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盛。则背为之恶寒。
若风寒在表而恶寒者。则一身尽寒矣。但背恶寒者。阴寒气盛可知也。经所谓少
阴病一二日。口中和而背恶寒者。当灸之。处以附子汤者是矣。又或乘阴气不足。
阳气内陷入阴中。表阳新虚。有背微恶寒者。经所谓伤寒无大热。口燥渴心烦。背
微恶寒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者是也。二者一为阴寒气盛。一为阳气内陷。又何
以明之也。且阴寒气盛。岂又能消耗津液。故于少阴病则曰口中润。如阳气内陷。
则热烁津液为干。故于太阳病。则口燥舌干而渴也。二者均是背恶寒。要辨阴阳
寒热不同者。亦于口中润燥可知。



<目录>卷上

<篇名>恶风

属性:伤寒恶风。何以明之。黄帝针经曰。卫气者。所以温分肉。充皮肤。肥腠理。司开阖者
也。风邪中于卫也。则必恶风。何者。以风则伤卫。寒则伤荣。为风邪所中。于分肉不
温而热矣。皮毛不充而缓矣。腠理失其肥。则疏而不密。开阖失其司则泄而不固。
是以恶风也。是恶风恶寒二者。均为表证。其恶风则比之恶寒而轻也。恶寒者,啬
啬然增寒也。虽不当风。而自然寒矣。恶风者。谓常居密室之中。帏帐之内。则舒缓
而无所畏也一或用扇。一或当风。淅淅然而恶者。此为恶风者也。恶寒则有属于
阳者。有属于阴者。及其恶风者。悉属于阳。非若恶寒之有阴阳也。三阴之证。并无
恶风者以此也恶风虽悉在表。而发散又自不同。若无汗而恶风者。则为伤寒。当
发其汗。若汗出而恶风者。则为中风。当解其肌。里证虽具。而恶风未罢者。尤当先
解其外也。又有发汗多亡阳。与其风湿皆有恶风之证。盖以发汗。多漏不止则亡
阳。外不固。是以恶风也。必以桂枝加附子汤温其经。而固其卫。风湿相搏。骨节疼
烦。湿胜自汗而皮腠不密。是以恶风也。必以甘草附子汤散其湿而实其卫。由是
观之。恶风属乎卫者可知矣。



<目录>卷上

<篇名>寒热

属性:伤寒寒热。何以明之。寒热者。谓往来寒热也。经曰。邪正分争。往来寒热者。言邪气
之入也。而正气不为之争。则但热而无寒也。乃有热而寒者。谓其正气与邪气分
争。于是寒热作矣。争则气郁不发于外。而寒热争焉。争甚则愤然而热故寒已而
热作焉。兹乃寒热之理也。或谓寒热者。阴阳争胜也。阳胜则热。阴胜则寒。此阴阳
之争也。何则。盖以寒为阴。而热为阳里为阴而表为阳。邪之客于表者为寒。邪与
阳相争。则为寒矣。邪之入于里者为热。邪与阴相争。则为热矣;其邪在半表半里;
外与阳争而为寒。内与阴争而为热矣。表里之不拘。内外之不定。或出或入。由是
而寒热且往且来也。是以往来寒热属半表半里之证。邪居表多则多寒。邪居里
多则多热。邪气半在表半在里。则寒热亦半矣。审其寒热多少。见其邪气浅深矣。
小柴胡汤。专主往来寒热。而又立成诸加减法。亦为邪气在半表半里。未有定处。
往来不常。又寒热如疟。与夫发热恶寒。皆似而非也。然寒热加疟者。作止有时者
也。及往来寒热。则作止无时。或往或来。日有至于三五发者。甚者十数发。其与疟
状有以异也。至于发热恶寒者。为发热时寒并不见。恶寒时热不见也。不若此热
已而寒。寒已而热者。虽然。应往来寒热。属半表半里。当和解之。又有病至十余日。
而结热在里。复往来寒热者。亦可与大柴胡汤下之。不可不知也。



<目录>卷上

<篇名>潮热

属性:伤寒潮热。何以明之。若潮水之潮。其来不失其时也。一日一发。指时而发者。谓之
潮热。若日三五发者。即是发热。非潮热也。潮热属阳明。必于日晡时发者。乃为潮
热。阳明者。属胃土。应时则王于四季。应日则王于未申。经曰。阳明居中土也。万物
所归。无所复传。盖邪气入胃。谓之入腑。腑之为言聚也。若府库之府焉。邪气入于
胃。而不复传。邪气郁而为实热。随王而潮。是以日晡所发潮热者。属阳明也。惟其属
阳明。故潮热为可下之证。经曰。潮热者实也。又曰。潮热者。此外欲解也。可攻其
里焉。又曰。其热不潮。未可与承气汤。即此观之。潮热属于胃者。昭然可见焉。虽然。
潮热为里实可下之证。如或脉浮而紧。与其潮热而利。或小便难。大便溏者。皆热
未全入腑。犹带表邪。当和解其外。外解已而小便利。大便硬者。乃可攻之。或谓潮
热有属太阳少阳者乎。少阳王于寅卯。太阳王于巳午。若热于此时发者。为邪未
入胃。岂得谓之潮热。必待日晡所发者。乃谓之潮热。见其邪在胃也。遇疾值病。详
而验之。始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