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亡津液。大便因硬也。常氏云。可与小柴胡汤和其津液。如便益坚。可调胃承气汤。

  雍曰。通津液。用柴胡桂枝汤尤稳。如不得已。至用承气汤。防下后变作狐惑。宜小小通之。

  又曰。脉浮而芤。浮为阳。芤为阴。浮芤相搏。胃气生热。其阳则绝。常氏云。可柴胡汤。

  又曰。趺阳脉浮而涩。浮则胃气强。涩则小便数。浮涩相搏。大便则硬。其脾为约。麻仁丸主之。

  又曰。太阳病三日。发汗不解。蒸蒸发热者。属胃也。调胃承气汤主之。

  又曰。伤寒吐后。腹胀满者。与调胃承气汤。

  又曰。太阳病。若吐若下若发汗后。微烦。小便数。大便因硬者。

  与小承气汤和之愈。

  又曰。得病二三日。脉弱。无太阳柴胡证。烦躁。心下硬。至四五日。虽能食。以小承气汤少少与微和之。令小安。至六日。与承气汤一升。若不大便六七日。小便少者。虽不能食。但初头硬。后必溏。未定成硬。攻之必溏。须小便利。屎定硬。乃可攻之。宜大承气汤。

  又曰。伤寒六七日。(千金作七八日)目中不了了。睛不和。无表里证。大便难。身微热者。此为实也。急下之。宜大承气汤。

  又曰。阳明病。发热。汗多者。急下之。宜大承气汤。(一云大柴胡汤)

  又曰。发汗不解。腹满痛者。急下之。宜大承气汤。

  又曰。腹满不减。减不足言。当下之。宜大承气汤。

  又曰。阳明少阳合病。必下利。其脉不负者顺也。负者失也。互相克贼。名为负也。

  又曰。脉滑而数者。有宿食也。当下之。宜大承气汤。雍曰。此本文与前证相连。恐是合病脉滑数者。更详之。

  又曰。病患无表里证。发热七八日。虽脉浮数者。可下之。假令已下。脉数不解。合热则消谷善饥。至六七日不大便者。有瘀血也。

  宜抵当汤。

  又曰。若脉数不解。而下不止。必协热而便脓血也。常氏云。可白头翁汤。千金方通前证合为一证。

  又曰。伤寒发汗已。身目为黄。所以然者。以寒湿在里。不解故也。以为不可下也。于寒湿中求之。常氏云。可五苓散。

  又曰。伤寒七八日。身黄如桔子色。小便不利。腹微满者。茵陈蒿汤主之。

  又曰。伤寒。身黄发热。栀子柏皮汤主之。

  又曰。伤寒。瘀热在里。身必发黄。麻黄连轺赤小豆汤主之。

  卷六

  少阳经证治十一条

  仲景曰。脉尺寸俱弦者。少阳受病也。当三四日发。其脉循胁。络于耳。故胸胁痛而耳聋。三阳皆受病。未入于府者。可汗而已。

  又曰。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

  又曰。少阳中风。两耳无所闻。目赤。胸中满而烦者。不可吐下。

  吐下则悸而惊。庞氏云。可小柴胡汤。常氏云。吐下惊而悸者。可桂枝去芍药加龙骨牡蛎汤。雍曰。此证当服柴胡加龙骨牡蛎汤。用桂枝非也。

  又曰。伤寒脉弦细。头痛发热者。属少阳。少阳不可发汗。发汗则谵语。此属胃。胃和则愈。胃不和则烦而悸。(一作躁)庞氏云。多少阳者宜调胃承气汤。此属少阳阳明证。少阳宜和表。鲜有汗证。仲景少阳和表。宜小柴胡汤。

  又曰。本太阳病不解。转入少阳。胁下硬满。干呕不能食。往来寒热。尚未吐下。脉沉紧者。与小柴胡汤。庞氏云。脉紧者。与小柴胡加牡蛎汤。

  又曰。若已吐下发汗温针。 语。柴胡汤证罢。此为坏病。知犯何逆。以法治之。庞氏曰。犯何逆。犯四温病。坏病也。雍曰。千金方通前合为一证。则小柴胡首尾备见为当。温针谵语。亦宜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

  又曰。三阳合病。脉浮大。上关上。但欲眠睡。目合则汗。常氏云。可柴胡桂枝汤。庞氏云。不言弦者。隐于长大也。

  又曰。伤寒六七日。无大热。其人躁烦者。此为阳去入阴故也。

  常氏云。可八石散、茯苓汤。庞氏云。四五日或七八日。

  又云。伤寒三日。三阳为尽。三阴当受邪。其人反能食而不呕。

  此为三阴不受邪也。庞氏云。病到阴。必吐利也。

  又曰。伤寒三日。少阳脉小者。欲已也。庞氏云。谓小而平匀也。

  又曰。少阳病欲解时。从寅至辰上。

  卷七

  太阴经证治十条

  仲景曰。脉尺寸俱沉细者。太阴受病也。当四五日发。以其脉布胃中。络于嗌。故腹满而嗌干。庞氏云。宜大承气汤下之。雍谓更当详证而后可下。此即仲景辨太阴之说也。未可遽下。

  又曰。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若下之。必胸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