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全书卷首。载医林列传曰。王叔和撰次张仲景方论。

  为三十六卷。大行于世。此原出于太平御览。引高湛养生论。然隋志等。不载三十六卷目。汪琥曰。仲景为伤寒杂病论十六卷。叔和编次。何至遽增二十卷书邪。则云三十六卷。误矣。要之伤寒论一部。全是性命之书。其所关系大矣。故读此书者。涤尽胸中成见。宜于阴阳表里。虚实寒热之分。发汗吐下。攻备和温之别。而痛着工夫。

  欲方临证处疗。身亲试验之际。而无疑殆也。其中或有条理 牾。字句钩棘。不易晓者。勿敢妄为穿凿。大抵施之行事。深切着明者。经义了然。无太难解者。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者。桂枝汤主之之类。岂不至平至易乎。学人就其至平至易处。而细勘研审。辨定真假疑似之区别。而得性命上之神理。是为之得矣。其所难解释。诸家费曲说者。纵令钻究其旨。不免隔靴抓痒。如以其不的确明讲者。施之于方术。则害于性命。亦不可测。然则其所难解释者。置诸阙如之例而可也。谚云。开卷了然。临证茫然。是医家之通患。学人宜致思于此。

  亦何苦以诋诘古人为事乎哉。

  又按南阳府志载清张三翼募建张医圣祠序。桑芸张仲景先生祠墓记。称南阳郡东南阜处。父老相传。为先生墓。与故宅存在。洪武初。有指挥郭云仆其碑。墓遂没。越二百六十余年。为崇祯戊辰,有兰阳诸生冯应鳌者。

  感寒疾殆危。恍惚中。有神人抚体。百节通快。问之曰。汉长沙太守南阳张仲景也。城东四里许有祠。祠后七十七步有墓。今将凿井其上。封之惟子。后病愈。千里走南阳。访之不可得。因谒三皇庙。有仲景像。即纪石庙中而去。后数年。园丁掘井得石碣。题曰汉长沙太守医圣张仲景墓云。其言荒唐不足信矣。三异序中。仲景名作玑。

  字考机古与玑通。书舜曲。璇玑玉衡。释文云。玑。本作机。晋书陆机字士衡。可以证矣。

  卷二十五

  方论(三)

  〔金匮玉函〕宋志八卷注曰王叔和集 存林亿等疏曰。金匮玉函经。与伤寒论。同体而别名。欲人互相检阅。而为表里。以防后世之亡逸。其济人之心。不已深乎。细考前后。乃王叔和撰次之书。缘仲景有金匮录。故以金匮玉函名。取宝而藏之之义也。王叔和西晋人。为太医令。虽博好经方。其学专于仲景。是以独出于诸家之右。仲景之书。及今八百余年。不坠于地者。

  皆其力也。但此经。自晋以来。传之既久。方证讹谬不伦。历代名医虽学之。皆不得仿佛。惟孙思邈粗晓其旨。

  亦不能修正之。况其下者乎。国家诏儒臣。校正医书。臣等先校定伤寒论。次校成此经。其文理或有与伤寒论不同者。然其意义皆通。圣贤之法。不敢臆断。故并两存之。凡八卷。根据次旧目。总二十九篇。一百一十五方。恭惟主上大明抚运。视民如伤。广颁其书。为天下生生之具。宜欲跻斯民于寿域矣。治平三年正月十八日。

  王好古曰。金匮玉函。即仲景之书称也。金匮要略。亦出玉函。(医垒元戎)

  陈世杰序曰。金匮玉函经八卷。汉张仲景论著。晋王叔和所撰次也。其标题。盖亦后人所加。取珍秘之意。

  仲景当汉季年。笃好方术。以拯夭横。其用心仁矣。故自素难本草汤液诸书。咸抉根得髓。其为伤寒杂病论。实为万世群方之祖。自叔和尊尚以后。年岁久远。错乱放失者屡矣。

  宋治平间。命诸臣校定。其目有三。曰伤寒论。金匮方论。(一名金匮玉函要略。)以及此经。是也。虽未必尽复仲景本书之旧。然一家之学粗完。余幼读二论。精微简要。务令上口以通。思索偏求。是经独不可得。后检鄱阳马氏经籍考。虽列其目。而所引晁序。则实金匮玉函要略也。此经。盖自元时。而不行于世矣。岁壬辰。义门何内翰以予粗习张书句读。手抄宋本见授。拜受卒业。喜忘寝食。惜其讹脱者多。甚或不能以句。既无他本可校。

  乃博考众籍。以相证佐。补亡灭误。十得八九。稿凡数易。而始可读。则掩卷而叹曰。是可报命于内翰矣。内翰尝以古明医。多以医示人。见爱过实。嘱刻其平生医药病状之验者。予瞿然不敢当。语云。三折肱为良医。予虽老是。然处方设剂。吾斯未信。因念是经。世久未见。而内翰既得禁方。不自秘匿。虽古人尤难之。开以传后。

  其弘济岂一师之说哉。夫岐黄之书。经也。仲景之经。律也。临证疗疾。引经案律。十不失一。二论所述略具矣。

  是书则兼综两者。而整齐形证。附类方药。各有门部次第。不可淆乱。则知经又论之自出。尤医门之金科玉条也。

  八卷之中。上顺天和。以疗人患。非通三才之道。而得往圣之心者不能。观者苟能沉潜玩索。而知其所以。则因病发药。应如桴鼓。顺之则能起死。畔之则立杀人。先儒以孙思邈。尚为粗晓其旨。得其书者。未可谓不过与伤寒论及要略相出入。而卤莽治之也。不揆浅陋。愿与同志者。熟读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