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中属脾又见于食窦穴。言胃中之食。由脾所化。此为化食之窍道也。从此又络胃。上挟咽。连舌本。散舌下。足见为
心之苗又即脾经之根源矣。舌辨其味。脾即食其味。故脾经散于舌下。外经穴尚可图。若其散。行绕络由胃至舌之迹。
则非形迹可图也。
手少阴心之脉。起于心中。出心系。下膈络。小肠复上肺出腋下。至肘。抵掌中。入小指之内。其支者上挟咽。
中国旧说。心有四系。下通于各脏者。非也。西医剖视。并无四系。言心有左右房。左房生血。递出为总血管。分
为众管。散于脏腑。周于身。于是入回血管。复循行。至心之右。为总回血管。递入心。为血一周。是心之通于四脏者。
在血管也。西医名管。而内经则名为脉。内经云。营行脉中。营周于身心之合。脉也。即是西医之说矣。但西医不能分
别各脏。各有经脉。只将众脉管。皆属于心。而不知。手少阴心。又有专属之脉也。出心系。下膈络小肠。心所以与小
肠。相表里也。复上肺心主血。肺主气。营卫之交会全在于此。西医谓回血受炭气。皆变紫色。递至总回管。得肺气呼
出。则炭气散。而紫血复变为赤。仍入心。由右房。递左房。而后出也。内经言少阴心脉。复上肺。便是大会。于肺之
路矣又出腋下肘。入小指之内。其支者。上挟咽。故少阴有咽痛症。
\r手少阴图\pt31a13.bmp\r
心脉之用事。在下络小肠。为生血运血之路道。其支者。上夹咽。上系目系。此最主气化处(也。至于出腋下极泉
穴。循肘抵掌后骨际。为神门穴。终于小指内侧。为少冲穴。数穴皆经脉之枝叶也。言针灸者。但论外之经穴。而言气
化者。则其内之路道为犹重也。
手太阳小肠之脉。起小指之端。循手外。上肘绕肩。入络心。下膈。抵胃入小肠。
少阴抵掌中。太阳循手外。此足见阴阳内外之不同也。入络心。故太阳经。中见少阴下膈抵胃。小肠与胃。原相连
接。以司其事也。
\r手太阳图\pt31a14.bmp\r
小肠之脉。上胃络心至颈。分上下行。上行至耳下曲颊之后。名天容穴。至面 锐骨之端。名颧 穴终于听宫与足
少阳相接壤其下行者从颈起至肩际陷中名 俞穴至腕端五分名阳谷穴。至小指外侧。名少泽穴。此经与膀胱合气。故其
司化。与足太阳同。
足太阳膀胱之脉。起目内 。上额交巅。下脑后。挟脊抵腰。入络肾。下属膀胱。循髀外。下至踝。终足小指。
三阳经。全将人身绕尽。所以卫外为固也。少阳终目锐 。阳明终于目下之承泪穴。故太阳经起于目内 。以见三
阳。相交而成其总统一身之局也。上额交巅顶上全属太阳。所以头上生发者乃膀胱中之气。挟胞中之血。合化上行而生
头发故发名血余以其根于胞血也。凡乌发均须滋水。伤寒后其发必脱。则又因膀胱气化而后生发。故发又属肾与膀胱之
水。也头乃阳气之所萃。故其顶全属太阳。经下脑后风府穴。为太阳经脉之要会。挟脊抵腰。故凡角弓反张。伤寒背脊
痛。均属于太阳。入络肾。肾为水脏阳。气之原膀胱为其腑。故其脉亦下。络肾。循髀外下。至踝终足小指。总之行身
之背。自上及下。以周于一身。而主卫外也。
至阴穴。在足小指外侧。为阴之极地。太阳之阳。根于水。阴之中。故其经亦起于至阴睛明穴。在眼之大角而与阳
明相交。故称睛明以见太阳之气至头面。而极盛也膀胱与胞相连而胞膜着于腰下十九椎旁故其穴名胞。肓肓之原根于肾。
系上生肝系在十三椎旁。因名肓门。(有肓即有膏。膏生于脾而内护心。外会于脊与肓相交在第四椎旁因名膏肓此。太阳
与心。相会之穴。也魄户在三椎旁肺藏魄。而合于太阳。故名魄户观此经穴而知其气之相通矣。)
\r足太阳图\pt31a15.bmp\r
足少阴肾之脉。起小指之下。趋足心。循内踝。上股贯脊。属肾。络膀胱循喉咙。挟舌本。其支者。出络心。
太阳经。终足小指之外。少阴经。即起足小指之下。以见一表一里相趋应也。趋足心循内踝。太阳行外踝少阴循内
踝上股贯脊。属肾络膀胱脏与腑所以交通。循喉咙者。肾上连肺。声音出于肺而生于肾也。挟舌本者。肾主液。所以出
于口也。其支者出络心以见心肾相交。坎离互济之义耳。
\r足少阴图\pt31a16.bmp\r
足心涌泉穴。为肾脉极。底最忌疮漏泄气。然骨在内踝下。前一寸。太溪在内踝后。足跟骨上此处有动脉。内经皆
以为诊。凡病且死。此脉不。绝者。尚可。救治阴谷在膝下曲膝之间。又上股入小腹。络膀胱。循脐旁一寸。名肓俞。
谓肓膜之要会在此也。入属肾。上络心循喉咙挟舌本。虽不列穴名而肾经之主化在络心循喉挟舌处为尤多舌下涌泉。为
肾液所出犹津道之要也。
手厥阴包络之脉。起于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