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责为幸也。身历畏途,故饮药停车,因而披史共讨,相随同食,或酌杯酒,或尝异味,皆往来情谊之密也。)

①《后汉李固传》:“通游夏之艺、颜闵之仁。”

②《左思赋》:“水陆所凑,兼六合而交会焉。”

③驻修轸,谓暂辍行踪,正对上迷途说,朱氏解作药饵驻年者非。江逌赋:“驻修轮于平原。”④赵曰:青史者,杀青竹简之史也。⑤《左传》:“今君亲步玉趾。”刘桢诗:“步趾慰吾身。”③《图经本草》:“葵,处处有之,苗叶作菜茹甚甘。”《尔雅》:“啮、苦堇。”注:“今堇葵也。叶似柳,子如米,沟食之滑。”《唐本草》:“堇菜,野生,花紫色。”鲍照诗:“蓼虫避葵堇。”

⑦《扬雄传赞》:家素贫,嗜酒,人希至其门,时有好事者载酒肴从游学。

⑧《后汉书》:太原闵仲叔,征博士不到,客居安邑,老病家贫,不能得肉,日买猪肝一片。安邑令闻之,敕吏常给。仲叔曰:“岂可以口腹累安邑令。”遂去。


心虽在朝谒①,力与愿矛盾②。抱病排金门③,衰容岂为敏④。(末用自叙作结。欲抱病赴朝,而衰年不敏,所谓力与愿违也。此章,首尾各四句,中二段各十句。)

①【吴注】杜佑《通典》:诸给事,日上朝谒。

②《尸子》:楚人有鬻矛与盾者曰:“吾盾之坚,莫能陷也。”又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

③黄希曰:排字,本《樊哙传》所谓排闼。《解嘲》:“历金门,上玉堂。”④鲍照诗:“衰容不还稚。”《左传》:“鲁人以为敏。”
别蔡十四著作

【鹤注】至德二载,公在凤翔,至大历元年为十春。诗云“主人薨城府,扶榇归咸秦”,主人谓郭英义。蔡至成都,值郭已死,遂扶榇以归。公与蔡相逢于巴道,当在云安也。著作郎,官名。

贾生恸哭后,寥落无其人。安知蔡夫子,高义迈等伦。献书谒皇帝,志已清风尘。流涕洒丹极,万乘为酸辛。天地则疮痍,朝廷多正臣①。异才复间出,周道日惟新。(叙蔡平时忠义。献书流涕,同于贾生恸哭。异才间出,见其高义绝伦。)

①《楚辞》:“正臣端其操行兮。”

使蜀见知己,别颜始一伸。主人蓬城府.. 1,扶棕归咸秦。巴道此相逢,会我病江滨。忆念凤翔都,聚散俄十春。(此记云安重遇之由。公初遇蔡于凤翔,及其使蜀,再晤于成都,今扶榇而归,又逢于夔江,总前后计之,则十春矣。)

①【朱注】《旧史》:英乂奔简州,普州刺史韩澄斩其首送崔吁,英义必殡于成都,此云“薨城府”,隐之也。

我衰不足道,但愿子意陈。稍令社稷安,自契鱼水亲①。我虽消渴甚,敢忘帝力勤②。尚思未朽骨,复睹耕桑民③,(此望其入告以恤民。【朱注】蔡以使事之成都,值有崔旰之乱,公欲其以兵食匮乏归奏天子,计安蜀人,故有“但愿子意陈”及“玄甲聚不散”之语。)

①《蜀志》:先主曰:“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北魏节闵帝诗:“君臣体鱼水,书轨一华戎。”

②《庄子》:“帝力于我何有哉!”

③《吴越春秋》:“一男不耕,有受其饥。一女不桑,有受其寒。”

积水驾三峡①,浮龙倚长津②。扬龄洪涛间③,仗子济物身④。鞍马下秦塞,王城通北辰⑤。玄甲聚不散⑥,兵久食恐贫。穷谷无粟帛,使者来相因⑦。若冯南辕吏⑧,书札到天垠⑨。(未叙送别之意。上六记途次,下六望寄书。蔡之出峡还京,先从水行,其陆路则由王城而入关也。玄甲,会讨崔旰之兵。使者,京师索饷之官。后诗“兵戈犹拥蜀,赋敛强输秦”可证。夔在长安之南,故北来者为南辕。杨德周曰:玄甲四句,触目伤心,感怅泫然。此诗首尾各十二句,中二段各八句。)

①宋武帝诗:“积水溺云根。”②《晋书》:王浚造战船,时谣曰:“不畏岸上虎,只畏水中龙。”郭璞诗:“高浪驾蓬莱,浮龙倚长津。”【吴注】龙即舟也。晋谣语及郭璞诗,皆指舟为龙。

③《楚辞注》:“舲,船有窗牖者。”隋牛弘诗:“扬舲泛急流。”④【远注】仗子句,即“若济巨川,用汝作舟揖”意。

⑤王城,在河南。⑥《汉书霍去病传》:发属国玄甲军。洙曰:班固《燕山铭》:“玄甲曜日。”注:“玄甲,铁甲也。”《唐书》:崔旰反,柏茂林等举兵讨之。


大历元年三月,出南西道节度使张献诚,与旰战于梓州,大败。⑦《汉书》:陈陈相因。⑧《左传》:“令尹南辕返旆。”

⑨古诗:“遗我一书札。”穷谷、天垠,俱指羹州。《尔雅》:“九天之际曰九垠。”
寄常征君

首句言春,末句言云安,知是大历元年春云安作。其云入夏,又云热新,乃当春而预道夏时也。远注:汉魏以来,起隐士谓之征君。《后汉韩康传》:亭长以韩征君当至,方修道桥。鹤曰:征君去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