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禄琳琅》:“《汉书》宋刻本,有赵孟頫像。右方上书‘赵文敏公小像’,下书‘长洲陆师道题于顾汝修芸阁’。按《秦汉印统》黄姬水序称:‘为东川御医顾公所纂,厥嗣汝由光禄、汝修鸿胪、汝和廷评共成之。’考《松江府志》:‘从礼字汝由,从义字汝和’,而不及汝修。今卷中有‘顾从德印’,当即汝修之名也。”又:“《新唐书纠谬》宋刻本,明鸿胪顾汝修藏。有‘武陵世家’、‘顾汝修印’、‘顾蒙’三朱记。《唐书直笔新例》同。”又:“《资治通鉴》兴文署板,顾从德藏。有‘武陵’联珠印。”又:“《新刊唐柳先生文集》,顾从礼藏。有‘武陵郡图书记’长印。又有‘子先之印’,疑为从礼之别字。”

严元照《书春秋张氏集传后》:“每册有‘顾汝修印’。”

《铁琴铜剑楼书目》:“《春秋胡传》,有‘顾从德印’、‘顾从义氏’二朱印。”



一四○、何良俊元朗

四万卷书百签画,清森阁似米家船。

陆沈金马真无谓,东海归来拆墓田。

《松江府志》:“何良俊字元朗,华亭人。居柘林,少与弟良傅皆负俊才,时人以‘二陆’方之。良俊由贡谒选授南京翰林院孔目。子元之,字又元,亦以淹雅见称。良傅字叔皮,嘉靖十九年登乡荐,明年登进士,礼部郎中。”

《列朝诗传》:“元朗少而笃学,二十年不下楼。以岁贡授翰林院孔目,郁郁不得志。每喟然叹曰:‘吾有清森阁在东海上,藏书四万卷。名画百签,古法帖鼎彝数十种。弃此不居,而仆仆牛马走,不亦愚而可笑乎?’有《何氏语林》、《四友斋丛说》行于世。”

《四友斋丛说序》:“何子少好读书,遇有异书,必厚资购之。撤衣食为费,虽饥冻不顾也。所藏书四万卷,涉猎殆遍。”

《四友斋丛说》:“余家旧藏书几四万卷,后皆毁于倭。近日西亭殿下以为余家藏书尚存,书来假录,恨无以应其求矣。”

《铁琴铜剑楼书目》:“《句曲外史集》,何元朗钞本。有‘东海何元朗’朱记。”

《式古堂书画考》:“苏子美《南浦诗帖》,有‘何氏元朗’、‘紫谿真逸’两印。”又:“吕宝臣《子安学问帖》,有‘何氏元朗’、‘柘湖居士’两印。”又:“孙之翰《虞候还帖》,有‘橘里清赏’、‘何氏元朗’两印。”又:“吕望之《蒙恩进职帖》,有‘何良俊印’、‘陆沈金马门’两印。”又:“吴云壑《急足帖》,有‘何元朗氏’、‘两山’二印。”
一四一、钮石溪

虞初九百有新说,更演酉阳支诺皋。

家近太仓尝一粟,侏儒饱死笑商高。

《居易录》:“唐王定保《摭言》足本,凡十五卷,宋嘉定中柯山郑昉刻。今会稽商氏刻仅十之一耳。商刻《稗海》,多得之浙东钮石溪家。”

黄宗羲《天一阁藏书记》:“古今书籍之厄,不可胜计。以余所见言之,越中藏书之家,钮石溪世学楼其著也。余见其小说家目录亦数百种,商氏之《稗海》皆从彼借刻。崇祯庚午间,其书初散,余仅从故书铺得十余部而已。”昌炽案:《人海记》数藏书之厄,亦及会稽钮氏万卷楼。

《天禄琳琅》:“《汉书》,有‘会稽钮氏世学楼图籍印’。”



一四二、晁瑮君石 子东吴叔权

昭德先生书满家,自言梨味不知楂。

礼堂翻定童乌本,痛极优昙顷刻花。

《千顷堂书目薄录类》:“《宝文堂书目》三卷,晁瑮。”

《四库提要》:“瑮字君石,号春陵,开州人。宋太子太傅迥之后。嘉靖辛丑进士,官至国子监司业。其子东吴,字叔权。嘉靖癸钮非石丑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父子皆喜储藏。此本以‘御制’为首,上卷分总经、五经、四书、性理、史、子、文集、诗、词等十二目;中卷分类书、子杂、乐府、四六、经济、举业等六目;下卷分韵书、政书、兵书、刑书、阴阳、医书、农谱、艺圃、算法、图志、年谱、姓氏、佛藏、道藏、法帖等十五目。其著录极富,虽不能尽属古本,而每书下,间为注明某刻,亦足以考见明人板本源流。”

《畿辅通志》:“《诚痛录》,明晁东吴撰。东吴,瑮次子,弱冠第进士,年二十三卒。其父瑮手录其遗文,总四卷,墨迹一卷,名曰《诚痛录》。”

亡儿恭彝,生于同治甲戌岁,体羸而嗜学。余每得古碑精椠,助余著录,喜形于色。尤留心乡邦文字,某人著某书,或存或佚,随问随答,了如指掌。盖其沉默强识,天性然也。去岁春,忽得气虚肿症,百治不瘳。至十月朔,竟不起,年适二十三岁。此章不幸,遂成诗谶。悠悠苍天,尚何言哉!亡儿在里,尝奉教于曹叔彦内翰。内翰常诏以辑高密诸经故训为《郑氏雅》,许群诸书涉礼学者为《许氏礼》,属稿粗具,未有定本。他日拟为理董,稍抒童乌之痛。崦嵫暮景,精力几何,未知能偿此愿否耳。光绪丁酉上元日缘裻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