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巩亿万于皇国。抑且有以登群黎于寿城。岂曰小补之哉。于不可易言之中。而有至易者存。吾于是书有取焉。

  〔邵氏(以正)秘传经验方〕医藏目录一卷 存明史方伎传曰。刘渊然徒。有邵以正者。云南人。早得法于渊然。渊然请老荐之。召为道录司左元义。正统中。迁左正一。领京师道教事。景泰时。赐号悟玄养家凝神冲默阐微振法通妙真人。英宗复辟。以正具疏辞。诏以左正一闲住。未几。真人张元吉荐其戒行。诏复真人。仍掌道教。天顺六年八月卒。

  〔丘氏(浚)群书抄方〕国史经籍志一卷 未见钱谦益曰。丘浚。字仲深。琼山人。少孤。七八岁能诗。敏捷惊人。景泰五年进士。改庶吉士。历官掌詹尚书。弘治四年。年七十余。兼文渊阁大学士。直内阁。八年卒于官。赠太傅。谥文庄。

  〔何氏(孟春)续群书抄方〕国史经籍志一卷 未见自序曰。春于群书中所得之方。钞而传之。以续琼山丘先生之所钞者也。蜀唐慎微考诸方书。及经史子传。

  佛道藏书。药方医论。而附于本草之末。为类证。摭拾多矣。琼山所钞。则慎微前之所遗。而后来人事之既验者。

  春之续钞。

  又琼山所遗。后人欲志慎微之为。其不有取于斯乎。琼山钞方自序。感暇日记避难。止小儿哭法。而成其帙。春于续钞。盖亦有焉。今岁两淮三吴浙东西民饥。道 相藉。陶学士大道丸(可以御阻饥)方可施也。往岁江西湖南民苦疫甚。苏学士圣散子。可以收效。而人弗知也。春兹实致思焉。又其附书四方。事颇涉异。然冥应灵契。

  气通理感。殆有未可诬者。览者定不迂之。若类证后名家诸方。则医学多所刊行。专门有成书在。春何与哉。弘治甲子岁十月二日。燕泉居士。(余冬序录)

  钱谦益曰。何孟春。字子元。郴州人。弘治癸丑进士。长沙异其才。拟入史馆。以父忧罢。授兵部职方主事。

  历郎。出补河南参政。入为太仆卿。以佥都御史。巡抚云南。召为吏部右侍郎。世庙即位。诏议尊亲礼。大臣相继去位。子元率部院台谏力争。泣谏于左顺门。上疏。上抚谕再四。跪泣不起。左迁南京工部右侍郎。无何。尽斥诸沸议者。削籍。锢不复用。屏居着述。有余冬叙录行世。穆庙初。追赠礼部尚书。赐谥文简。

  〔李氏(汤卿)心印绀珠经)医藏目录二卷 存朱 序略曰。予家祖儒医。乃东平青字王太医口传心授之徒也。有李君汤卿者。同其时焉。盖刘守真先生金朝人也。初传得刘君荣甫。再传得刘君吉甫。三传得阳坡潘君。东平王公。实吉甫之门人也。子父既袭祖术。又受业于李君汤卿之门。而得传心之书九篇。其论本诸天地之造化。其法源乎运气之阴阳。推之可以应万病之□。□□可以为寸心之诀。 幼而学儒。长而学□。□之未明。由儒而后始明。术之未精。由儒而后始□。道之未明。

  由儒而后始行。因披玩是书力久。而一旦豁然贯通焉。顿知法无定体。应变而施。药不执方。合宜而用。蕴诸中。形诸外。虽未能如响之应声。鼓之应桴。万举万全。百发百中。亦尝活人于枕席之上多矣。予恐其服膺久而忘也。辄自暇日。录之于书。以俟知者。故曰。父母有疾病卧于床。委之庸医。比之不慈不孝。事亲者。不可以不知医。先觉之言。岂欺我哉。

  四库全书提要曰。心印绀珠经二卷。明李汤卿撰。汤卿不知何许人。是书为嘉靖丁未嘉兴府知府赵瀛所校刊。

  上卷。曰原道统。曰推运气。曰明形气。曰评脉法。下卷。曰察病机。曰理伤寒。曰演治法。曰辨药性。曰十八剂。融会诸家之说。议论颇为纯正。惟以十八剂为主。而欲以轻清暑火解甘淡缓寒调夺湿补平荣涩和温数字该之。

  未免失之拘泥。

  〔李氏(荥)二难宝鉴〕未见谢毓秀曰。樵阳子李君岚溪荥者。余家之外祖也。深明乎医理。活人以万计。尝述绀珠经一书,又自着二难宝鉴一编。(回生达宝序)

  〔唐氏(椿)原病集〕医藏目录四卷(五世孙时升。六世孙敏学等序。作六卷。)存自引略曰。我始祖永卿教授。自宋元以来。世居邑治西南之齐礼坊下。悉以学术精明。重于当时。迄今八世无替者。何也。博济为心。而不以利易操也。汝等当体此。兢兢无怠。庶不负祖宗遗德。且医学之家。书帙浩瀚。

  辞理深奥。吾恐尔辈受业。不能遍知大理。故搜集各家精要。质以父祖垂训。间附己意。斟酌病源。编类成帙。

  名曰原病集。分为四类。取四德为目。盖元者。始也。大也。以类医道源流切要之理。亨者。通也。利者。宜也。以类据证拟病钤治之法。贞者。正而固也。以类应病之方。此所谓得其大通。

  而利于正之意也。以类分门。以门钤法。以方钤方。方亦分列汤散饮丸丹膏杂法等七类。类各自始至终。次第编钤。授尔程序。便尔检阅。且如一病有兼几证。一方通治几疾。千变万化。岂能尽合于方法耶。要在临机应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