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摭言》卷十三。《全唐诗》二十九亦作张祜句。

  ----------------
  ①《太平广记》六五一引《摭言》"支"作"御"。
  ②原注:"《南部新书》谓此诗乃李义山作"。

  二○八、士子以诗免赴军
  朱滔括兵不择士族,悉令赴军,自阅于球场。有士子进趋闲雅,因问曰:"何业?"曰:"学诗。""有妻否?"曰:"有。"即令作《寄内诗》,曰:"握笔题诗易,荷戈征戍难。惯从鸳被暖,怯向雁门寒。瘦尽宽衣带,啼多渍枕鸾。试留青黛着,回日画眉看。"又令代妻答曰:"蓬鬓荆钗世所稀,布裙犹是嫁时衣。胡麻好种无人种,正好①归时又②不归。"滔怜之,遗束帛遣归。(《总龟》前二十三)

  案:此则见孟棨《本事诗》。

  ----------------
  ①《本事诗》"正好"作"合是"。
  ②《本事诗》"又"作"底"。

  二○九、戎昱作诗赠歌妓
  韩晋公镇浙西,戎昱为郡刺史,有郡妓美而善歌。公召置籍中。昱作诗以遣之,且曰:"至彼令歌,必首唱是词。"既至,公持杯,妓歌昱诗。公曰:"使君于汝寄情邪?"对曰:"然"。赠百缣而遣之归。其词曰:"好去①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人②情。黄莺久住浑相识③,欲去④频啼四五声。"⑤(《总龟》前二十三)

  案:此则出孟棨《本事诗》。

  ----------------
  ①《全唐诗》十"去"作"是"。
  ②《本事诗》、《全唐诗》"人"作"离"。
  ③《太平广记》二百七十四引《本事诗》"识"作"恋"。
  ④《本事诗》、《全唐诗》"去"作"别"。
  ⑤案此昱《移家别湖上亭诗》。

  二一○、章台柳
  韩翊少负才名。邻居有姓李者,每将倡妓柳氏至其居,必邀韩同饮。愈熟,柳每窥所往来,皆名人,因乘暇语李曰:"韩秀才甚贫,然所与游必时贤,是必不久困,宜假倚之。"李深然之。具酒邀韩,至,谓韩曰:"公当今名士,柳当今名色。名色配名士,不亦可乎?"遂命柳与韩。韩恳辞。李曰:"大丈夫相遇杯酒间,一言道合,尚相许以死,一妇人何足辞。夫子贫,柳资数①万,可以取济。"长揖而去。韩辞之。柳曰:"此豪达者,昨暮其②言之矣。"俄就柳归。来岁成名,淄青节度使辟为从事。韩以世方扰,不敢以柳同行,置之都下,期至而迓之。三岁,不果,寄之诗曰:"章台柳,章台柳,昔日依依③今在否?纵使长条拂地④垂,如今⑤攀折他人手。"柳答曰:"杨柳枝,芳菲节。可惜年年赠离别。一叶随风忽报秋,纵使归⑥来不⑦堪折。"(《总龟》前二十三)

  案:此则出孟棨《本事诗》。又许尧佐有《章台柳传》。

  ----------------
  ①《本事诗》"数"下有"百"字。
  ②"其"疑当作"具";《本事诗》作"备"。
  ③《本事诗》作"往日青青";《唐纪》三十作"颜色青青";《柳氏传》"依依"作"青青"。
  ④《本事诗》、《唐纪》、《柳氏传》"拂地"作"似旧"。
  ⑤《本事诗》、《柳氏传》"如今"作"亦应";《唐纪》作"也应"。
  ⑥《本事诗》、《唐纪》、《柳氏传》"归"作"君"。
  ⑦《本事诗》、《柳氏传》、《唐纪》"不"作"岂"。

  二一一、御沟红叶
  卢渥舍人应举京师,偶临御沟,见一红叶,上有一绝云:"流水①何太急?深宫尽日闲。殷勤谢红叶,好去到人间。"卢得之,藏于巾箧。及宣宗有旨,许宫人从人。卢所获人,因睹红叶而吁怨久之,曰:"当时偶题,不谓君得之。"(《总龟》前二十三)

  案:事出《云溪友议》。又《艺苑雌黄》引卢渥事与下节顾况事谓出《名贤诗话》,岂此书原名《古今名贤诗话》,故诸家简称遂生歧异耶?

  ----------------
  ①《唐纪》五十九"流水"作"水流"。

  二一二、桐叶题诗
  顾况在洛,乘闲游苑中,水上得大桐叶,有诗曰:"一入深宫里,年年不见春。聊题一片叶,寄与有情人。"明日于上游亦题于叶,泛之波中,曰:"花落深宫莺亦悲①,上阳宫女断肠时。帝城②不禁③东流水,叶上题诗寄与④谁?"十日余,有客寻春苑中,又于叶上得诗以示况云:"一叶题诗出禁城,谁人酬和独含情,自嗟不及波中叶,荡漾来⑤春⑥取决行。"(《总龟》前二十三、《全唐诗话续编》上)

  案:此则出孟棨《本事诗》。刘斧《青琐高议前集》卷五所载《红叶记》,即本顾况、卢渥二人之事而合窜为传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