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即愈。咽痛喉边肿起一块,以针刺肿处出血则愈。如喉
一片皆肿,难以遍刺者,以冰、硼、炉甘石,研细吹痛处,时以薄荷汤漱口。
\x家秘荆防甘桔汤\x
荆芥 防风 甘草 桔梗 薄荷 大力子
恶寒身痛,加羌活;腰痛足冷,加独活;潮热,加升麻、柴胡。古方升麻玄参汤,和解阳
明咽痛者,加羌柴兼太阳少阳治之矣。三阳咽痛皆热邪,然用寒凉反剧,以其旧有故热在
里,新受暴寒外束,家秘多冲萝卜汁,取其甘寒善散耳。
太阳病,下之,脉紧者,必咽喉痛,半夏汤。
太阳病应散表,反误下,不成结胸,但见脉紧,此太阳表寒未散,内薄咽喉而必痛,故用
半夏桂枝汤,散太阳表寒。此因误用寒下抑遏,故用辛散,非阳经咽痛,概可慢用。
阳明病,但头眩不恶寒,能食而咳,其人必咽痛。若不咳,则咽不痛。
此申明阳经咽痛,多因火热上冲,不同寒邪抑遏,妄用辛温从治。
少阴病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手足厥逆,脉微欲绝,身反不恶寒,其人面赤色,或腹痛,或
干呕,或咽痛,或利止,脉不出者,通脉四逆汤主之。其脉即出者愈。
此申明里真寒,外假热,咽中痛,虚阳上浮也。
少阴病下利咽痛,胸满心烦者,猪肤汤主之。
少阴下利阴寒者多,今咽痛胸满心烦,则是阳火,故用猪肤润燥。
少阴病二三日咽痛者,可与甘草汤。不瘥,与桔梗汤。
此少阴热邪咽痛也。以甘草汤设不瘥,再与桔梗汤,以开提肺邪。
少阴病咽中痛,半夏散及汤主之。少阴病,咽中生疮,不能语言,声不出者,苦酒汤。
咽痛之症,可用半夏散及汤治之。若咽中痛而生疮,直至声音不出,则桂枝有碍热邪,故
以苦酒、半夏、鸡子白,润燥温散所伏之寒邪。
伤寒先厥后发热,下利必自止,而反汗出咽中痛者,其喉为痹。发热无汗,而利必自止。若
不止,必便脓血。便脓血者,喉不痹。
伤寒先厥后发热,下利必自止。反汗出,则是里热太过,故咽中痛,喉中痹。发热无汗,
而利必自止。仍不止,则邪热内攻肠胃,故便脓血。既便脓血,热邪不上冲,而喉不痹。
\x半夏汤\x
半夏 桂枝 甘草
此方本为太阳表有寒邪,应散表,误下,寒邪伏于咽喉,结聚痰涎而作痛,故用辛温散
解,非概治阳经咽痛也。
\x通脉四逆汤\x
干姜 附子 甘草 葱白
咽中作痛,要分三条∶表邪不散,宜散表;积热上冲而痛,宜辛凉;虚阳上浮,家秘用此
方加凉药少许,恐有拒格之患耳。
\x猪肤汤\x
猪皮一斤去毛去肉水煎去渣加白粉白蜜少许煎服。
少阴咽痛,以肾水不足,水中火发,土刑肺金。猪肤系北方水畜,水能制火,皮能润肺。
后人宗此,化黑驴皮,用阿井水煎膏,以治咳嗽、嗽血。家秘用龟版,性同猪皮,刮净煎
膏,补肾水,润肺燥,取补北方制南方,则西方不受火制。
\x甘草汤\x
甘草(二两水煎)
《千金方》治肺痈,《伤寒论》治咽痛,同用甘草一味,以咽痛肺痈,肺受火刑耳。仲景心下
痞满,以甘草、黄连同用,取其直折心火。后以甘草、生地、木通同用,导去心经之火。
后人又以二方合用,而泻火全矣。然不用于咽痛,不可骤用苦寒耳。前方用猪肤汤,壮北
方肾水,以制龙雷之火克肺也。此方用甘草一味者,泻南方之心火克肺也。
\x桔梗汤\x
桔梗(一两) 甘草(一两)
原文云∶少阴病,二三日咽痛者,可与甘草汤。若不瘥,与桔梗汤。按甘草泻心火,服之
痛不愈,此火邪结住肺中,不得外解,故以桔梗开发肺气,同甘草泻出肺中伏火。因此悟
得欲清肺中邪结,必要开肺清肺,二味同用,则肺中之邪始出。余化此方法,加防风于泻
白散中,以解肺风;加石膏于泻白散中,以泻肺火。本宗于此。
\x半夏散\x 即半夏桂枝甘草汤。
半夏 桂枝 甘草
前条客寒伤于太阳,失汗误下,寒邪内结咽喉而痛者,以半夏汤荡之。今以客寒伏于少
阴,伏气肾伤寒咽痛,又以此汤更为半夏散以散之。可知太阳之邪结在浅,少阴之邪伏于深矣。
\x苦酒汤\x
苦酒 半夏 鸡子白
仲景以半夏汤,治太阳表邪内伏,作痛咽喉。又以半夏散,治少阴伏气咽痛。今以少阴咽
中生疮,不能语言者,又以苦酒汤治之。夫寒邪挟痰,伏于咽喉而痛,可用半夏以散痰,
桂枝以散邪。若热痰攻咽成疮,而声音不出,则不可妄用辛温,故去桂枝,易以苦酒鸡子
白,温散润燥治之。
\x甘露饮\x
知母 麦冬 连翘 薄荷 桔梗 黄芩 玄参 滑石 石膏 甘草
咽喉之症,客寒内伏,仲景立辛散之方,以戒苦寒直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