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云:“因行访幽禅,头陁烟雨外。”盖君玉头甚大,故以此戏之。(《总龟》后三十八、《丛话》前四十八)
----------------
 ①当有“山谷”二字,今补。
  二二九、山谷论东坡和陶诗
  〔绍圣间〕①山谷见东坡《和渊明饮酒诗》,读至“前山正可数,后骑且勿驱”,云:“此老未死在。”②又云:“东坡在扬州《和饮酒诗》,只是如己所作;至③惠州《和归田园》六首,乃与渊明无异。”(《丛话》前四、《竹庄》十、《总龟》前八、《鉴衡》一引作《诗文发源》)
----------------
 ①《总龟》、《鉴衡》无此四字。
 ②《总龟》引至此。《竹庄》无以上诸语。
 ③《鉴衡》“至”下有“于”字。
  二三○、王荆公四家诗
  荆公编集四家诗,其先后之序,或以为存深意,或以为初无意。盖以子美为第一,此无可议者;至永叔次之,退之又次之,以太白为下,何邪?或者云,太白之诗固不及退之,而永叔本学退之,而所谓青出于蓝者,故其先后如此。或者又以荆公既品第了此四人次第,自处便与子美为敌耳。(《丛话》前六)
  二三一、杜甫杜鹃诗类古谣语
  《杜鹃诗》,识者谓前四句非诗也,乃题下自注,而后人写之误耳。余以为不然,此正与古谣语无以异,岂复以韵为限也!(《丛话》前七)
  二三二、论杜诗者之误
  范蜀公云:“武侯庙栢今十丈,而杜工部云‘黛色参天二千尺’,古之①诗人好②大其事,大率如此。”而沈存中又云:“霜皮溜雨四十围,乃是七尺,③而长二千尺,无乃大细长乎?”余以为论诗正不当尔,④二公之言皆非也。(《丛话》前八、《鉴衡》一引《诗文发源》)
案:《丛话》引此与前五九《假借对条》合。
----------------
 ①《鉴衡》“古之”作“从来”。
 ②《鉴衡》“好”下有“夸”字。
 ③《鉴衡》“乃是七尺”四字作“若四十围”。
 ④《鉴衡》引至此。
  二三三、注杜诗出处之误
  近世有注杜诗者,注“甫昔少年日’,乃引贾少年。“幽径恐多蹊”,乃引《李广传》“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绝域三冬暮”,乃引东方朔三冬文史足用。“寂寂系舟双下泪”,乃引《贾谊传》不系之舟。“终日坎壈缠其身”,乃引孟子少坎坷。“君不见古来盛名下”。乃引《新唐书房琯赞》云“盛名之下为难居”。真可发观者一笑。(《丛话》前九)
  二三四、蔡宽夫和人治字韵诗
  蔡宽夫启为太学博士,和人治字韵诗,有“先生万古有①何用?博士三年冗不治”。(《丛话》前九、《梅磵诗话》上)
案:韦居安《梅磵诗话》卷上谓近时方乌山《蒙仲吟稿》中亦有此联。《宋诗纪事》三十七引作蔡居厚诗,误。
----------------
 ①《梅磵诗话》“有”作“名”。
  二三五、老杜哭郑司户苏少监诗
  老杜遗诗二十九篇,而《哭台州郑司户苏少监》一首,山谷云:“语似不类”。予最爱其“叶叶自开春”之句。(《丛话》前十三)
  二三六、诗用史汉语
  山谷〔尝〕①谓余〔云〕②:“作诗使《史》《汉》间全语为有气骨。”后因读③浩然诗,见“以吾一日长”,“异方之乐令人悲”及“吾亦从此逝”,④方悟山谷之言。(《丛话》前十五、《鉴衡》一引作《诗文发源》)
----------------
 ①《鉴衡》无“尝”字。
 ②《鉴衡》无“云”字。
 ③《鉴衡》“读”下有“孟”字。
 ④《鉴衡》“逝”误作“游”。
  二三七、山谷惟爱退之南溪始泛诗
  洪龟父言山谷于退之诗少所许可,最爱《南溪始泛》,以为有诗人句律之深意。(《丛话》前十八、《竹庄》七、《玉屑》十五)
  二三八、乐天开成大行挽词
  “帝与九龄虽吉梦,山呼万岁是虚声”,此乐天作《开成大行挽词》,对事精切,少有其比也。(《丛话》前二十一、《玉屑》七)
  二三九、半夜钟
  欧公言唐人有“姑苏城下①寒山寺,半夜②钟声到客船”之句,说者云,句则佳也,其如三更不是撞钟时。余观于鹄《送宫人入道诗》云:“定知别后宫中伴,遥③听缑山半夜钟。”而白乐天亦云:“新秋松影下,半夜钟声后。”岂唐人多用此语也?傥非递相沿袭,恐必有说耳。④温庭筠诗亦云:“悠然逆旅频回首,无复松窗半夜钟。”庭筠诗多缵在白乐天诗后。⑤(《丛话》前二十三、《诗林》二)
案:吴曾《能改斋漫录》卷三及《辨误录》上《夜半钟》条谓王直方《兰台诗话》亦尝辨论,第所引与予不同。又王楙《野客丛书》二十六《半夜钟》条亦谓《王直方诗话》引于鹄、白乐天、温庭筠诗半夜钟句,以谓唐人多用此语云云。然则此则当出《直方诗话》,《总龟》谓出《古今诗话》者,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