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犹以沈恩之未广,惧声教之未厉,汉书,司马相如难蜀父老曰:湛恩汪濊。尚书曰:朔南暨声教。广雅曰:厉,高也。采英奇于仄陋,宣皇明于岩穴。边让章华台赋曰:举英奇于侧陋。尚书曰:明明扬侧陋。东都赋曰:散皇明以烛幽。岩穴,已见上文。此?子商歌之秋,而吕望所以投纶而逝也。淮南子曰:?戚商歌车下,而桓公慨然而悟。秋,犹时也。史记,朱亥谓魏公子曰:此是效命之秋也。尚书中候曰:王至磻溪之水,吕尚钓崖下。趋拜,尚立变名曰望。毛诗曰:之子于钓,言纶之绳。郑玄曰:以绳为之纶。吾子为太和之民,不欲仕陶唐之世乎?」法言曰:或问太和曰:其在唐虞成周也。李轨曰:天下太和也。孔安国尚书传曰:陶唐,帝尧氏也。于是玄微子攘袂而兴曰:「??哉言乎!近者吾子,所述华滛,欲以厉我,祇搅予心。杜预左氏传注曰:劝,励也。毛诗曰:胡逝我梁,祇搅我心。至闻天下穆清,明君莅国,史记曰:汉兴已来,受命于穆清。蔡邕释诲曰:生穆清之世,禀淳和之灵。毛苌诗传曰:莅,临也。览盈虚之正义,知顽素之迷惑。周易曰:损益盈虚,与时偕行。薛君韩诗章句曰:素,质也。言人但有质朴,无治人之材也。今予廓尔,身轻若飞。刘梁七举曰:先生昭然神悟,霍尔体轻。愿反初服,从子而归。」楚词曰:进不入以离尤,退将复修吾初服。公羊传,楚庄王谓司马子反曰:吾亦从子而归。
文选考异
注「过乎泱漭之野」:袁本、茶陵本「漭」作「莽」。案:史记、汉书皆是「莽」字,疑前彼赋及此正文作「漭」者,善为五臣所乱。
注「分三为一」:茶陵本「分」作「函」,是也。袁本亦作「分」,误与此同。
注「而酒泛溢」:袁本、茶陵本「泛」作「沈」,下「泛者沸」同。案:「沈」字是也。今淮南览冥训作「湛」,「湛」、「沈」同字。高诱注云「酒湛,清酒也,米物下湛,故曰湛。」不作「泛」明甚。
注「季夏之月」:袁本、茶陵本「季」作「孟」,是也。
注「勾践乃身被赐夷之甲」:案:「赐」当作「旸」。各本皆误。吴都赋「旸夷音以良切」,刘渊林注所引正作「旸」。今越绝书作「赐」,与此皆形近之伪也。
注「冕公侯九斿者也」:袁本「斿」作「流」。案:「流」字是也。茶陵本作「游」,亦非。
注「拟古诗曰屡见流芳歇」:袁本、茶陵本无此九字。
注「画招摇星于其上」:陈云「其」,「旗」误,是也。各本皆伪。案:今本礼记注作「又画招摇星于旌旗上」,盖李节引耳。
注「搢插也」:案:「插」当作「捷」。宋潭州本仪礼乡射释文「捷,初洽反」,又「士冠捷柶,初洽反」。本又作「插」,此正文作「捷」,善所引仪礼注亦作「捷」。不知者误依今本作「插」改之,亦如通志堂刻释文于乡射改「捷」为「插」也。何校正文「捷」改为「插」,陈亦云「捷」当作「插」,皆据注之误字。
下无满迹:案:「满」当作「漏」。袁本云善作「满」。茶陵本云五臣作「漏」。各本所见皆传写伪。七命云「外无漏迹」,善引此「下无漏迹」为注,于文义本不得作「满」也。
注「舒疾无力」:案:「力」当作「方」。各本皆伪。
罴獠回迈:案:「罴」当作「罢」。袁本云善作「罴」。茶陵本云五臣作「罢」。各本所见皆传写伪,善亦不得作「罴」。
注「李充高安馆铭曰」:陈云「充」当作「尤」。尤字伯仁,见范史文苑传,是也。各本皆伪。
注「俯音俯」:袁本、茶陵本无此三字。
注「观者澹予忘归也」:陈云「予」、「兮」误,是也。各本皆伪。
注「已而鱼大食之」:袁本、茶陵本「鱼大」作「大鱼」,是也。
宴婉绝兮:陈云「宴」,「燕」误。今案陈据注引毛诗作「燕」也,西征赋「宴喜」注,亦引毛诗作「燕」。或注有删削未全耳。
注「纫秋兰为佩」:袁本、茶陵本「为」上有「兮」字。案:「兮」当作「以」,此尤延之欲校改而误两去其字也。
注「郑人听之不若延灵以和」:陈云「郑」,「鄙」误。「灵」,「露」误,是也。各本皆伪。
注「轩殿槛也」又「新语曰高台百仞文轩雕窗也」:陈云「文轩犹雕轩耳」。「殿槛」之释与「新语」一条,皆属误赘。今案:此注与中引尸子「文轩」义乖,陈说近之。但各本尽然,未审所误果当若何也。
注「张衡应问曰」:陈云「问」,「闲」误,是也。各本皆伪。
注「秦后来仕」:案:「后」下当有「子」字。各本皆脱。
注「左氏传曰旧章不可忘也」:案:此十字不当有。上云「旧章已见东都主人」,复出,非也。各本皆衍。
注「则甘灵降」:袁本、茶陵本「灵」作「露」。案:二本正文作「露」。袁有校语云善作「灵」,茶陵无。尤所见与袁同,故用正文改注。其实「灵」字未必非传写误,即正文作「甘灵」,注为「甘露」,于善例自通,改者未是。
注「凤皇鸣矣」:陈云下脱「于彼高冈」四字。案:所校是也。此必连引以注「于高冈」。各本皆脱。
注「汉书司马相如」:袁本、茶陵本无此六字。
注「举英奇于侧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