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攻其阳。则阴不得解也。复发其汗。为
逆也。见在于阳。而攻其阴。则阳不得解也。复下之。其病不愈。雍
曰。金匮之意。谓见阳当攻阴。若不攻阴而发其汗。则为逆。见阴当
攻阳。若不攻阳而复下之。亦为逆。此为易明。千金言见阴攻阳。阴
未解之间。不可复发汗。恐阳再受攻。故为逆。见阳攻阴。阳未解之
间。不可复下之。恐阳再受攻。故为逆。其意难明。
又曰。治百合病。发汗后者。宜百合知母汤。外台云。发汗已。更
发者。下之已。更发者。吐之已。更发者。
又曰。治百合病。下之后者。宜百合滑石代赭汤。
又曰。治百合病。吐之后者。宜百合鸡子汤。
又曰。治百合病。不经吐下发汗。病形如初者。宜百合地黄汤。
又曰。百合病。经月不解。变成渴者。宜百合洗方。
又曰。百合病。渴不瘥。宜栝蒌牡蛎散。
又曰。百合病。变发热者。宜百合滑石散。
千金曰。治百合病。变腹中满痛者。宜百合散。
雍曰。详金匮言发汗后。下之后。吐之后。皆有百合病也。而千
金方言百合病已经发汗之后更发者。百合病已经下之后更发者。百
合病已经吐之后更发者。其意谓百合本病。汗下吐之后而更发。非
伤寒汗下吐之后。变成百合病也。反似百合病中治劳复之伤。而不
见正行汗下吐百合病之药。于义未甚安。恐因数百年间。传录校正。
误有增加。非孙氏之本文。故活人书只用金匮本文。不用千金增加
更发等字。而庞氏直改其语云。治汗后百合病。治下后百合病。治吐
后百合病。尤使人不疑也。
又论曰。仲景以药之百合治百合病者。与神农经主治不相当。
自古莫能晓其义。是以孙真人言。伤寒杂病。自古有之。前古明贤。
多所防御。至于仲景。时有神功。寻思旨趣。莫测其致。所以医人不
能钻仰。此亦未能钻仰之一也。古人以孙真人之智犹如此。况乎后
之来者。然百合须百合治之。智者不能知。则前所谓三焦者。既有所
在。又三焦各有主对之药。按图可治。何难之有。不必须百合而后
治。雍是以疑非孙氏之言。或因而见三焦之症有如前所言。更不必
问是百合非百合。皆以三焦药治之可也。然百合之为物。岂因治百
合之病而后得名哉。或因是病须百合可治。因名曰百合乎。皆莫能。
测知也。然少时见先生言以百合汤治一仆病得愈。是时雍未甚留
意。不解仔细看症。虽见其似寒似热。似饥似饱。欲行欲卧。如今百
合之症。又自呼其姓名。有终夕不绝者。时至醒时问之。皆去不知。
此症殊不可晓。岂所谓如有神灵所加者乎。恐人有如是症者。因笔
于此后。此症又与素问所谓解 者相类。



<目录>卷十五

<篇名>伤寒劳复三十二条

属性:素问曰。热病已愈。时有所遗者。何也。岐伯曰。诸遗者。热甚而
强食之。故有所遗也。若此者。皆病已衰而热有所藏。因其谷气相
搏。两热相合。故有所遗也。治遗奈何。曰。视其虚实。调其逆从。可
使必已矣。
又曰。病热当奈何禁之。歧伯曰。病热少愈。食肉则复。多食则
遗。此其禁也。
仲景曰。大病瘥后。劳复者。枳实栀子豉汤主之。
又曰。伤寒。瘥已后。更发热。小柴胡汤主之。脉浮者。以汗解
之。脉沉实。(实一作紧)以下解之。常氏云。汗宜柴胡桂枝汤。下宜
调胃承气汤。
又曰。大病瘥后。从腰以下有水气者。牡蛎泽泻散主之。
又曰。大病瘥后。喜唾。久不了了。胸上有寒。以丸药温之。宜理
中丸。
又曰。伤寒解后。虚羸少气。气逆欲吐。竹叶石膏汤主之。
又曰。病患脉已解。(脉一作热)而日暮微烦。以病新瘥。人强与
谷。脾胃气尚弱。不能消谷。故令微烦。损谷则愈。
华元化曰。时病瘥后。酒肉五辛油面生冷酸滑房室皆断之。此
其大略也。
孙真人曰。凡热病新瘥。及大病之后。食猪及羊血肥鱼油腻等。
必大下利。医所不能治也。必至于死。若食饼饵粱黍饴脯脍炙枣栗
诸果修脯。及坚实难消之物。胃气尚弱。不能消化。必更结热。设以
药下之。则胃气虚冷。大便难禁。不下之则死。下之则危。皆难救也。
热病及大病之后。多坐此死。不可不慎也。
又曰。新病瘥后。但得食糜粥。宁少食令饥。慎勿饱。不得他有
所食。虽思之勿与也。引日转久。可渐食羊肉白糜。若汁羹雉兔鹿
肉。不可食猪狗肉也。新瘥后。当静卧。慎勿早起梳头洗面。非但劳
体。亦不可多言语用心使意劳烦。凡此皆令人劳复。故督邮顾子献
得病已瘥。华叔视脉曰。虽瘥尚虚弱。未得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