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与天道。亦即以神道设教主意也。故曰天生德於予。知我其天。鬼神之为德。丘之祷久矣。乡人傩。朝服而立於阼阶。圣人立教精义。非聪明圣智达天德者。其孰能知之。但世人在中人以下者居多。不可以语上。使能遵守三纲五常。亦可下学而上达。此孔子所以有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语也。故仅读夫子之文章。遵朱子之注解。亦可身受其福。且愚孝愚忠。所以能得天地之正气。流名千载者。要亦受其文章之福也。至儒家真传。在性与天道。实非朱子所识。易云、天地闭。贤人隐。老子云、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亦若有气数使然者。当此万国交通。人能宏道之时。世界平等。民族共和。非倡明圣道。实行真儒之性道。定难平治天下。吾今提倡儒门的性道。不恤人言。不贪富贵。亦不计生死。必至能发扬圣道而后已。现时学虽分中西新旧。而能平治天下者。要不出儒门大学之性与天道也。谓予不信。请视将来。

问、何谓大公无私耶。

答、天道至公。无物不长。日月至公。无物不照。圣贤至公。无人不济。吾人既讲修持。实行性道。则当以大公无私为第一要义。能大公无私。即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而天地非大。吾身非小矣。孔子之毋意、毋必、毋固、毋我。佛氏之无人相。无我相。无寿者相。无众生相。皆由纯系天良主事。天良以外。不知有他。是即止於至善的功夫。由是而身修。而家齐。而国治。而天下平。皆大公无私之效果。

问、人能大公无私。才可众善奉行耶。

答、私心乃是重浊之物。即是地狱种子。若能大公。内中无一点尘垢之私心。轻清者上浮。为恶难。为善易。凡有一点善量未完。则心神不安。故众善奉行。正是善不足不足以成名。凡有一丝一厘。损人利己之欲念。即我之大公有未完也。大公完全。私心自无由而入。其心常以维持世道。救正人心为己任。如佛家之渡尽众生。儒家之修己安人安百姓。这就是圣贤仙佛。成己成人。大公无私。众善奉行之真谛。人能行此两条守规。真是大学中上上等君子。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於至善也。(问谈录)

 

第二十五礼拜戒口是心非

民国元年七月二十七日记

问、先生所讲十八条守规。既闻命矣。但实行恐非易事。

答、凡学圣道。非徒空谈。作为美术观。谈天论。总要实行。纵不能完全实行。亦要体行一二。譬如演戏之人。做到那忠孝节义。离合悲欢。俨然是忠臣孝子。节妇义夫。演者以为戏。看者亦以为戏。彼此徒宽心散闷。岂知古人演戏。原是以古鉴今。现身说法。化俗成美。使人见之择善而从。不善而改。今人不然。唱的是癫子。看的是呆子。所记忆而仿行者。皆是奸盗邪淫。风花雪月之事。而忠孝节义。真是作为戏观。故戏子往往流落者在此。人肯听善而不为善者。亦在此。书曰、非知之艰。行之惟艰。但常言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立心行之。有何难哉。

问、戒条首列口是心非何也。

答、凡口是心非者。皆是小人。外貌如君子。常言说一口的仁义道德。满腹的奸盗邪淫。善揣人情。遇文王谈仁义。遇韩信言干戈。事事投人之机。顺人之情。只要你受他的圈套。入了他的罗网。致使人倾家荡产。还不明其奸计。此等小人。感受浊污之气习。久则成自然。岂但不可入道。身虽在世。其心已死。故孔子诛少正卯。宣告他的罪状。言伪而辩。行僻而坚。此等人、在朝必是奸党。在乡必是乡原。言甜如蜜。心黑如漆。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又如今之油滑一派。凡作一事。说得天花乱坠。入情入理。动人听闻。或假诗文。引古证今。或谈当今之时务。旁敲侧引。口口说的实言。句句说的实事。而心怀忌妒。正是画虎画皮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如是之人。成事不足。坏事有馀。故口是心非者。尤不可不戒也。盖始而不自然。久则成习惯。如此者。而心已死。其人焉能语道。故圣人教人远佞。本会所以列口是心非於戒条之首。(问谈录)

第二十六礼拜邪淫为人首戒

民国元年八月初五日记

问、口是心非之人。全是小人耶。而世上难得不口是心非者。岂不人人皆是小人耶。

答、天下皆小人。无一点正气。亦无天地了。这口是心非者。内中亦有君子。何也。君子之口是心非者。因人而对答也。非如小人之口是心非。内怀奸诈也。若逢君子则以君子之言行相对。故逢真人不说假话。若逢小人则以小人之言行相答。即逢假人不说真话。虽若口是心非。究竟非而不非。故君子和而不流。正当行为也。常言道莫学直中直。须防人不仁。是君子之口是心非。非心诈也。当言则言。不言则止。孔子谓不失言。亦不失人。即是智者。此君子之所以别於小人也。惟小人之口是心非。其心皆损人利己。故孔子云。巧言令色。鲜矣仁。鲜仁者。无恶不为。天地之大罪人。小人之尤者。又如第二条上。假仁假义。亦近於口是心非。但其用心。又有不同。假仁假义者。其人虽是小人之流。犹知仁义二字。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