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
<目录>卷之五\辩太阳病脉证并治法下

<篇名>甘草泻心汤方

属性:(此方自原论中第十卷采附于此)
甘草(四两) 黄芩(三两) 干姜(三两) 半夏(半升洗) 大枣(十二枚擘) 黄连(一两)
上六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琥按上汤。即生姜泻心汤内。去生姜人参。倍甘草干姜也。伤寒中风。至一再下之。胃中既虚。脾藏亦受伤矣。
若多用生姜散之。徒耗其中州之元气。骤以人参补之。反助其上逆之客邪。故用炙甘草大枣之甘温。以和中补虚。缓逆
气。黄芩黄连之苦寒。以清中泄热。止呕烦。干姜半夏之辛温。以守中。散痞满。要之痞满散。而硬亦消矣。又合而言
之。凡辛甘温之药。皆助阳也。阳气复。则能下交于阴。苦寒之药。皆助阴也。阴气复。则能上交于阳。阴阳相交。升
降如常。痞乃成泰。复何病之有哉。
内台方议问曰泻心汤中。一加生姜。一加甘草各立其名。何邪。答曰。发汗后。胃虚。外伤阳气。致成痞者。故加
生姜以益阳。太下后。胃虚。内损。阴气。致成痞者。故加甘草以益阴。而缓其中也。愚按上论实本成注之义。
琥又按仲景泻心汤有五。方中皆用黄连。成注云。苦以泻心者。非也。乃泻心下之痞也。海藏老人云。泻心者其实
泻脾。实则泻其子也。所以洁古丹溪皆云。黄连去中焦湿热。夫中焦者。即为中州。足太阴经脾藏主之。仲景云。心下
痞。谓非中焦病邪。所以泻心汤内用黄连。有同大黄共剂者。泻实热之痞。成注云。泻虚热者误也。有同大黄黄芩。复
加附子共剂者。泻寒热交结之痞。内台方议云。泻虚寒者误也。有同黄芩半夏。干生姜大枣人参甘草共剂者。泻湿热不
调。虚实相半之痞也。可见伤寒痞证。与结胸相类而稍轻。皆是实热。无所谓虚寒也。
伤寒服汤药。下利不止。心下痞硬。服泻心汤已。复以他药下之。利不止。医以理中与之。利益甚。理中者。理中
焦。此利在下焦。赤石脂禹余粮汤主之。复利不止者。当利其小便。(汤药者。下药也。伤寒误服下药。下利不止。心下
痞硬。此与上条之证略同。服泻心汤已。则心下之痞硬既除。其于中焦脾胃之气。已豁然矣。医复以他药下之。其药直
走大肠。大肠滑而气脱。利复不止。医以理中丸与之者。彼以下药。皆苦寒。大伤脾胃之剂。故用甘温以补之也。利虽
益甚。治不为逆。盖理中者。但理中焦脾胃虚寒。此利在下焦。乃大肠滑脱。圣济经云。滑则气脱。欲其收也。赤石脂
禹余粮汤为涩剂。正所以收之。若服涩剂。复利不止。难经云。下焦者。当膀胱上口。主分别清浊。下利者。水谷不分
也。当利小便以厘清之。则利无余治。而愈可必矣。按此条论云。利其小便。仲景无方。补亡论常器之云。可五苓散。)



<目录>卷之五\辩太阳病脉证并治法下

<篇名>赤石脂禹余粮汤方

属性:赤石脂(一斤碎) 禹余粮(一斤碎)
以上二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三服。
成注引本草云。涩可去脱。石脂之涩。以收敛之。重可去怯。余粮之重。以镇固之。
或问重可以去怯之义。余答云。怯为大肠气馁。馁则不固。故利不止。余粮石脂。皆重剂。一则重而兼能收涩。一
则重而专于镇固。收涩镇固。此亦治利之一法也。
伤寒吐下后。发汗虚烦。脉甚微八九日。心下痞硬胁下痛气上冲咽喉。眩冒。经脉动惕者。久而成痿。
成注云。伤寒吐下后。发汗。则表里之气俱虚。以故内生烦热。脉甚微者。正气内虚也。至八九日。正气当复。
邪气当罢。今者。心下痞硬。是太阳之邪。乘虚而入于中焦也。胁下痛者。邪侵少阳之里也。气上冲咽喉。目眩而头冒。
皆正气内虚。邪气上逆所致。经脉动惕者。此因发汗之故。表气虚。不能充养于身故也。若此者。久而成痿。痿者。四
肢缓弱而不举也。愚按此条论。仲景云。痿者。当是肉痿之病。推其病因。由吐下而心下痞硬。既伤其中州之阴。复发
其汗。经脉动惕。更泄其肌表之阳。脾胃者。中州土也。其主为肌肉。其用在四肢。今者。阴阳衰虚。土失其资生之气。
脾胃邪热壅结。其始也。邪热之气。上冲于头。则眩冒。其继也。邪热之气。下还于经。则痿弱也。尚论篇以痿为两足
先废。此即邪热之气下还于足太阳经之义。又按此条论。仲景无治法。补亡论常器之云。可茯苓甘草白术生姜汤。郭白
云云。当作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成痿者。振痿汤。
伤寒发汗若吐。若下。解后。心下痞硬噫气不除者。旋复代赭石汤主之。(伤寒发汗吐下。大邪解后。而心下痞硬。
此与前数条。泻心汤之痞证不同。成注云。胃气弱而未和。虚气上逆。故心下痞硬。噫气不除。然此噫气。比前生姜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