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则徒助有余之阳气。而邪热愈盛。故少则无济于
病。多则必致杀人。问或有用之而效者。必参少而诸泻药之力也。俗医不晓此义。至有用此汤。而人参加至一二两者。
此正所云抱薪投火。误人于必死也。
或问气虚人。岂无患热病者。余答云。气虚者。阳虚也。阳虚之人。多病中寒。其病伤寒者。皆精血少而水虚。是
为阴虚。故不胜伤寒之邪热耳。据上主疗云。谵语发渴身热。胃中燥屎结实。此数者。皆阳有余而阴不足之证。陶氏犹
以为气虚而用人参。抑何不明理。而自相矛盾欤。
(琥)总按上古今诸名家。治阳明病方论。虽与仲景之法。互相变通。然亦不可执用。须临证。参合加减施之。则
庶乎其不瘥矣。



<目录>卷之七

<篇名>辩少阳病脉证并治法

属性:(此系仲景原文)
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此少阳经病热之纲也。少阳者。胆经也。其脉起于目锐 。灵枢经云。足少阳之正
上挟咽。出颐颔中。又曰。是动。则病口苦。苦者。胆之味。苦味从火化。咽又为胆之使。故胆热则口苦。而并咽亦干
也。眩者。目旋晕也。少阳属木。为风。风主动摇。故其经病热。则目眩也。愚按上三证。不足以尽少阳病。故云。此
仅举其病热之大纲耳。)
少阳中风。两耳无所闻。目赤胸中满而烦者。不可吐下。吐下则悸而惊。(此节。辩少阳中风证。成注云少阳之脉。
起于目锐 。走于耳中。其支者。下胸中。贯膈。风伤气。风则为热。少阳中风。气壅而热。故耳聋目赤。胸满而烦。
邪在少阳。有吐下之禁。止因烦满。故误行吐下之法。成注又云。吐则伤气。气虚者。悸。下则亡血。血虚者。惊。愚
以惊悸皆主于心。胸满而烦者。邪已离表。未全入里。为半在表半在里之证。乃上焦病也。上焦与心相近。误吐且下。
则气血衰耗。而神明无主。以故忪然而悸。惕然而惊也。按此条论。仲景无治法。补亡论庞安时云。可小柴胡汤。吐下
悸而烦者。郭白云云。当服柴胡加龙骨牡蛎汤。)
伤寒脉弦细。头痛发热者属少阳。少阳不可发汗。发汗则谵语。此属胃。胃和则愈。胃不和。则烦而悸。(此节辩少
阳伤寒证。少阳属木。其脉当弦。脉细者成注云。邪渐传里也。少阳之脉。上抵头角。故曰头痛。寒郁则发热。此属少
阳伤寒证无疑矣。邪在少阳。发汗又所当禁。且其经多气少血。误发其汗谵语者。条辩云。夺其血液而胃干。以故心慌
而言乱也。此少阳之邪。已转属胃。胃和则愈者。言当用药以下胃中之热。而使之和平也。不下则胃不和。不但谵语。
更加烦扰忪悸。此言胃热亢极。而上犯于心肺。故藏神不自宁也。按此条论。仲景无和胃之药。成注云。与调胃承气汤。
此言少阳之邪已入胃。故可下也。愚以邪自少阳经传来。还须用大柴胡汤下之为妥。)
本太阳病。不解。转入少阳者。胁下硬满。干呕。不能食。往来寒热。尚未吐下。脉沉紧者。与小柴胡汤。(此条言
太阳病转入少阳之证。本太阳病不解。转入少阳。此但言邪所从来之路。医者止就少阳经议证可耳。足少阳之脉。循胁
里。邪入少阳。故胁下硬满。胆热气上逆而犯胃。以故干呕不能食。往来寒热者。邪在半表半里。明理论云。邪之客于
表者为寒邪与阳相争。则为寒。邪之入于里者。为热邪与阴相争。则为热。邪居表里之间。或出或入。以故寒热且往且
来也。尚未吐下者。治犹未误也。少阳之脉当弦。曰沉紧者。邪将传里。陈亮斯云。邪入胆府。故脉沉紧而不弦。此是
少阳经与府齐病也。胆府清净。无地容邪。故其邪仍结于经。而胁下硬满。止宜与小柴胡以和解之。)



<目录>卷之七\辩少阳病脉证并治法

<篇名>小柴胡汤方

属性:(此方自原论中第三卷移附于此)
柴胡(半斤) 黄芩 人参 甘草(各三两) 半夏(半升洗) 生姜(三两切) 大枣(十二枚擘)
上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成氏明理论云。伤寒邪气在表者。必渍形以为汗。邪气在里者。必荡涤以为利。其于不外不内。半表半里。既非
发汗之所宜。又非吐下之所对。是当和解则可矣。小柴胡为和解表里之剂也。柴胡味苦平微寒。黄芩味苦寒。内经曰。
热淫于内。以苦发之。邪在半表半里。则半成热矣。热气内传变不可测。须迎而夺之。必先散热。是以苦寒为主。故以
柴胡为君。黄芩为臣。以成彻热发表之剂。人参味甘温。甘草味甘平。邪气传里。则里气不治。甘以缓之。是以甘物为
之助。故用人参甘草为佐。以扶正气而复之也。半夏味辛微温。邪初入里。则里气逆。辛以散之。是以辛物为之助。故
用半夏为佐。以顺逆气而散邪也。里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