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泻小便自可。则胃全不实更加胸胁满不去。则证已兼见少阳矣。
才兼少曰即有汗下二禁。惟小柴胡一汤。合表里而总和之。乃少阳一经之正治。故阳明少阳。亦取用之。无别法也。
阳明病胁痛硬满不大便而呕。舌上白苔者。可与小柴胡汤。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气因和。身 然汗出。而解也。
此亦阳明少阳并病。不但大便泻为胃未实即使不大便而见胁下硬满呕与舌苔之证则少阳为多。亦当从小柴胡汤分解
阴阳则上下通和。 然汗出。而舌苔呕逆胁满之外证。不时俱解矣既云津液得下。则大便自行。亦可知矣。此一时表里
俱彻。所以为当也。○上焦得通津液得下。八字关系病机最切。风寒之邪。胁津液而上聚膈中。为喘为呕。为水逆为结
胸常十居。六七是风寒不解。则津液必不得下倘误行发散。不惟津液不下。且转增上。逆之势愈无退息之期矣。
以上并病例。



<目录>卷下

<篇名>温热病篇

属性:仲景温病热病诸例。向来混入伤寒六经例中。致使后世有以黄芩白虎汤。误治伤寒者。有以黄芩白虎证。误呼伤寒
者。良由混次不分。以致蒙昧千古。自长沙迄今。惟守真一人独得其秘。则又晦其明目。不曰温热。而曰伤寒。何怪当
世名家。动辄错误耶。今将温热诸条。另析此篇学人洗心读之。如琅函一展。火轮剑树顷化清凉大地也。
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
发热而渴不恶寒。提挈温病自内而发之。大纲凡初病不恶寒便发热烦渴。三四日间。或腹满或下利者。此温病也。
若先恶寒发热三四日后。表邪传里变烦渴者。此又伤寒热邪传里而显内实也。
若发汗已。身灼热者。名曰风温风温为病脉阴阳俱浮自汗出。身重多眠睡。鼻息必鼾。语言难出若被下者。小便不
利直视。失溲若被火者微发黄色剧则如。惊痫时螈 若火薰之。一逆尚引目再逆促命期。
此条紧接上条。其下即云若发汗已身灼热者。名曰风温。见风温之由误。发温病汗而致者。与更感于。风而成者。
自是两般。风温之证兼太阳。少阴其脉尺寸俱浮。盖肾水本当沉也风温。载之从太阳上入。根本拨而枝叶紊矣。伏邪久
郁身中时当二
月。其脉先见露矣。发则表热太阳。里热少阴。将同用事。恣汗无忌灼热反倍。是谓风温。风温表里。俱见浮脉。
其证自汗身重肾水病也。多眠睡。鼻息鼾。语言难肾本病也。肾中之候。同时荐至。危且殆矣古律垂戒云。风温治在少
阴。不可发汗。发汗死者。医杀之也讵意发热之初不及脉理。轻易发汗。早已犯此大戒乎。既肾。中风邪外出。以阳从
阳。热无休止矣。被下者。小便不利。伤其膀胱。气化直视失溲。太阳脏腑同。时绝矣。被火者。微则热。伤营气而瘀
热发黄剧。则热甚。生风而如惊痫。时螈 。火热乱其神明。扰其经脉也。伤寒燔针灼艾。仲景屡戒至温证。尤当戒之。
被火微发黄色一 。乱其神明。扰其经脉。重证莫重于此。稍轻误火。少阴脉系咽喉。咽喉干痛。乃至唾血。亦多死者。
一逆发汗。已是引日待毙。再逆则神圣莫挽矣。故治温病。全在未发汗前。辨其脉证补救备至。防危可也发汗以后凶咎
卒至。亦何措其手足哉。内经刺热论温。荣交以后。其病内连肾。评热论温。专论谷气肾中精胜。乃汗则生。肾中虚甚
更热。则死其旨至矣尽矣。仲景复出不尽之。藏论肾更视膀胱。以纬之。小便伤膀胱气化。甚则直视失溲。命门肾藏之
精。不能照物。神水绝矣。瞳子高者。太阳不足戴眼者。太阳已绝。太阳气绝者。其足小可屈伸。是以中风暴证也。绝
膀胱。人不识者。故风温扼要膀胱。若肾藏将绝宁不膀胱先绝乎。
太阳与少阳合病。自下利者。与黄芩汤。若呕者。黄芩加半夏生姜汤主之。
此言太阳少阳合病。明非传次少阳之证洵为温病之合病无疑。以其人中气本虚。热邪不能外泄故。内攻而自下。利
也与黄芩汤解散表里之热。较之伤寒治法迥殊。按黄芩汤乃温病之主方。即桂枝汤以黄芩易桂枝而去生姜也。盖桂枝主
在表风寒。黄芩主在里风热不易之定法也。其生姜辛散。非温热所宜。故去之。至于痰饮结聚膈上。又不得不用姜半。
此又不越伤寒治法耳。○按温病始发即当用黄芩汤去热为主。伤寒传至少阳。热邪渐次入里。方可用黄芩佐柴胡和解之。
此表里寒热之次第也。
阳明病脉浮而紧。咽燥口苦。腹满而喘。发热汗出不恶寒。反恶热身重。若发汗则躁。心愦愦。反谵语。若加烧针。
必怵惕。烦躁不得眠。若下之。则胃中空虚客气动膈。心中懊 。舌上苔者。栀子豉汤主之。若渴欲饮水。口干舌燥者。
白虎加人参汤主之。若脉浮发热。渴欲饮水。小便不利者。猪苓汤主之。
此伏气。因感客邪而发。故脉见浮紧也。然浮紧之脉。而见发热汗出。不恶寒反恶热之证。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