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尚未发出。故用麻黄
连轺赤小豆汤。若既发黄。则麻黄在所不用矣。
伤寒瘀热在里。身必发黄麻黄连轺赤小豆汤主之。(此条系阳明湿热。在半表半里之证。成注云。湿热相交。民多病
瘅瘅黄也。今者。伤寒瘀热在里夫寒邪自外而来。则必挟湿。湿瘀于经络之中。则郁而变热。湿热既盛。其人遍身必将
发黄。与麻黄连轺赤小豆汤者。以湿热方盛于在表之里。治宜仍从表。以散其湿而除其热也。)



<目录>卷之六\辩阳明病脉证并治法

<篇名>麻黄连轺赤小豆汤方

属性:麻黄(二两去节) 赤小豆(一升) 连轺(二两连翘根也) 杏人(四十个去皮尖) 大枣(十二枚擘) 生梓
白皮(一斤) 生姜(二两切) 甘草(二两炙)
上八味。以潦水一斗。先煮麻黄。再沸。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分温。三服。半日服尽。
成注引内经曰。湿上甚而热。治以苦温。佐以甘辛。以汗为故正。此之谓也。又煎用潦水者。亦取其水味薄。则不
助湿气。故字疑有误当从删。
或问瘀热在里。身必发黄。仲景法。当用茵陈蒿汤。今不用大黄。以下里热。反用麻黄汤。加减。以发其汗何也。
余答云。此条病。当是太阳经传来者。太阳伤寒。理宜用麻黄汤。止因邪传阳明。热郁于里。里非胃府。以阳明经居太
阳之里。即尚论篇所云。躯壳之里是也。惟其里热。所以上方中用麻黄汤。而去桂枝之辛热。更加赤小豆姜枣之甘辛。
以祛散在表之寒湿。复加连轺生梓白皮之苦寒。以清解肌里之瘀热。内台方议云。伤寒汗不尽。则阳明经为瘀热所凝。
身必发黄。其脉当浮。取此汤以微汗之。此即成注所云以汗为正同一义也。
(琥)按以上阳明病脉证并治法。仲景原论中止一篇。列之第五卷。然其方亦不可尽执。须合昔贤方论。通变而行。
则医之为道。庶乎其近之矣。



<目录>卷之六\附昔贤治阳明病方论变法

<篇名>深师疗伤寒一日至三日应汗者作此汤方

属性:葛根(半斤) 乌梅(十四枚) 葱白(一握) 豉(一升绵裹)
上四味。切。以水九升。煮取三升。分为三服。初一服。便浓覆取汗。汗出粉傅之。(崔氏取名葛根汤。方中无乌梅。
琥按上主疗云。伤寒一日至三日。是初起即入阳明。至三日为应汗之时。故以葛根葱白之甘辛。以解肌发汗。豆豉之苦
甘。以泄热除烦。乃阳明经发表之神剂。但方中乌梅一味。味酸收敛为不可用也。)
又石膏汤。疗伤寒病已八九日。三焦热。其脉滑数。昏愦。身体壮热。沉重拘挛。或时呼呻。而已攻内。体犹沉重
拘挛由表未解。今直用解毒汤。则挛急不瘥。直用汗药。则毒因加剧。而方无表里。疗者意思以三黄汤以救其内。有所
增加以解其外。故名石膏汤方。



<目录>卷之六\附昔贤治阳明病方论变法

<篇名>石膏汤方

属性:石膏 黄连 黄柏 黄芩(各二两) 香豉(一升绵裹) 栀子(十枚擘) 麻黄(三两去节)
上七味。切。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分为三服。一日并服。出汗。初服一剂。小汗其后。更合一剂。分两日服。常
令微汗出。拘挛烦愦即瘥。得数行利心开。令语毒折也。
琥按上方。即三黄石膏汤也。虽云疗三焦热。实则阳明经府齐热。但表邪尚在。里未结实。故不可下。此方为清解
最重之剂。愚意以方中栀子太少。麻黄太多。石膏宜倍用。其效更神。



<目录>卷之六\附昔贤治阳明病方论变法

<篇名>孙真人治疫气伤寒三日以前不解者方

属性:好豉(一升绵裹) 葱白(一升切) 童尿(三升)
上三味。先熬豉葱。令相得。则投童尿。煮取二升。分再服。徐徐服之。覆令汗神验。
琥按上主治云。疫气伤寒。则知此疫气。非大瘟大疫。即四时反凉反热之气。人不及备。而病者率多相似。以故云。
疫。乃四时伤寒也。葱豉辛凉。以散肠胃之郁。童尿针寒。以降阳明之热。热郁去。而病自解矣。



<目录>卷之六\附昔贤治阳明病方论变法

<篇名>又治伤寒四五日头痛壮热四肢烦疼不饮食方

属性:栀子仁 黄连 黄柏 大黄(各半两) 好豉(一升) 葱白(七茎)
上 咀。以水八升。煮上四物六七沸。内葱豉。煮三升。顿服一升。日三。服汤讫。温覆令汗出不得汗者。复服重
发。此药无忌。特宜老小神良。
琥按上方。乃治阳明经府齐热。又疗三焦实热之剂。头痛壮热。四肢烦疼。经中热也。不能饮食。府中实也。解
除实热。此汤最神。
又治夏月伤寒四肢烦疼。发热。其人喜烦呕逆支满。剧如祸祟。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