
,大有资补,久服之。精寒不能成孕者亦孕,盖有山药在内故也,此是一秘方,勿轻视之。
余家工人吴法才患大脚风,余母周太孺人传有单方,用海桐皮、防己、片姜黄、原蚕砂
各三钱,苍术二钱,煎汤熏洗,日三四次获愈。(此方治愈者已多。)愈后因行路过多,两脚腐烂
,诸药不痊,周太孺人令以古墓锻石细末掺之即愈,后以治烂腿,无不愈者。
古厌胜法有用以治病获效者,《百一选方》云∶密以净纸书本郡太守姓名,灯上烧灰汤
即产。沈从先曰∶余尝见书正人君子姓名,烧灰调下治产难,用净帕珍重束男左女右臂,治
鬼疟最灵。又闽人迄今皆书龙江林先生姓名,诸怪症皆治,即选方遗意也。吴江徐娱亭传一
治疟法亦效,以云片糕一片,书“黄帝颛顼之神位”七字,更以一片合之,勿使见字,令于
发疟前二时食之。



<目录>卷五

<篇名>质正

属性:《宋史・庞安常传》、《明史・凌云传》皆载治产妇胎不下,隔腹针儿手而得生。《扬
州府
志》之记殷矩,《嘉兴府志》之记孙浦,则产妇皆已死,见其血而令启棺,隔腹针之而复生
,此于情理未合,不足深信。
《曲礼》云∶医不三世,不服其药。郑氏注云∶慎物齐也。孔氏疏云∶凡人病疾,盖以
筋血
不调,故服药以治之,其药不慎于物,必无其征,故宜戒之。择其父子相承至三世也,是慎
物调齐也。又说云∶三世者,一曰《黄帝针灸》,二曰《神农本草》,三曰《素女脉诀》。
又云∶《夫子脉诀》。若不习此三世之书,不得服食其药。然郑云慎物齐也,则非为《本草
》、《针灸》、《脉诀》,于理不当,其义非也。按∶此则所谓三世者,注疏因主父子相承
之说也,近世有专主通于三世之书,而以三世相承为俗解之误,殆未读注疏耳,且经书文义
虽古,而辞无不达,既谓通于三世之书,何以不明言之,而日医不三世?故作此不了语,以
炫惑后世乎?
王朴庄谓古方一两者,今之七分六厘,一升者,今之六杓七杪。《东医宝鉴》谓古方一
,今之三钱二分五厘,一升者,今之二合五杓。如仲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