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二千九百二十九「宋」字韵,页二十二上引「张守毗陵集」。(藏日本京都大学图书馆)】
  乞宣取司马温公文集札子
臣伏见本路提刑司近得《司马光文集》,镂板已毕。缘光初被遇神祖,为台谏侍从,启沃居多。所上章疏,具载《文集》。臣尝窃观其议论忠厚正直,深有补于治道。恭惟陛下圣德日跻,而学不厌。臣愚窃意可以仰资乙夜之观。欲望圣慈,下提刑司宣取,仍乞以副本藏之秘阁。取进止。
【《永乐大典》卷二万二千五百三十六「集」字韵,页六下《温公传家集》引「毗陵张守集」。(影印本第一百八十八 册)】
 汪藻:《浮溪集》三十六卷
汪藻,字彦章。饶州德兴(江西)人。宋元丰二年(一○七九)生。崇宁二年进士。累官中书舍人兼直学士院,擢给事中,迁兵部侍郎,拜翰林学士。后以显谟阁学士、左中大夫,知徽州,徙宣州。绍兴二十四年(一一五四)卒。封新安郡侯。《宋史》卷四四五有传。四库馆臣自《永乐大典》辑《浮溪集》三十六卷。
现存《永乐大典》录:
汪彦章诗 【五条】  汪藻浮溪集 【五十三条】  《江州志》引 【一条】
《苏魏公集》引 【一条】  《播芳大全集》引 【十条】
共七十条,馆臣漏辑者十七条。
  【退老堂】
   其一
心如金石气如虹,整顿乾坤指顾中。挽去暂成调鼎事,归来还作钓璜翁。东山胜践今人见,西洛耆年几客同。圯上一编浑未用,赤松那得便从公。
   其二
我公英爽笑(月翟)仙,来占东南古洞天。几度倾身安社稷,一朝袖手向林泉。长劳海内簪缨望,小作山中杖屦缘。谩使吴儿生意气,凉台燠馆记他年。
【《永乐大典》卷七千二百三十八「堂」字韵,页七下引「汪彦章诗」。(影印本第七十册)】
  宿招贤馆
儿时客衢州,尝过招贤馆。主人敬爱客,置驿极安便。堂前花作屏,堂后竹成楥。人来铜步岭,路异玉山县。回头四十载,兴废眼中见。重寻旧馆盟,井径无复辨。沉吟茂林缺,怅望佳石转。道逢里监门,叹我曾识面。白头相劳苦,语已涕双泫。破屋为少留,天寒雨如。
【《永乐大典》卷一万一千三百十三「馆」字韵,页八上引「汪藻浮溪集」。(影印本第一百一十五册)】
  尽心堂为张丞相题
道林岳麓天下无,下有万顷之重湖。羣山奇变水清泻,紫气合沓来中区。张公扶持宇宙了,天与此境为公娱。烟云融几席上,幻出百态供朝晡。那知公亦寓焉耳,胸中炯炯如冰壶。平生忠孝心铁石,不磨要与兹山俱。向来卜筑营草木,汲汲可笑平泉愚。何如坐以眼为界,卷藏云梦吞衡巫。主人归来头正黑,剑履未给黄门扶。我虽忘世世不尔,唾手行取东西都。谁云古今不相及,今见谢傅东山图。
【《永乐大典》卷七千二百四十「堂」字韵,页七上引「汪彦章诗」。(影印本第七十一册)】
  跋半山诗
《半山别集》有诗百余首,表启十余篇,乃荆公罢相居半山时老笔也。祝邦直作淮南学事司属官时摹印,甚精。德兴建节乡人周彦直,旧从荆公学,亦用此集印行。余皆宝之。过江以来二十年,求之莫获。顷见徐师川,云黄鲁直读此诗,句句击节。公器之不可掩也如此。近观《临川前后集》,犹识其在集中者数十首,因择出录之。而表启不存一字,可惜也。然录者极多舛误,非不知其非真,但不敢擅下雌黄耳。今人谓荆公诗皆其少作,而此老笔无人辨之,尤怅然也。
【《永乐大典》卷九百七「诗」字韵,页十五上引「汪藻浮溪集」。(影印本第十册)】
  贺状元及第启
大篇,口诵手披之不厌;精研奥旨,心悦诚服而可知。愧修谒之未遑,辱贻音之骤及。备陈至契,益服下风。惟韩氏之少师,暨吾家之大武。一时相与,四海共传。逮至严君,亦蒙特荐。仆之恩地,公实外门。子幼文章,已增光于太史;羊公事业,将不愧于中郎。静言浮议之有加,深激悃悰而无已。定交伊始,启事莫穷。兰省登贤,鼎分三杰。枫宸赐第,独擅一夔。首膺纶綍之褒,丞陟蓬瀛之峻。朝廷着为盛事,衣冠流为美谈。伏惟某官器博以周,才全而敏。心传家学,世代王言。图万里之鹏抟,甘十年之蠖屈。高文大册,谓非公而谁宜为;劲草孤标,顾于我不容何病。果趋明诏,下应旁求,真一世英,当万人敌。有昔山林肮脏之气,无时科举骫骳之风。卓尔不羣,褒然为首。名未题于鴈塔,身已至于麟台。力追前人,每收旧物,乃如无状,尝佐攸司。先
【《永乐大典》卷一万四千一百三十一「第」字韵,页三十二下《播芳大全集》引「汪彦章」。(影印本第一百四十八 册)】
  贺朱胜非启
学博而知要,明古今治乱之原;才全而不形,得天地和之气。
【《永乐大典》卷七千七百五十六「形」字韵,页十五上引「汪藻浮溪集」。(藏哈佛大学图书馆)】
  谒社稷祝文
国家当艰难用武之秋,择循良宣化之吏,不以某之不肖,使守此邦。抚其人民,而事其社稷,大惧迂愚,无以报称