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注:甫献《三大礼赋》出身,二公尝谬称述。末欲东还,而叙留赠之意。上四失意思归,下四感别知己。此章四句起,下二段各八句。)

①《公孙弘传》:弘习文法吏事,而又缘饰以儒术。《抱朴子》:“起家作台郎。”难起,谓不能奋起在位。家声,谓诗名犹足绍祖也。
②《任昉传》:“四子并无术业,坠其家声。”公系出襄阳,曾祖依艺始知洛之巩县,遂居于此,杜陵乃其宗族所在。梦弼泥鹿门采药、武陵桃源,遂以故乡为襄阳。但移巩已经四世,襄阳无复田庐可依矣。当从朱注作洛阳故居。其曰忆桃源,欲如秦人之避世耳,不必亲至桃源也。
③应玚诗:“日暮归故山。”《抱朴子》:“仙人以药物养身。”
④陶渊明《桃花源记》:“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林尽水源,使得一山。舍舟从山口入,豁然开朗,屋舍俨然,阡陌交通,鸡犬相闻,黄发垂髫,并恰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方舆胜览》:桃源,在鼎州县南二十里,旁有秦人洞。唐朗州,即宋鼎州,今为常德府桃源县。
⑤《鹦鹉赋》:“眷西顾而长怀。”刘桢诗:“谁谓相云远,隔此西掖垣。”师氏曰:禁中有东西两掖垣,乃禁墙也。
⑥江总诗:“下笔成三赋。”
⑦范弘之笺:“仰尊二公。”


贫交行

【鹤注】此必公献赋后,久寓京华,故人莫有念之者,故有此作,梁氏编在天宝十一载,是也。

翻手作云覆手雨①,纷纷轻薄何须数②。君不见管鲍贫时交③,此道今人弃如土④。

(公见交道之薄,而伤今思古也。《杜臆》:作行止此四句,语短而恨长,亦唐人所绝少者。)

①《史记》:陆贾说尉陀曰:“越杀王降汉,如反覆手耳。”鲍照诗:“暂交金石心,须臾云雨隔。”
②《史记》:汉王曰:“天下纷纷。”张华诗:“末世多轻薄。”
③《史记》:管夷吾者,颍上人也,常与鲍叔牙游。叔知其贤。仲贫困,尝欺鲍叔,叔终善遇之。已而,鲍叔事齐公子小白,遂进管仲。仲既任政于齐,桓公以霸。仲曰:“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叔也。”《后汉书》:宋弘曰:“贫贱之交不可忘。”
④范云诗:“思旧昔言有,此道今已微。”《庄子》:“视丧其足,犹遗土也。”


送韦书记赴安西

【鹤注】安西部护府治所,在龟兹国城内,节度使抚宁西域,考天宝十一载,封常清为安西副大都护,摄御史中丞,持节充安西四镇节度、经略、度支、营田副大使,知节度事,韦必为其书记也。公以天宝十载献三赋,召试文章,待制集贤。诗云“公车留二年”,当是十一年作。《唐书》:元帅节度府有掌书记一人,关预军中机密。

夫子歘通贵,云泥相望悬①,白头无藉在②,朱级有哀怜③。书记赴三捷④,公车留二年⑤,欲浮江海去⑥,此别意茫然⑦。

(云泥包下四句。白头无藉,而朱绂见怜,此叙目前。韦赴书记,而已留公车,此叙别后。皆一云一泥,相去悬绝处。末二,结出惜别意。《杜臆》:书记未是显官,而作云泥之叹,其穷可知。如《投赠哥舒翰》,语极赞颂,望一书记尚不可得也。)

①晋丁彬书:“云泥异途,邈矣悬隔。”
②《千金翼论》:“老人之性,必恃其老,无有藉在。”赵曰:无藉在,谓无所倚藉,故用对哀怜。申涵光曰:旧解作通籍及无聊意,俱杜撰。盖言无着籍所在,如今籍贯之籍,身老无家,幸为朱绂所哀怜耳。
③唐制:御史赐金印朱绂。韦书记必兼官御史,故云。班固笺:“将军哀怜,赐固手迹。”
④书记,见前。《诗》:“岂敢定居,一月三捷。”
⑤《东方朔传》注:公车令,属卫尉,上书者所诣。
⑥曹冏《六代论》:“浮舟江海。”
⑦谢灵运诗:“此别久无适。”鲍照诗:“茫然荒野中。”


玄都坛歌寄元逸人

【鹤注】道书有玄都,所谓禹封五符,秘以金英之函,检以玄都之印是也。诗盖作于天宝十一载。蔡梦弼曰:玄都坛,汉武帝所筑,在长安南山子午谷中。《十洲记》:玄都在北海,去岸三十六万里,上有太玄都,仙伯真公所治。【师氏注】元逸人,隐道士也。【卢注】李白与元丹丘游,疑即此人。

故人昔隐东蒙峰①,已佩含景苍精龙②。故人今居子午谷③,独并阴崖自茅屋④。

(首叙逸人之居。元盖自山东而迁居秦岭者,开首叙明。)

①【朱注】公《同太白访范隐居》诗“余亦东蒙客,怜君如弟兄”,此在鲁郡作也。《昔游》诗“东蒙赴旧隐,尚忆同志乐”,正指元逸人言。陆放翁谓东蒙乃终南山峰名,引种明逸诗“登遍终南峰,东蒙最孤秀”为证,乃喜新之说,未足信也。
②潘鸿曰:《抱朴子》:道术诸经,可以却恶防身者有数于法,如含景、藏形等,不可胜计。又云:诸大符出于老君,其中有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