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举见示。乃是书 本。亦恨阙第一卷。然文本端雅。纸刻精妙。实元板也。余遂贷归,钞补前四卷。虽未至完。

  然各病门类。于是始具矣。但无序跋。故不得知孙氏何代人。熊均医学源流曰。仁存孙氏治法方。虽有板刻以行。

  未详其年代出处。今考其书体例。论病集方之旨。亦为元人无疑矣。本草纲目附方。引孙氏仁存堂经验方。考诸是书。靡有载者。岂别有其书者欤。

  〔孙氏仁存堂经验方〕未见按上见于本草纲目附方。

  〔亡名氏神异诸方〕文渊阁书目一部一册阙 佚

  卷五十三

  方论(三十一)

  〔罗氏(知悌)心印绀珠〕一卷 佚戴良曰。罗名知悌。字子敬。世称太无先生。宋理宗朝寺人。学精于医。得金刘完素之再传。而旁通张从正李杲二家之说,然性褊甚。恃能厌事。难得意云。(九灵山房集丹溪翁传)

  朱震亨曰。泰定乙丑夏。始得闻罗太无并陈芝岩之言。遂往拜之。蒙叱骂者五七次。趑趄三阅月。始得降接。

  因观罗先生治一病僧。黄瘦倦怠。罗公诊其病因。乃蜀人。出家时。其母在堂。及游浙右。经七年。忽一日念母之心不可遏。欲归无腰缠。徒尔朝夕西望而泣。以是得病。时僧二十五岁。罗令其隔壁泊宿。每日以牛肉猪肚甘肥等。煮糜烂与之。凡经半月余。且时以慰谕之。言劳之。又曰。我与钞十锭作路费。我不望报。但欲救汝之死命尔。察其形稍苏。与桃仁承气。一日三帖。下之皆是血块痰积。方止。次日只与熟菜稀粥将息。又半月。其人遂如故。又半月余。与钞十锭遂行。因大悟攻击之法。必其人充实。禀质本壮。乃可行也。否则邪去而正气伤。

  小病必重。重病必死。罗每日有求医者来。必令其诊视脉状回禀。罗卧听口授。用某药治某病。以某药监某药。

  为引经。往来一年半。并无一定之方。至于一方之中。自有攻补兼用者。亦有先攻后补者。有先补后攻者。又大悟古方治今病。焉能吻合。随时取中。其此之谓乎。是时罗又言。用古方治今病。正如拆旧屋揍新屋。其材木非一。不再经匠氏之手。其可用乎。(格致余论)

  钱曾曰。罗知悌心印绀珠一卷。知悌字子敬。号太无先生。集六散三丸十六汤。以总持万病。意在康济斯民。甚盛心也。是册缮写精楷。乃名手所书。宜珍秘之。

  〔朱氏(震亨)格致余论〕国史经籍志一卷 存自序曰。素问载道之书也。词简而义深。去古渐远。衍文错简。仍或有之。故非吾儒不能读。学人以易心求之。宜其茫若望洋。淡若嚼蜡。直以为古书不宜于今。厌而弃之。相率以为局方之学。间有识者。又以济其方技。

  漫不之省。医道隐晦。职此之由。可叹也。震亨三十岁时。因母之患脾疼。众工束手。由是有志于医。遂取素问读之。三年似有所得。又二年。母氏之疾以药而安。因追念先子之内伤。伯考之瞀闷。叔考之鼻衄。幼弟之腿痛。

  室人之积痰。一皆殁于药之误也。心胆摧裂。痛不可追。然犹虑学之未明。至四十岁。复取而读之。顾以质钝。

  遂朝夕钻研。缺其所可疑。通其所可通。又四年而得罗太无讳知悌者。为之师。因见河间戴人东垣海藏诸书。始悟湿热相火。为病甚多。又知医之为书。非素问无以立论。非本草无以立方。有方无论。无以识病。有论无方。

  何以模仿。夫假设问答。仲景之书也。而详于外感。明着性味。东垣之书也。而详于内伤。医之为书。至是始备。

  医之为道。至是始明。由是不能不致疑于局方也。局方流行。自宋迄今。罔间南政。翕然而成俗。岂无其故哉。

  徐而思之。湿热相火。自王太仆注文。已成湮没。至张李诸老。始有发明。人之一身。阴不足而阳有余。虽谆谆然见于素问。而诸老犹未表章。是局方之盛行也。震亨不揣芜陋。

  陈于册。并述金匮之治法。以证局方之未备。间以己意。附之于后。古人以医为吾儒格物致知一事。故目其篇。

  曰格致余论,未知其果是否邪。后之君子。幸改而正诸。

  宋濂题辞曰。金之以善医名。凡三家。曰刘守真氏。曰张子和氏。曰李明之氏。虽其人年之有先后。术之有攻补。至于惟阴阳五行。升降生成之理。则皆以黄帝内经为宗。而莫之有异也。张一再传。其后无所闻。李虽多门弟子。又在中州。人有罕知之者。独刘之学。授之荆山浮屠师。师来江南。始传太无罗知悌于杭。太无。宋宝中人。受幸穆陵。得给事禁中。性倨甚。无有能承其学人。又独至乌伤朱君。始能传之。初君之未从太无也。

  手抄陈师文裴宗元所定大观二百九十有七方。昼夜而习焉。既而悟曰。故方新病。安有能相值者。泥是且杀人。

  乃尽弃去。渡浙河。走吴中。寻师而求其说。久之不能得。复走宛陵。走南徐。走建业。皆无。吴中时累累道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