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血
其治尤难。此为最逆之候。愚按此条论。仲景但云。难治其非必死之证明矣。补亡论常器之云。可芍药地黄汤。)
少阴病恶寒。身 而利手足逆者。不治。少阴病吐利躁烦。四逆者死。
少阴病下利止而头眩。时时自冒者死。
少阴病四逆恶寒。而身 脉不至不烦而躁者死。
以上四条皆中寒死证(正文与注俱见中寒论中)
少阴病六七日。息高者死。(少阴病至六七日。传经之热已深。少阴属水。水生气。成注云。肾为呼吸之门。息高。
则邪热甚而水将涸。肾虚不能纳气归源。其鼻息但呼出。而声甚高。故主死也。或云。此亦中寒死证。殊不知少阴经中
寒者。乃命门火衰而阳虚也。阳虚则气馁。而鼻不能报息矣。今云息高。明系热证无疑。)
少阴病脉微细沉。但欲卧。汗出不烦自欲吐。至五六日。自利复烦躁不得卧寐者。死。
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麻黄附子细辛汤主之。
麻黄附子细辛汤方
少阴病得之二三日。麻黄附子甘草汤。微发汗以二三日无证。故微发汗也。
麻黄附子甘草汤方
以上证三条方二首(俱见中寒论中)
少阴病得之二三日以上。心中烦。不得卧。黄连阿胶汤主之。(此条少阴病虽得之二三日。当是三阳经传来者。少阴
之脉。出络心。注胸中。肾经邪热。上凌于心。故发烦也。第少阴病热。当但欲寐兹则不得卧者。何也。盖热微则昏沉
而欲寐热甚则反扰乱而不得卧也。成注云。与黄连阿胶汤以扶阴散热。或问云。心中烦。不得卧。非少阴独有之证。何
以知其为少阴病邪。余答云。此条少阴病。必口燥舌本干而渴者。否则心烦不得卧。几与阳明病无别矣。学人临证。宜
细诊之。)



<目录>卷之九\辩少阴病脉证并治法

<篇名>黄连阿胶汤方

属性:黄连(四两) 黄芩(一两) 芍药(二两) 鸡子黄(二枚) 阿胶(三两)
上五味。以水五升。先煮三物。取二升。去滓。内胶烊尽。小冷。内鸡子黄。扰令相得。温服七合。日三服。
成注云。阳有余。以苦除之。黄芩黄连之苦以除热。阴不足。以甘补之。鸡子黄阿胶之甘。以补血。酸。收也。
泄也。芍药之酸。收阴气而泄邪热。
琥按上方。乃治足少阴肾水不足。手少阴心火有余。火有余者。阳热内盛也。阳热盛。必以苦泄之。以寒胜之。故
用黄连为君。黄芩佐之。水不足者。阴血下虚也。阴血虚。必以甘温补之。酸平收之。故以阿胶鸡子黄为君。白芍药为
使也。且也。白芍药能敛阴益血。成注反云其泄邪热。殊非善解。
琥又按此方。凡系好色之徒。精血内虚而病邪热者。宜用之。或问好色之徒。复病风寒。此系阴证伤寒。须急投附
子四逆辈。犹恐未及。若用上药。是以寒治阴。不几速其死邪。余答云。人身一阴阳耳。而阴阳之根蒂。皆本于肾。好
色之徒。两肾受伤阴虚者多。阳虚者少。阳虚者。命门火衰也。阴虚者。肾中水竭也。凡人入房过度。则精多所遗。所
遗之精。皆为水而属阴。况其作强之时。心火先炽。火炽则水流。水愈流则火愈炽。五内燥热。外复伤寒而病邪热。两
热相夹。肾水必枯,其人发烦躁。而舌黑生芒。则就死矣。语云。伤寒偏打下虚人者。正此谓也。又今人有耽于淫乐。
精泄不止而死者。世俗不云走阴。而反云。走阳何谬之极邪。或又问云。诚如吾子所言。则是人病伤寒。无所谓阴证矣。
余答云。有之阴证者。中寒也。其病乃是阳虚阳虚之人。命门火衰。其平日必言语低微。饮食不化。四肢无力。腰以下
冷前阴不举。小便清白。此为真气不足。复为外寒所袭。表里四末皆冷。是为真阴之证。然亦不全因入房所致即小儿亦
有病阴证者。以胃中阳气虚。不能作郁热故也。其证详中寒论中。
少阴病得之一二日。口中和。其背恶寒者。当灸之附子汤主之。
\x附子汤方\x
少阴病身体痛。手足寒骨节痛。脉沉者。附子汤主之。
上二条证并汤方(俱见中寒论中)
少阴病。下利便脓血者。桃花汤主之。
\x桃花汤方\x
少阴病二三日至四五日腹痛。小便不利。下利不止。便脓血者。桃花汤主之。
上二条证。并汤方(俱见中寒论中)
少阴下利。便脓血者可刺。(此条即上条桃花汤证。愚意云可刺者。当是可灸之讹。正文与注并灸法俱见中寒论中)
少阴病吐利手足厥冷。烦躁欲死者。吴茱萸汤主之。(此条病亦真阴证。正文与注并汤俱见中寒论中)
少阴病下利。咽痛胸满心烦者。猪肤汤主之。(此条少阴病。亦自三阳经传来者。热邪传入少阴。少阴之经气虚。故
下利。其咽痛胸满心烦者。以其经之脉循喉咙。其支者从肺出。络心注胸中。尚论篇云。少阴邪热。充斥上下中间。无
所不到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