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之非。
  注「而曳扬之」 袁本、茶陵本无此四字。
  若登高眇远亡国 袁本「眇」下有「而」字,「远」下无「亡国」二字,云善正文作「登高眇远亡国」。茶陵本云五臣作「若登高眇而远」。陈云汉书无「亡国」二字。今案:各本所见皆非也。注应劭曰「当以亡国为戒」者,但说赋意,非举赋文也。传写善本因注引应而误添正文。又五臣衍「而」字,汉书亦无。
  注「又郁众栘杨也」 案:「众」当作「聚」,汉书注「而栘杨郁聚也」可证。陈云别本「聚」。
  注「司马彪上林赋注曰肸过也」 袁本、茶陵本无此十一字。
  注「长门赋曰」下至「●藭似槀本」 袁本、茶陵本无此二十三字。
  注「倕汝作共工」 袁本、茶陵本「倕」上有「咨」字,无「作」字。
  注「虽使仙人行其上」 案:「行」上当有「常」字,汉书注可证。各本皆脱。
  函甘棠之惠 袁本、茶陵本云「惠」善作「恩」,盖所见不同也。汉书作「惠」。
  吸清云之流瑕兮 茶陵本「吸」作「」,云五臣作「吸」。袁本作「吸」,用五臣也。汉书正作「」。
  风漎漎而扶辖兮 袁本云「漎」善作「从」。茶陵本作「」,云五臣作「漎」。案:茶陵是也。尤误以五臣乱善,非也。汉书作「傱」。集韵二肿有「●」「傱」,云「●●,疾貌,或人」。上字据此,下字据汉书也。袁本当云善作「●」,今有误。羽猎赋「萃傱沇溶」,五臣亦作「漎」,可互证。
  鸾凤纷其衔蕤 陈云「衔」汉书作「御」,颜注或作「衔」,俗妄改也。今案:五臣注作「衔」,有明文,善注不见此字,或未必与五臣同,但无可考。袁、茶陵二本亦不着校语也。
  皋摇泰壹 案:「皋」当作「招」,茶陵本作「皋」,云五臣作「招」。今考汉书作「招」,善与之同,故如淳解读作「皋」,张晏解「招如字」,而两引之。不知者但据如解改为「皋」,而张解不可通矣。袁本作「招」,不着校语,可知非五臣与善异,所见当未误。
  注「如淳曰」 袁本、茶陵本「曰」下有「招作皋」三字。案:有者是也,说已见上。尤因所见赋误「招」为「皋」,遂删此注,以就正文,失之矣。
  炎感黄龙兮 案:「炎」当作「焱」。据善注云「言焱熛炽盛,感动神物也」。字林曰:「焱,火光也」云云,作「焱」甚明。其五臣注作「炎」,各本乱之。汉书作「炎」,则与此不必全同也。
  注「吾令帝阍辟开兮」 袁本、茶陵本无「辟」字。案:当于「开」下添「关」字。各本皆讹。
  偈棠黎 茶陵本「黎」作「棃」,云五臣作「黎」。袁本作「黎」,用五臣也。汉书正作「棃」。案:此尤本以五臣乱善,非也。
  注「丽光华也」 袁本、茶陵本无此四字。
  注「幽昧之貌」 袁本、茶陵本作「难知也」三字,是也。
  徕祇郊禋 茶陵本「祇」作「祗」,云善作「祇」。案:茶陵所见及尤本非也。颜注汉书与善此注皆以「敬」解「祗」,其非异字可知。袁本作「祗」而不着校语,所见当未误。
  灵迉迡兮 茶陵本「迉迡」作「栖遟」,云善作「迉迡」。案:茶陵所见及尤本皆非也。袁本云「栖遟」善作「屖迡」;其载善音则云「屖音栖」。汉书作「遟」,颜注「遟音栖」。考集韵十二齐有「屖」「遟」,别无「迉」字重出其下。然则但传写误耳。当依袁所见订正。陈云「迡」当作「」,从汉书校也。
   耕藉臣瓒汉书注曰:景帝诏曰:朕亲耕。本以躬亲为义。藉,谓蹈藉之也。
  藉田赋臧荣绪晋书曰:泰始四年正月丁亥,世祖初藉于千亩,司空掾潘岳作藉田颂也。
  潘安仁臧荣绪晋书,潘岳,字安仁,荥阳中牟人。总角辩惠,摛藻清艳,乡邑称为奇童。弱冠辟司空太尉府,举秀才,高步一时,为众所疾。然藉田、西征咸有旧注,以其释文肤浅,引证疏略,故并不取焉。
  伊晋之四年正月丁未,皇帝亲率羣后藉于千亩之甸,礼也。晋书曰:丁亥藉田,戊子大赦。今为丁未,误也。千亩,已见西京赋。礼记曰:天子籍田千亩。于是乃使甸帅清畿,野庐扫路。周礼曰:甸师掌帅其属,而耕耨王籍。郑玄曰:师,犹长也。然师而为帅者,避晋景帝讳也。周礼曰:野庐氏,掌达国之道路也。封人壝宫,掌舍设枑。周礼曰:封人,掌设王之社壝,为畿封而树之。郑玄曰:聚土曰封。壝,谓坛及堳埒也。周礼曰:掌舍,掌王之会同之舍,设梐枑再重。杜子春读为梐枑。梐枑。行马也。壝,以委切。枑,音互。青坛蔚其岳立兮,翠幕黕以云布。国语,虢文公曰:古者,王命司空,除坛于藉。杨修许昌宫赋曰:华殿炳而岳立。郑玄周礼注曰:帷覆上曰幕。魏文帝愁霖赋曰:玄云黕其四塞。黕,黑貌也。封禅书曰:云布雾散。黕,丁敢切。结崇基之灵趾兮,启四涂之广阼。崇基,谓坛也。于坛四面而为阶也。说文曰:趾,基也。又曰:阼,主阶也。沃野坟腴,膏壤平砥。坟腴、平砥,已见上文。史记曰:京师膏壤,沃野千里。毛诗曰:周道如砥。清洛浊渠,引流激水。子虚赋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