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有”作“无”。
 ②《总龟》“舌”下有“诗”字。
  一三、陶渊明诗
  山谷云,“宁律不谐,不可①使句弱,宁用字不工,不可使语涩,②此庾开府所长也。然有意于为诗也。至于渊明则所谓不烦绳削而自合者。〔虽然,巧于斧斤者多疑其拙,窘于检括者辄病其放。孔子曰:‘宁武子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渊明之拙与放,岂可与不知者道哉?道人曰:‘如我按指,诲印发光,汝暂举心,尘劳先起。’说者曰:‘若以法眼观,无俗不真;若以世眼观,无真不俗。’渊明之诗,要当一邱一壑者共之耳。〕”③(《类说》本、《鉴衡》一引《诗文发源》)
案:此则出《山谷题跋》二《题意可诗后》。
----------------
 ①《鉴衡》“不可”作“而不”,下句同。
 ②《鉴衡》及《山谷题跋》“涩”作“俗”。
 ③《鉴衡》有此数语。
  一四、鬼作人语人作鬼语
  〔刘讽参军宿山驿,月明,有数女子自屋后来,命酌庭中,歌曰:〕①“明月清风,良宵会同。星河易翻,欢娱不终。〔绿樽翠杓,为君斟酌。今夕不饮,何时欢乐。”〕②此《广记》所载鬼诗也。山谷曰:“当是鬼中曹子建所作。”〔东坡亦以为然。〕③又有一篇云:“〔玉户金缸,愿悟君王。〕④邯郸宫中,金石丝簧。〔郑女卫姬,左右成行。纨绮缤纷,翠眉红妆。王欢转眄,为王歌舞。愿得君欢,长无灾苦。”苏公以为“邯郸宫中,金石丝簧,”〕⑤此两句不唯人少能⑥作,而知之者亦极难得耳。⑦张文潜〔见坡谷论说鬼神,忽〕⑧曰:“旧时鬼作人语,如今人作鬼语。”〔二公大笑。〕⑨(《类说》本、《总龟》前三十九、《丛话》前五十八)
案:此则亦见《总龟》后集四十二,文与《渔隐丛话》所引同。
----------------
 ①《类说》、《丛话》无以上数语,据《总龟》增。
 ②《类说》无此四句,据《总龟》、《丛话》增。
 ③《总龟》、《丛话》有此语。
 ④《类说》无“玉户金缸”二句,据《总龟》增。《丛话》“悟”作“陪”。
 ⑤《类说》无此数语,据《总龟》、《丛话》增。
 ⑥《丛话》无“能”字。
 ⑦《总龟》、《丛话》此句后有“皆醉中为余书此”七字。
 ⑧《总龟》、《丛话》有此数字。《丛话》“神”作“诗”。
 ⑨《总龟》、《丛话》有此四字。
  一五、寻常百姓
  丹阳陈辅每岁清明过金陵上冢,事毕,则过蒋山,谒湖阴先生,〔岁率为常。元丰辛酉、癸亥两岁,访之不遇,因题一绝于门,云:〕①“北山松粉未飘花,白下风轻②麦脚斜。身似③旧时王谢燕,一年一度到君家。”〔湖阴归见其诗,吟赏久之,称于荆公。〕④荆公笑曰:“此正戏君为寻常百姓耳。”〔湖阴亦大笑。盖〕⑤古诗云“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类说》本、《丛话》前五十四)
案:湖阴先生为杨骥,字德逢,张邦基《墨庄漫录》亦记此事。 又案:吴坰《五总志》谓此为辅之谒荆公于定林,不值,留诗壁间,介甫见之,笑谓龚深之曰:“此郎复以我为寻常百姓矣。”与此所载不同。
----------------
 ①《类说》无此数语,作“尝作诗云”,据《丛话》增改。
 ②《五总志》“轻”作“高”。
 ③《五总志》“身似”作“正是”。
 ④《丛话》有此数语。
 ⑤《丛话》有此六字。
  一六、王逢原诗
  王令逢原,〔广陵人,既〕①见知于王荆公,②〔声誉赫然,〕③一④时附丽之徒,〔望风伺侯,守牧冠盖,〕⑤日满其门,⑥〔进誉献谄,初不及文字间也。〕⑦逢原厌之,大署其门云:“纷纷闾巷士,看我复何为?来则⑧令我烦,去则我不思。”〔意有知耻者,而干谒不衰。〕⑨(《类说》本、《四库本》《类说》无此条、《总龟》前三十七、《丛话》前三十七)
----------------
 ①《类说》、《丛话》无此四字,据《总龟》增。
 ②《总龟》“王荆公”作“舒王”。
 ③《类说》、《丛话》无此四字,据《总龟》增。
 ④《总龟》无一字。
 ⑤《类说》,《丛话》无此八字,据《总龟》增。
 ⑥《类说》作“冠盖满门”。
 ⑦《总龟》、《丛话》均有此二句。
 ⑧《总龟》、《从话》“则”作“即”,下同。
 ⑨《总龟》、《丛话》有此二句,《丛话》“意”下有“当”字。
  一七、上王正仲诗
  有以长韵诗上王正仲,①其一联云,“狗监传新赋,难林购近诗”。〔属对颇工,②而终篇无若此者。言辞鄙陋,几可绝倒。岂所谓寸有所长耶。〕③(《类说》本、《总龟》前十四、《丛话》前五十二)
----------------
 ①《总龟》、《丛话》“正仲”均作“仲至”。
 ②《丛话》引至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