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张俭入为南院枢密使、左丞相兼政事令。辽无彰信军,《纪》漏移镇大同,致纪传互歧,《纪》无封韩王,亦彼此不同。太平十一年(一○三一)十一月,俭奉敕撰《圣宗哀册》署衔:“推忠翊圣保义守节同德功臣、枢密使、开府仪同三司、左丞相、守太傅兼政事令、监修国史、上柱国、鲁国公,食邑一万户、食实封一千户臣张俭”,又与《纪》、《传》不一致。 〕

  〔按墓志:“太平元年(一○二一)以左丞相之秩,升中书令之上,……兼进封鲁国公,增加邑户,改赐推忠匡时守节功臣。五年春,以武定旌节兼相国以授之,赐佐时全□□□□……夏六月,复诏假节于彰国,冬十二月,又诏镇节于大同……六年春三月,再授枢密使、左丞相兼政事令、监修国史、鲁国公□□□□翊圣保义守节功臣。仍于南京赐之北第。景福元年(一○三一)六月,册命为太傅,加赐同德功臣。重熙元年(一○三二)十二月,进位太师,增实赋五百室。四年春致仕,授洛京留守、尚父,行河南尹、进封秦国公,增食赋七千室,改赐贞亮弘靖耆德功臣,守太师兼政事令如故,六年,特封韩王,十一年冬,进封陈王”。通过《墓志》可以解释部分《纪》、《传》不同。亦有记载岐互,如《纪》作彰信,《志》作彰国,应以彰国为是。因西京应州彰国军(今山西应县)、奉圣州武定军(今涿鹿县保安)、雲州大同军、重熙十三年升西京(今大同市)、三地距离近,当时均属西京。辽无彰信军,彰信为彰国之误。《圣宗哀册》署衔,在兴宗即位之初,册命为太傅,加赐同德功臣以后。进位太师在重熙元年十二月,故册文署衔称“守太傅”。正合。〕

  〔传言“受遗诏辅立太子”,是圣宗遗诏辅兴宗,“赐贞亮弘靖保义守节耆德功臣,拜太师、中书令,加尚父”为重熙四年之事。连文顺叙,显然增加误解。“保义守节”为旧号,《墓志》题称“故贞亮弘靖保义守节耆德功臣”与《传》合,《志》文改赐,实为加赐。宰相致仕,《纪》、《传》均缺略未书。致仕后,始进封秦国公。封韩王在重熙六年,即致仕后二年,《传》言封韩王在圣宗朝,则误以重熙六年为太平六年。徙王陈则重熙十一年之事。即兴宗用张俭策,遣使萧特末、刘六符入宋取得增币之后,进封陈王。并应据《墓志》勘正。〕

  〔至于传中所载俭知遇情节与政绩,则《墓志》所未有,可见传文固另有源据也

  俭叔父琪,往年曾有《墓志》出土,亦杨佶撰。近又出土俭孙女馆《墓志》。《俭志》详三代,参以琪、馆两志,列《张氏世系表》如次:〕


常左│
侍散│
骑│


少卿守左检大│
师赠太仆校中│
太仆射尚大│
子 书夫│

┬────────────────┤
│ │
琪 雍
德龙字│ 太赠赞│
县门伯│ 傅太善│
令、玉│ 子大│
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