茯神(
去木) 石莲肉(去皮) 鹿角霜 熟地黄(各四两)
上为末,用 二斤锥碎,水六升浸一宿,次早 洗味淡,去滓,于银石器中熬汁成膏,
搜和得所,捣数千杵,丸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加至百丸,米汤、温酒任下,空心食前服。常
服守中安神,禁固精血,益气驻颜,延年不老。



<目录>卷之十三\虚损证治

<篇名>参香散

属性:治心气不宁,诸虚百损,肢体沉重,情思不乐,夜多异梦,盗汗失精,恐怖烦
悸,喜怒无时,口干咽燥,渴欲饮水,饮食减少,肌肉瘦瘁,渐成劳瘵。常服补精血,调心
气,进饮食,安神守中,功效不可尽述。
人参 黄 白茯苓 白术 山药 莲肉(去心,各一两) 缩砂仁 乌药 橘红 干姜(
炮,各半两) 甘草(炙,三分) 南木香 丁香 檀香(各一分) 沉香(二钱)
上为粗末。每服四钱,水一大盏,姜三片,枣子一个,煎七分,去滓,食前服。一法,
有炮熟附子半两。



<目录>卷之十四

<篇名>水肿叙论

属性:夫肾主元气,天一之水生焉;肺主冲化,地四之金属焉。元气乃水中之火,所以太阳合
少阴,主精髓以滋血;冲化乃土中之金,所以太阴合阳明,主肌肉以养气。今肾虚则火亏,
致阳水凝滞;肺满则土溢,使阳金沉潜,沉潜则气闭,凝滞则血淖,经络不通,上为喘急,
下为肿满。故《经》曰∶肾为少阴,肺为太阴,其本在肾,其末在肺,皆至阴以积水也。所
以能聚水而生病者,盖肾为胃关,关键不利,枢机不转,水乃不行,渗透经络,皮肤浮肿。
诸证不同,广如《经》说。《治法》曰∶平治权衡者,察脉之浮沉也;去莞陈 者,疏
涤肠胃也;开鬼门,洁净府者,发汗、利小便也。原其所因,则冒风寒暑湿属外,喜怒忧思
属内,饮食劳逸背于常经属不内外,皆致此疾。治之,当究其所因及诸禁忌而为治也。



<目录>卷之十四

<篇名>水肿证治脉例

属性:古方十种证候∶以短气不得卧,为心水;两胁疼痛,为肝水;大便鸭溏,为肺水;四肢
苦重,为脾水;腰痛足冷,为肾水;口苦咽干,为胆水;乍虚乍实,为大肠水;腹急肢瘦,
为膀胱水;小便秘涩,为胃水;小腹急满,为小肠水。各随其经络,分其内外,审其脉证,
而甄别之。然此十水谓之正水,外有风水、皮水、石水、黄汗。以义考之,风合归肝,皮合
归肺,黄汗归脾,石合归肾,虽名理不逾,奈证候少异,古方备列,不可不辨。但风水脉浮
,必恶风;皮水亦浮,按不没指,不恶风;石水脉沉,腹满不喘;黄汗,脉沉迟,发热多涎
,久而不愈,必致痈脓。正水,寸口脉浮而迟,浮则热,迟则潜,热潜相搏,名曰沉;趺阳
脉浮而数,浮则热,数则止,止热相搏,名曰伏,沉伏相搏,名曰火;沉则络脉虚,伏则小
便难,虚难相搏,水走皮肤,即为正水。此《金匮》节文。所以用寸口趺阳二脉者,盖水气
不在一经也。大抵浮脉带数,即是虚寒潜止于其间,久必沉伏,沉伏则阳虚阴实,为水必矣
。要知水脉必沉。论曰∶脉出者死。与病不相应也。诸唇黑则伤肝,缺盆平则伤心,脐出则
伤脾,足平则伤肾,背平则伤肺。凡此五伤,必不可疗也。《治法》曰∶腰以上肿,宜发汗
;腰以下肿,宜利小便。学人当知之。



<目录>卷之十四\水肿证治脉例

<篇名>复元丹

属性:治水肿。夫心肾真火,能生脾肺真土,今真火气亏,不能滋养真土,故土不制
水,水液妄行,三焦不泻,气脉闭塞,枢机不通,喘息奔急,水气盈溢,渗透经络,皮肤溢
满,足胫尤甚,两目下肿, 股间冷,口苦舌干,心腹坚胀,不得正偃,偃则咳嗽,小便不
通,梦中虚惊,不能安卧。
附子(炮,二两) 南木香(煨) 茴香(炒) 川椒(炒去汗) 独活 浓朴(去皮锉,姜制炒)
白术(略炒) 陈橘皮 吴茱萸(炒) 桂心(各一两) 泽泻(一两半) 肉豆蔻(煨) 槟榔(各半两)
上一十三味为末,糊丸,梧子大。每服五十丸,紫苏汤下,不以时。此药世传屡验,未
尝示人,其间君臣佐使,与造物同妙,服者自知。要当屏去诸药,一日三服,先次旋利如倾
,次乃肿消喘止。盖药能助真火,以养真土,运动枢机,安平必矣。法当禁欲,并绝咸半年,乃不再作。



<目录>卷之十四\水肿证治脉例

<篇名>当归散

属性:治如前。
当归(洗) 木香(煨) 赤茯苓 桂心 槟榔 赤芍药 牡丹皮 陈皮 木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