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之芳列传》一卷。)《沈乙庵蒙古源流笺证校补》及《论作史之方法与艺术函》(见《学街杂志》第六十八及七十一等期)等。诸书以《史微》为最要。然先生生平精力所萃之二书,迄今尚未作成:一曰《新览》,(古有《吕览》一书,故名。)拟仿诸子之体例,阐述先生独立综合之思想,成一家言。《史微》评述前人,为中国古来学术之总结算;《新览》则宣示自己独到之见解,志在创造。《史微》为《新览》之基础,《新览》则《史微》之外篇也。二曰《三礼之新研究》,旨在阐明礼意,使人晓然于古来制度仪节内蕴之精义,知其所以然及不得不然之故,庶中国圣贤制礼之苦心及古礼教之全部思想系统,可以大明。二书之内容如是。至于张孟劬先生之诗,精醇雅正,情韵丰腴,予最爱诵先生《乙卯南归杂诗》十八首,盖匪特诗中绘故都景物,为予等多年所流连欣赏之地,且以先生从事史局将近十年,癸亥归后,始不复出,此诗正可见先生之志事与行谊也。诗云:“老去然藜照汗青,归来深鬼草堂灵。江南塞北俱千里,(宓按此句出《明史扩廓帖木儿傅》)谁识东方是岁星。”“词赋兰成未易才,江关萧瑟总堪哀。可怜又皱观河面,金水桥边照影来。”“东马严徐满帝京,翩翩二陆又承明。佯狂洒尽穷途泪,只有厨头阮步兵。”“敢夸橐笔到金銮,依旧花移日八砖。凝碧池头春草合,别开驰道属天安。(原注:清史馆在东华门内,即国史馆旧址。”)“《布尔湖》连《铁岭山》,新声曾按御帘前。什帮掇尔都零落,愁听空山响杜鹃。(原注,时修《乐志》,《布尔湖》、《铁岭山》,皆铙歌清乐名。”)“小苑芙蓉俯夹城,金舆无复幸平明。秋波满眼宫墙泪,犹自东倾作玉声。”“一代宸游殿开,宜春黄瓦长秋苔。承恩最是龙池柳,却与章台走马来。”“何处寻春不可怜,江家亭子俯寒烟。新蒲细柳依然大,野老吞声又一年。”“薄有才名袁彦伯,不拘小节魏元成。长安尘土高三丈,谁赏何郎七字清。(原注:薄有二句,何君翻高藻翔诗。”)“眼明忽讶见梅花,晴雪楼台玉万家。竟日钩廉尘不到,西山浓翠坐煎茶。”“款段行行出国门,罗胸掌故万言存。男儿铅椠成何事,却是屠沽解报恩。”“闭门苦爱陈无己,颂酒偏怜胡孝辕。明日故人江上忆,觚棱梦影各飞翻。(原注:留别陈松山田,胡宗武嗣芬。”)“露辋前头万翠微,迎人北去送人归。东风三尺桃花水,好脍江鱼煮蕨薇。”“飘轮一驶绝长流,夜火如星点点浮。齐鲁好山青未了,又吹笳鼓过黄楼。”“怕向鸡鸣问劫灰,钟声还绕少林隈。不妨白社逢宗炳,说与闲人旧姓雷。”“白衣宣至白衣还,我比廉夫不汗颜。莫羡骑牛周柱史,蓬莱原在海东山。”(宓按:首句出《明史杨维桢传》,末句谓清史馆非清高之所。)“犹及江南二月春,田园下氵巽未全贫。满墙邻毕休惊看,梵志重来异昔人。”“亦是今生未了缘,黄齑淡饭屋三椽。他年若话春明梦,记取城南尺五天。”按张孟劬先生于庚午、卒未之间又来故都,有《颐和园昆明湖》诗一首云:“一片空氵蒙晓镜开,恩波犹绕旧瀛台。广寒夜夜无人过,汾水年年有雁来。玉座苔移唐殿柳,瑶阶叶落汉宫槐。伤心万古丹棱氵片,流出人间竟不回”。时先生居西郊达园,(燕京大学租用)地即扇子湖。乃“九一八”渖变旋起,癸酉夏,日军进逼北平。先生与邓之诚君有《槐居唱和集》(见《学衡》第七十九期)之刊。其时先生忧国感时之作甚多,固不止此集也。

○九

张盂劬先生挽黄晦闻师(讳节,广东顺德县人。)联云:“去矣竟输君,无泪可挥,惭负巨卿死友;伤哉岂独我,有情应恸,依然阮籍穷途。”又《水龙吟闻晦闻丧为位而哭赋此招魂》云:“竟拚与陆俱沈,苍茫不晓天何意。哀时双泪,蟠胸万卷,一棺长闭。如此奇才,忍甘终老,诗人而已。忆当年对策,墨含醇酰,亲坐阅,虞渊坠。 黯淡神州云气,唤沈冥睡狮不起。艰难戎马,崎岖关塞,亭林身世。来日荆榛,庸知非福,先驱蝼蚁。只伤心絮酒,荒郊枫夜,黑魂来未。”盖当《空轩诗话》正在撰作之际,黄师忽于一月二十四日(民国二十四年)在北平寓宅病逝。幸遗诗《蒹葭楼集》已由今行政院长汪公(名兆铭,字精卫。)为师印行。宓闻耗,敬即撰文一篇,述师学行。(登载民国二十四年一月二十七至二十九日之《大公报》。)按黄晦闻师(节)为近今中国诗学宗师,合诗教、诗学、诗法于一人,兼能创造。晚岁任北京大学教授十余年,著成以下各书:《汉魏乐府风笺》、《谢康乐诗注》、《鲍参军诗注》、《诗律》、《阮步兵咏怀诗注》、《曹子建诗注》。未完成者有《诗旨纂辞》(即《毛诗笺注》、)《顾亭林诗注》。(以上均北京大学出版部发行。各书之序自序曾登《学衡杂志》各期。)黄师诗教之旨,具见于《阮步兵咏怀诗注自序》(原载《学衡杂志》五十七期)中。《自序》云:“世变既亟,人心益坏,道德礼法,尽为奸人所假窃,黠者乃藉词图毁灭之。惟诗之为教,入人最深。独于此时,学者求诗则若饥渴。余职在说诗,欲使学苦由诗以明志,而理其性情,于人之为人,庶有裨也。……国积人而成者,人之所以为人之道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