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胃者,宜养气血为主,兼以风
药,如当归、地黄、芎、芍、防风、白芷之类;如伤骨疼痛者加乳香。
四恶症不可治,一头目青黑,二额上汗珠不流,三眼小目瞪,四身汗如油。



<目录>杂症大小合参卷八\方脉破伤风合参

<篇名>如圣散

属性:治破伤风,止血定疼。
苍术(六两) 川乌头(泡,去皮,四两) 防风 草乌头(泡,去皮) 细辛(二两五钱)
天麻 川芎 两头尖(泡,去皮,四两) 白芷(各一两五钱) 蝎梢(微炒) 雄黄
乳香(各五钱) 为末。每服一钱,酒调下。
\x一方\x
治破伤风,用全蝎十个,为末,酒调,一日三次服之。



<目录>杂症大小合参卷八\方脉破伤风合参

<篇名>一字散

属性:治破伤风。
金头蜈蚣(一条,去头、足,炙) 天麻(五钱) 草乌头(去芦,五钱) 香白芷(少许)
全蝎(十个) 为末,每服一字,发热清茶下,发寒温酒,或半夏茯苓下。
治破伤风,血凝心,针入肉三证如神,方用乌鸦翎烧灰,存性,细研,酒服一
钱,或白滚汤下。



<目录>杂症大小合参卷八

<篇名>方脉胃风合参

属性:胃风者,因食后风冷而致其候,胀满食饮不下。形瘦腹大,恶风头汗,隔塞不通,其
脉右关弦而缓带浮,宜用胃风汤主之。又
曰∶胃风之症,治呕而愈呕者是也。此皆好食甘甜之物,膏粱之味,积久成热,因而生
风,非一朝一夕之故也。宜用川乌一两,洗净,去皮、脐,不去尖,以浆水一碗煮干,
每枚切作二片,复用浆水一碗煮尽,切作四片,每细嚼一片,以少温水下,少顷,呕遂
止。古书之治法如此,临症宜审用之。



<目录>杂症大小合参卷八\方脉胃风合参

<篇名>胃风汤

属性:风冷入于肠胃,泄下鲜血,肠胃湿毒,下如豆汁。
人参 茯苓 川芎 当归 桂 白术 白芍(各等分) 加粟米百粒,水煎服。如腹痛加木香。



<目录>杂症大小合参卷八

<篇名>方脉痛风五痹合参(附麻木虚痒)

属性:《经》曰∶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风气胜者为行痹,行痹者,行而不定
也,今称为走注疼痛,俗名流火及历节风。寒气胜者为痛痹,痛痹者,疼痛苦楚,关节
浮肿,世称为痛风及白虎飞尸。湿气胜者为着痹,着痹者留着其处而不移,世称为麻木
不仁,或痛着一处,始终不移者是也。凡风则阳受之,故为痹行,寒则阴受之,湿则皮
肉筋骨受之,故为痹着而不去,皮肤不仁,是以夫痹从风寒湿之所生也。
《经》又曰∶以冬遇此者为骨痹,以春遇此者为筋痹,以夏遇此者为脉痹,以至阴
遇此者为肌痹,以秋遇此者为皮痹,此以所遇之时。所客之处命名。以时令配五脏所合
而言也,至阴者六月也。又曰∶其入脏者死。其留连筋骨间者疼久,其留皮肤间者易
已。又曰∶痛者寒气多也,有寒故痛也。其不痛不仁者,痛久入深,营卫之行涩,经络
时疏,故不痛,皮肤不营故为不仁,盖痹在于骨则重,在于脉则血凝而不流,在于筋则
屈不伸,在于肉则不仁,在皮则寒,故此五者则不痛也。凡痹之类,逢寒则急,逢热则
纵,皆由内虚为本,可以风名,不可以作风治也。
统旨曰∶风痹者,游行上下,随其虚邪,与血气相搏,聚于关节,筋脉弛纵而不
收也。寒痹者四肢挛痛,关节浮肿。湿痹者留而不移汗多,四肢缓弱,皮肤不仁,精神
昏塞。热痹者脏腑移热,复遇外邪客搏经络,留而不行,阳遭其阴,故HT 痹 然而
闷,肌肉热极,体上如鼠走之状,唇口反裂,皮肤色受。(《经》言∶止有风寒湿三痹,此更有
热者,盖郁久成热,热在三气之内变生者耳。)三气合而为痹,则皮肤顽浓或肌肉酸痛,此为邪
中,周身搏于血脉,积年不已则成瘾疹风疮,搔之不痛,头发脱落,治宜疏风凉血。
总由营卫舍虚,外邪留居,血气凝结而成也,太抵湿多则肿,热多则痛,阴虚则脉弦
数,而重在夜,阳虚则脉虚大则重在日。
痹者,闭也。五脏六腑正气,为邪气所闭,则痹而不仁。痹虽有五,多由体虚之
人,腠理空疏,为风寒湿三气侵入于皮脉肌筋骨,不能随时驱散,留滞于内,久而为
痹。其为病也,寒多则掣痛,风多则引注,湿多则重着。然风寒湿三气客于经络,为病
不一,或为痛或为痒,或为麻痹不仁,或为手足缓弱,所以然者,有新久轻重之分,有
湿痰死血之异耳。治以攻补兼施,而标本兼顾也。薄桂味薄,能横行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