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脉浮。阳明脉大。三阳之脉齐见。而先曰弦者。少阳
之邪居多也。短气者风热甚而气壅逆也。气逆壅甚。故虽以手按抑之。而气愈不能通也。腹满鼻干嗜卧。一身及面目悉
黄潮热者。阳明风热甚也。惟小便难为太阳府证。胁下及心痛者。以本胁痛。而连及于心胸之分。此为少阳经主病。兼
之时时哕者。哕即气逆而呕。呕亦少阳之兼证。耳前后肿者。少阳之脉上耳后。其支者。从耳后。人耳中。出走耳前。
当其既肿之时。愚以纵有阳明风热。已传入少阳之经矣。条辩注耳前后肿。为三阳见证。殊不知太阳当脑后肿。阳明当
面肿。此耳前后肿。当是少阳经证无疑。刺之小瘥者。谓以针刺其肿处。而肿少愈也。外不解者。谓短气胁痛等证未除
也。邪传少阳。浮脉当去。今者病过十日而脉续浮。脉续浮者。谓弦脉本在而仍得浮脉也。脉虽续浮。以过十日。则邪
不在表。当从少阳例治。故与小柴胡汤。以和解表里之邪。若脉但浮无余证者。谓脉不弦而但浮。且无短气胁痛等证。
此邪气欲出而还于表也。故与麻黄汤以汗之。否则少阳证不可汗。岂有更用麻黄汤之理。若不尿云云。是承上短气胁痛
等证而言。不尿则比之小便难更甚。腹满加哕。则比之腹部满时时哕。亦更甚矣。真气已衰。邪气又盛。谓非不治之证
而何。或云。不尿者。宜五苓散。腹满者。宜大柴胡汤。独不思经云。病深者其声哕。虽治之复何益哉。上三条证俱自
阳明篇移附于此)
呕而发热者。小柴胡汤主之。(成注引经云。呕而发热者。柴胡证具愚以其呕。必兼口苦也。此条病自厥阴篇移附于
此)(见后例)若已吐下。发汗温针。谵语。柴胡汤证罢。此为坏病。知犯何逆。以法治之。(少阳病有三禁。医若不知
而妄行吐。下发汗更加温针。损耗津液胃中干燥。以故谵语成注云。此木邪干胃也。最前条云。若柴胡证不罢者。复与
柴胡汤。今柴胡证罢。此为坏病。正文与注见后第十二卷救逆法中)
三阳合病脉浮大。上关上。但欲眠睡。目合则汗(此条虽系合病。实则少阳之邪居多。故从少阳篇例。成注云。关
脉以候少阳之气。太阳之脉浮。阳明之脉大。脉浮大上关上。则知太阳阳明之邪。将并归于少阳经矣。经热。则胆亦热。
故多眠睡。目合则汗者月合目。则欲寐。寐属阴。寐则卫气行于里。邪在半表半里。故目暂合。而汗即出也。按此条论。
仲景无治法。补亡论常器之云。可柴胡桂枝汤。庞安时云。脉不言弦者。隐于浮大也。)
伤寒六七日。无大热。其人躁烦者。此为阳去入阴故也。(此条病。乃少阳之邪欲传入阴经也。伤寒六七日。为邪退
正复之时。其人身无热而安静者。此为欲愈也。今者。身无大热。是热未尽退也。反加躁。扰烦乱。以邪去阳经而入于
阴。故躁烦也。成注云。表为阳。里为阴。少阳之邪。居半表半里之间。邪去少阳。则入三阴经矣。医者可不于六七日
之间。而预为调治。以截其入阴之路乎。)
伤寒三日。三阳为尽。三阴当受邪。其人反能食而不呕。此为三阴不受邪也。(此承上条之病而言。乃少阳之邪自解。
不传入于阴经也。伤寒三日者。即素问相传日数。上条言六七日。此止言三日可见日数不可拘也。邪在少阳。原呕而不
能食。今反能食而不呕。可征里气之和。而少阳之邪自解也。既里和而少阳邪解。则其不传三阴。断断可必。故云。三
阴不受邪也。此条注本。武陵陈亮斯语)
伤寒三日。少阳脉小者。欲已也。(此条以脉辩少阳病。欲已之法也。少阳伤寒。以脉弦大为病进。今者。脉不弦而
且小。乃邪气已退。正气将复也。故云其病欲已。已。止也。)
少阳病欲解时。从寅至辰上。(注已见前第三卷太阳病欲解注中。)
(附例)太阳病。过经十余日。反二三下之后。四五日柴胡证仍在者。先与小柴胡汤。呕不止。心下急郁郁微烦者。
为未解也。与大柴胡汤下之。则愈。(此条系太阳病。传入少阳。复入于胃之证。太阳病过经十余日。知其时已传入少阳
矣。故以二三下之为反也。下之而四五日后。更无他变。前此之柴胡证仍在者。其时纵有可下之证。须先与小柴胡汤。
以和解半表半里之邪。如和解之。而呕止者。表里气和。为已解也。若呕不止。兼之心下急。郁郁微烦。心下者。正当
胃府之中。急则满闷已极。郁烦为热结于里。此为未解也。后与大柴胡汤。以下其里热。则愈。上条证并下汤自太阳中
篇移附于此)



<目录>卷之七\辩少阳病脉证并治法

<篇名>大柴胡汤方

属性:柴胡(半斤) 黄芩(三两) 芍药(三两) 半夏(半升洗) 生姜(五两切) 枳实(四枚炙) 大枣(十二
枚擘)
上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温服一升。日三服。一方用大黄二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