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王时也。强与谷。谓压其进食也。损。言当节减之
也。盖饮食节。则脾胃和。脾胃和。则百体安。此调理病余之要法也。
上经十一篇。法三百九十七。方一百一十三。盖仲景氏之遗书。而叔和所诠次之者也。传谓
世称仲景
医圣。良以仲景者。集医哲之大成。而是书者。正医教之大训也。初学之士。舍是则无以为入道
之门。而敦进德之基矣。故夫笃志斯道者。亦曰必由是而学焉。则亦庶乎其不瘥。而于人亦不致
误。驯是以往。诚能至于仁熟义精。道久化成。不但人无枉命。而己亦无惭德。则帝伯之堂可升。
有农之神可继。岂不伟哉。
(三百九十七者。今移六条在第十五篇。)



<目录>卷之七

<篇名>辨痉湿病证第十二

属性:此篇相传谓为叔和述仲景金匮之文。虽远不可考。观其揭首之辞。信有之也。然既曰以为与
伤寒相似而致辨焉。则亦述所当述者。是故后人称之为仲景之徒云。
伤寒所致太阳痉湿 三种。宜应别论。以为与伤寒相似。故此见之。
痉。见太阳上编。 。音谒。下同。痉见下。素问诸痉项强。是也。湿。沾润不干也。天之
雨露。上湿也。地之水潦。下湿也。人之汗液。身中之湿也。凡着沾润。经久不干。皆能致病。
伤湿之谓也。 。伤暑也。史记羽扇 。淮南子武王荫 人于樾下。左拥而右扇之。是也。叔和
之意。盖谓三者皆风寒之变证。既成变证。则当别为立论。然自风寒变来。本属太阳。犹有风寒
涉似之疑。须当并为辨论。故揭己意而述之如下。
太阳病。发热。脉沉而细。名曰痉。
此揭痉之状。发热。太阳未除也。沉。寒也。细。湿也。中风伤寒。病犹在太阳。而脉变如此
者。则是重感寒湿而变痉。不可仍以中风伤寒称也。详见下。
太阳病。发汗太多。因致痉。
此承上条撤消变痉之由。千金曰。太阳中风。重感寒湿则变痉。然则发汗太多者。重感寒湿
而变痉之原因也。盖中风自汗。伤寒发汗。汗出过多。衣被必湿。湿胜寒生。过时不更。汗后新
虚。易于感受。湿渍寒侵。渗注关节。所以有痉之变也。
不然。则太阳病而发汗。安得别有所谓寒湿而可以为重感哉。
太阳病。发热。汗出。不恶寒者。名曰柔痉。
此以中风而致变言。汗出不恶寒。风伤卫也。柔。风性软缓也。
太阳病。发热。无汗。反恶寒者。名曰刚痉。
此以伤寒而致变言。无汗。反恶寒。寒伤荣也。刚。寒性劲急也。
病。身热。足寒。颈项强急。恶寒。时头热。面赤。目脉赤。独头面摇。卒口噤。背反张者。
痉病也。
卒。清勿切。噤。郡轸切。此以痉之具证言。身热头热。面赤。目脉赤。阳邪发于阳也。足寒。
阴邪逆于阴也。独头面摇者。风行阳而动于上也。卒。忽然也。噤。寒而口闭也。盖口者脾之窍。
胃为脾之合。而脉挟口。环唇。脾虚胃寒。故忽然唇口吻合。噤急而饮食不通也。背反张者。太
阳之脉挟背。故寒则筋急而拘挛。热则筋缓而纵弛也。然刚柔二痉。则各见证之一偏。惟风寒俱
有而致变者。则具见也。痉止此。详见痉书。
湿家之为病。一身尽疼。发热。身色如似熏黄。
一身尽疼者。人身之土。内则主脾胃。外则主肌肉。土恶湿。湿自外入。肌肉先伤也。发热。
湿郁而蒸也。熏黄者。土本黄色。湿则昏滞。故黧暗而不明也。
湿家病。身上疼痛。发热。面黄而喘。头痛。鼻塞而烦。其脉大。自能饮食。腹中和无病。病
在头中寒湿。故鼻塞。内药鼻中则愈。
塞。心勿切。内。音纳。此以上湿言。亦风湿也。身上疼痛。与上条互词。面黄。喘。烦。脉大者。
风为阳。而阳受之也。能饮食者。阳能化谷。所以胃和而里无病也。病在头以下。申上文之意。
寒以湿之性言。鼻气通于天。故邪独甚而专主治也。
湿家。其人但头汗出。背强。欲得被覆向火。若下之早。则哕。胸满。小便不利。舌上如苔
者。以丹田有热。胸中有寒。渴欲得水而不能饮。则口燥烦也。
强。上声。此以下湿言。亦寒湿也。但头汗出者。寒为阴。阴邪客于阴。阳上越而不通于下
也。背强欲得被覆向火者。太阳之脉挟背。背居北。最为畏寒。寒湿之阴邪。注经络。渗骨髓。
所以筋脉牵急。而恶寒甚也。哕。胸满者。凡在太阳下早皆然也。丹田。下焦也。胸中。上焦也。
热在下而寒在上。所以渴欲得水。反逆而不能饮。且又亡津液。所以口干燥而内作烦 也。
太阳病。关节疼痛而烦。脉沉而细者。此名湿痹之候。其人小便不利。大便反快。但当利其
小便。
此以湿之入里者言。关节疼痛者。寒湿之气。走注内渗。所以脉沉而细也。痹以疼痛言。小
便不利。大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