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郑玄毛诗曰」:茶陵本「诗」下有「笺」字,是也。何校添,陈同。袁本亦脱。
注「及王遵为刺史」:陈云注中「遵」并当作「尊」。案:此依汉书校,各本皆作「遵」。汉高祖功臣颂注引王遵赞,似善不与颜同也。
入闻鞞鼓声:袁本、茶陵本有校语云「闻」,善作「闲」。案:「闲」字为传写伪,自不待言,此必尤校改正之。
舍我衡门依:袁本、茶陵本「依」作「衣」,云善作「依」。何校云当从五臣作「衣」。案:五臣之作「衣」,其所注有明文,而此字善不注,仍无以考之。但「依」字于义未当,恐各本所见亦传写伪耳。
注「潦注吾宫也今」:案:「今」当作「利」。各本皆伪。此所引在吕氏春秋召类篇。
有渰兴南岑:陈云据注「渰」与「弇」同,则诗中「渰」字当作「弇」,兼有三十一卷江文通拟张黄门诗并注参证。案:所校是也。「弇」字见释文。又韩诗作「弇」,见外传,王伯厚诗考中采之。杂体诗,袁、茶陵二本校语云五臣作「渰」,彼良注及此向注皆是「渰」字。必五臣因「渰与弇同」之语,改此为「渰」。后来以之乱善,遂失着校语也。
注「月□经于箕」:袁本、茶陵本无空格,此初有衍字而去之。
注「楚刍牧」:茶陵本「楚」作「禁」,是也。袁本亦误「楚」。
注「练丝曰纑也」:袁本、茶陵本「丝」作「麻」,是也。




杂诗下 杂拟上
目录 [隐藏]
1 诗己
1.1 杂诗下
1.1.1 时兴
1.1.2 杂诗二首
1.1.3 咏贫士诗
1.1.4 读山海经诗
1.1.5 七月七日夜咏牛女
1.1.6 捣衣
1.1.7 南楼中望所迟客
1.1.8 田南树园激流植援
1.1.9 斋中读书
1.1.10 石门新营所住四面高山回溪石濑修竹茂林诗
1.1.11 杂诗
1.1.12 数诗
1.1.13 翫月城西门解中
1.1.14 始出尚书省
1.1.15 直中书省
1.1.16 观朝雨
1.1.17 郡内登望
1.1.18 和伏武昌登孙权故城
1.1.19 和王著作八公山
1.1.20 和徐都曹
1.1.21 和王主簿怨情
1.1.22 和谢宣城
1.1.23 应王中丞思远咏月
1.1.24 冬节后至丞相第诣世子车中
1.1.25 学省愁卧
1.1.26 咏湖中鴈
1.1.27 三月三日率尔成篇
2 诗庚
2.1 杂拟上
2.1.1 拟古诗十二首
2.1.1.1 拟行行重行行
2.1.1.2 拟今日良宴会
2.1.1.3 拟迢迢牵牛星
2.1.1.4 拟涉江采芙蓉
2.1.1.5 拟青青河畔草
2.1.1.6 拟明月何皎皎
2.1.1.7 拟兰若生朝阳
2.1.1.8 拟青青陵上柏
2.1.1.9 拟东城一何高
2.1.1.10 拟西北有高楼
2.1.1.11 拟庭中有奇树
2.1.1.12 拟明月皎夜光
2.1.2 拟四愁诗
2.1.3 拟古诗
2.1.4 拟魏太子邺中集诗八首
2.1.4.1 魏太子
2.1.4.2 王粲
2.1.4.3 陈琳
2.1.4.4 徐干
2.1.4.5 刘桢
2.1.4.6 应玚
2.1.4.7 阮瑀
2.1.4.8 平原侯植
诗己

杂诗下

时兴
五言
卢子谅谌
亹亹圆象运,悠悠方仪廓。楚辞曰:岁亹亹而过中。曾子曰:天道曰圆,地道曰方。在天成象,故曰圆象。天地曰两仪,故曰方仪也。贾逵国语注曰:悠悠,长也。尔雅曰:廓,大也。忽忽岁云暮,游原采萧藿。楚辞曰:岁忽忽而遒尽。毛诗曰:岁聿云暮,采萧获菽。毛苌曰:云,言也。又曰:萧,蒿也。菽,藿也。北踰芒与河,南临伊与洛。芒,山名也。河及伊、洛皆水名。凝霜沾蔓草,悲风振林薄。楚辞曰:激凝霜之纷纷。又曰:哀江介之悲风。摵摵芳叶零,橤橤芬华落。摵,已见射雉赋。字书曰:橤,垂也,如捶切。下泉激冽清,旷野增辽索。毛诗曰:冽彼下泉。毛苌曰:冽,寒也。司马彪庄子注曰:流急曰激。毛诗曰:率彼旷野。毛苌曰:旷,空也。登高眺遐荒,极望无崖崿。文字集略曰:崿,崖也。形变随时化,神感因物作。庄子曰:形变而有生。又曰:一龙一蛇,与时俱化。尔雅曰:感,动也。庄子曰: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王弼曰:作,生长也。子曰:以虚静观其反复者也。澹乎至人心,恬然存玄漠。言己澹乎同彼至人,意存玄漠而已。庄子曰:澹而静乎,莫而清乎。王逸楚辞注曰:憺,安也。憺与澹同。庄子曰:不离于真,谓之至人。又曰:至人之用心若镜。淮南子曰:恬然则纵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