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妇正。则家道兴。家道正。即为王化之源。故圣人严男女之防。以端夫妇之本。有由来也。

问、前闻先生讲解。有一人来问持家之道。答以要勤俭。银钱是养命根原。总要保家为重。衣食足。礼义兴。凡银钱不可苟且用一文。即是祖宗之肖子。后又一人问持家之道。答以不要作守财虏。要成人之美。银钱乃公物。要人用钱。不可以钱用人。银钱非尔家之私宝也。是上天寄与人办公益事者。二人同为家务。一事两说。其理安在。

答、一人是贪花浪子。不知稼穑之难。故教以勤俭保家。一人为富不仁。平日一毛不拔。片善不修。教他莫作守财虏。事虽一样。要因人而教也。

问、我常被人欺侮。能忍让之。他人还不知足。如何处之。

答、凡尘世之事。无有无因而至者。君子不重则不威。物必自腐。而后虫生焉。家必自毁。然后人毁之。国必自伐。然后人伐之。非事多。乃多事。即如我心善。他人以恶感对我。究其中原因。心善而事未必善。任他前世的冤牵。今民之小人。我顺天命而行。他其奈我何。孔子遇桓 曰。天生德於予。桓其如予何。指天者。即知天命也。是非朝朝有。不听自然无。来说是非者。便是是非人。不然、你会打。终被人打。你会杀。终被人杀。常言会打官事坐牢房。凡事归罪於他人。就把他人杀死。究亦无益於己。以己之心责人。莫如以责人之心责己。反躬自问。则自爽然若失矣。不然、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天地间无有不了之事。总由自己执固不通。酿成终身之患。凡事以德报德。以直报怨。不期化而自化也。

问、讲修持可有衣食否。可以不还债否。能如此我就信讲修持。讲道德。真有好处。

答、凡居心骗人。必要受奇祸奇穷。还讲甚么修持。讲修持者。事坏而心不坏。恻隐之人。人皆有之。饿死者、是死人。人有修持。有道德。有灵机。断无有饿死的。君子大德受命。福自天申。何虑衣食之有。(问谈录)

问、读天命谈曰。天命者、天道也。方敢言人事。天人合一。乃可谓人道。人事不易也。人道尤难也。天命不易知也。知之而不易合一也。孔子曰、五十而知天命。以孔子之圣。尚五十而知也。君子之道。难为学也。

答、孔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孟子曰、反身而诚。乐莫大焉。何难之有。

问、内圣外王。不易言也。内圣外王。分而二。不易也。合而一。尤不易也。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洵乎大道之难。有如是也。以孔子之圣智。孔子之好学。犹如是其难也。况常人乎。故曰圣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君子者斯可矣。天下有君子。天下人之幸也。万世人之幸也。君子者、大道之寄托也。未可轻易言之也。

答、君子乐得为君子。何难之有也。内圣外王之难。难於内外合一也有之。若夫天人合一。乐在其中矣。何也。天命即道也。

问、人有言曰。知止而后有定。即孔子之三十而立。孟子之有诸己之谓信。定而后能静。即孔子之四十而不惑。孟子之充实之谓美。静而后能安。即孔子之五十而知天命。孟子之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安而后能虑。即孔子之六十而耳顺。孟子之大而化之之谓圣。虑而后能得。即孔子之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孟子之圣而不可知之之谓神。信乎其说欤。答、此即尽人合天。天人合一。圣门性与天道之学。诚足一以贯之也。(刍谈录) 第一一六礼拜生化成败皆天命

民国三年六月十八日记

问、不知命无以为君子。君子居易以俟命。五十而知天命。惟命不于常。畏天命。莫非命也等。究是何命。请明以教之。

答、命在先天为天命。命在后天为性命。故孔子云、五十而知天命。又云居易俟命。居易者。知命后居易以行卦爻也。儒家为一贯之传。道家为抱一守中。佛家为皈依佛法。天命一事。内中包含万教之精微至理。即夫子之性与天道。诸生须知天命。为人生切要之事。但我今日行期已定。异日归家。再聚首而谈可也。

问、门生等既不能随侍夫子。亲炙其教。请因我们之程度而教之。以免违背天命。

答、生等既有好学之心。吾今略言其概。子思云。天命之谓性。天命者、在上天无声无臭。上帝也、道也。我之良知良能。即我之性也命也。夫人皆由天命而生。天命既能生尔。即能管尔。孟子云。仰不愧天。俯不怍人。即知天命。孔子云。知我者其天。天生德於予。即是知天命。天命者。在天为福命。在人为性命。常云、你不顾性命。不顾性命。即不知天命。故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畏天命者。必要知凡事有天命主宰。而不见其形。故畏大人。大人者。世之善人也。凡言行合天理。顺人心。其人可以择善而从。故孔子云。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能合天命。我效法之。内中有不善者。背了天命。我则改之。见善见恶。或改或从。即是顺天命也。畏圣人之言者。圣人之言。皆是天命之模范。为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