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方
可攻下。若胃中饮食未化。虽芩连、栝蒌。尚宜缓进。况硝黄乎。如用寒凉。食为寒凝结而不散。必变
结胸。(以上诸条照温热施治)
邵评∶初起邪在肺卫。故宜辛凉解散。若肺邪入阳明之府。则里症发现。脉实坚满。口燥。均是
里实之症。故可攻下。倘饮食停滞。未化糟粕。早用寒凉。寒药与食互结。防成结胸。况攻下乎。必待
其食化糟粕。结于肠中。方可用下耳。寒凉切忌早用。恐其凝结不化。
疫病当分天时寒暄燥湿。病者虚实劳逸。因事制宜。不可执泥。如久旱天时多燥。
热疫流行。宜清火解毒。忌用燥剂。天久霪雨。湿令大行。脾土受伤。民多寒疫。或兼泻痢。宜渗
湿和脾。忌用润剂。
邵评∶天时寒湿。病多寒疫寒湿。天时暄燥。病多温疫湿热。须分别治之。盖天时旱燥。阳亢热盛。
故多热疫。热则宜清火而忌温燥。天久阴雨。寒湿流行。脾土受伤。故多寒疫寒湿。宜温燥而忌清润。二
者治法大异。最当分辨。春当暖而反寒。夏应热而反凉。感此非时之寒为寒疫。宜太无神术散。加羌活、紫
苏、温散之。或藿香正气散加减亦可。从正伤寒治。此条寒疫。
邵评∶应暖热而反寒凉。是非时不正之气。人受其气而病者。为时行寒疫。治以
温散为主。忌用寒凉润药。
秋应凉而反热。冬宜寒而反温。感此非时之暖为温疫。宜犀角、连翘、黄芩、薄荷、银
花、牛蒡之类清解之。宜从温热症治。
邵评∶应寒凉而反温热。是非时之温气。人受之而为冬温秋燥之症。即为瘟疫。治
宜辛凉清解。大忌温燥。
疫症先从颐颔肿起者。阳明热邪也。肿于耳之前后者。少阳风热也。并宜辛凉散
之。二活、荆防、连翘、黄芩、薄荷、元参、牛蒡、桔梗、犀角水汗之。阳明加升麻。少阳加柴
胡、钩藤。解散后。加清火解毒之品。净银花、人中黄之类。
邵评∶风火热毒之邪。故宜辛凉清散。风邪解而火毒未清。故宜清化火毒。此从表里法施治。
时毒从颐肿者。名鸬 瘟。耳下项与咽中肿胀。声不出者。名虾蟆瘟。皆风热不正
之气干于上焦所致。治宜散邪清热。不可一味寒凉。
邵评∶颐与耳下项咽中。俱是上焦部位。邪从口鼻吸受。先入肺胃。宗三焦立法。从手经施治。
必先清解宣散。以泄其邪。如一味寒凉。则郁遏邪热。恐其传里内陷。不可不慎。
疫症有兼咽喉肿痛者。必辛散为主。不可骤用寒凉。反闭其邪。宜荆防败毒散。加桔梗、射干、
马勃、牛蒡之类。
邵评∶咽喉亦属上焦。邪入肺中。先宜辛散。早用寒凉。防其逼邪内陷。最当谨慎。冬应寒而反温。
感之多咽喉肿痛。寸关脉浮洪而数。舌燥唇干。宜甘桔汤。加牛蒡、薄荷、防风、射干、连翘、黄芩、银
花、犀角水之类凉解之。以升阴消阳。
邵评∶冬时不正之气。人受之而即发者。为冬温。温邪入肺。则咽喉肿痛。温邪在
上焦。则寸关脉洪数。阳邪伤阴。则唇舌干燥。法宜提透辛散。清解上焦邪热。
夏应热而反凉。感之。邪伏于少阴之经。每多咽痛。或兼泄泻。舌润不渴。寸口脉沉
而小。宜甘桔汤。加半夏、天虫、陈皮、桂枝、射干、防风、姜皮之类温散之。以助阳消阴。
邵评∶不正之气。乃夏令阴邪。人感其邪。伏于少阴肾中。阴火上升。则咽痛。寒湿
之邪内入。则泄泻。阴邪伤阳。则舌润不渴。邪郁其阳。则脉沉小。宜清肾中阴火而透邪。以辛温药散之。
大头天行 初起憎寒壮热体重。次传头面大肿。目不能开。或咽喉不利。俗名大头伤寒是也。
东垣谓阳明邪热太甚。挟少阳木火而生。阳明湿热甚为肿。少阳木火盛则痛。阳明之邪。首大肿。
少阳之邪。肿于耳之前后也。治法不宜药峻。峻则药过其病。所谓上热未除。中寒复起。其死尤速。
当少与。时时呷之。方用酒制芩连、人中黄以解毒。荆防、薄荷以去风。连翘、天虫、桔梗、牛蒡
以散结。头痛恶寒无汗。加二活以散寒。阳明引经。加升麻、犀角水。少阳引经。加柴胡、花粉、
普济消毒饮妙。十余日表症仍在者。亦用荆防、薄荷微散之。
邵评∶风温时毒。中于头部清空之所。故名大头瘟。病因风火湿痰。邪热由表而入于少阳阳明
二经。以阳明行身前而循首面。少阳行身侧。出于耳之前后。邪在最上。药宜轻清宣解上焦。若用重浊
之味。则入中下。而过病所矣。但天行时毒。必以解毒为先。风温之邪。故必去风。邪结则肿痛。
故当散结。寒郁于表。则无汗头痛而恶寒。当疏表散寒。此方治大头天行极妙。若日数虽多。尚有表
症。仍宜表散。
胃气虚者。于春夏初晴。感山谷蒸气。面肿发寒热者。先用平胃散。加羌活、荆防、桔
梗、藿香之类以散之。次加芩连清热。盖山岚、瘴气、浊雾。皆湿热也。岭南人中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